Telegram Web
Media is too big
VIEW IN TELEGRAM
增加两天假日是大好事,全社会应一起把它办好!#胡侃#胡锡进的微博视频

via 胡锡进的微博
最近看到一期谈论家庭的视频,嘉宾讨论家应该是什么样的,怎样才是幸福等等。老胡有感而发,也说几句。
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境遇,有自己的价值观,对幸福的感知也有大大小小的差异,这当中根本就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共性逻辑。

所以一个人无论什么情况,都要有自得其乐的能力,这与努力奋斗的人生观不矛盾。过得好的人,则要尊重他人,防止用教导和炫耀伤害别人。

无论什么人,只要认真生活就好,尽量达观面对一切,就会多一些幸福感。人不能总是羡慕别人,轻易不要对亲人说“你瞧别人家怎么怎么样”。要这样看:我家不完美,但我家有我家的好。这可不是阿Q,我们对生活本来就不该别着劲,万户千家,各有各的不幸,但也各有各的好,顺其自然,各美其美才行。不能东家这好,西家那好,就我家什么都不好,如果这样在家里说话、抱怨,很伤亲人。我家有问题我也爱我家,而且我们又不是为别人活着,我家好不好,我们自己的感觉最重要。而且事实也如此,对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你家总有某个地方是受邻里街坊羡慕的。

人的某个方面不错,想与他人分享,或者说显摆显摆,这可以理解,但不能过分。尤其是,谁都不应在市井价值观上好为人师,不请自来教别人家应该怎么过,怎样才能幸福。一个家庭如果出现一个长期难解的问题,一定有长期的原因,难以拆开,顺其自然达观接受未必不是一个相对不坏的办法。我们外人应该尊重其他家庭,少主动前去指手画脚,除非受到恳切的帮忙请求。对于相关倾诉,外人应该多倾听,多安慰,多劝对方往开了想。

一个很确定的是:很多人都特讨厌外人、哪怕是亲戚对自己说“你家怎么怎么不好”“你家孩子该如何如何改变”。谁不知道自己家里的不完美,或是孩子有哪方面的问题?能改变早改变了,改变不了就要接受,带着问题的生活也可以而且应当过得幸福。人家都做到了自我平衡,外人还是少去揭伤疤的好。

对自己不完美的生活多些达观,对他人的生活方式多些尊重,虽然不能太绝对,但我认为这至少是值得倡导的市井哲学之一。

via 胡锡进的微博
老胡生活在北京,对她的理解是逐渐加深的。这座城市值得追踪的远不止故宫、长城、颐和园,中国有很多古都,但北京的意义尤其特殊。北京地处中国东部偏北,但她实为大中国古代文明的交汇点,也是动力中枢。
北京作为都城,最早是少数民族建立的。这使她的禀赋有别于长安、开封、杭州等。金中都、元大都的统治者分别是女真政权和蒙古政权,更早的辽南京则是契丹政权。打个比方,假如今天的“北京愤青”生活在一千多年前,他们大概会为辽国或金国抵制宋朝摇旗呐喊😁。北宋初年,宋太宗赵光义渴望夺回幽云十六州,其中幽州就是今北京地区,所以这里是战场。宋太宗吃了大败仗的著名高粱河之战,大约就是在今天北京西直门外那一带打的。高粱河的河道和名称至今保持着,河景秀美,只是很少有人会联想起一千多年前宋辽之间的那场决战。

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草原文明的分界线,就是北京。老胡年轻时在城市北部的远郊延庆当兵,现在也会不时开车去那里怀旧,每次要穿过燕山的一片峻岭,在出山的最后一个拐弯处,可以眺望山下长城外的第一块平原,那块平原上有我当兵服役的古镇永宁,也有古代山戎人的墓葬遗址,那些山戎人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时代的西戎人应是同一古代民族的不同分支。我之前会在那个拐弯处停下车,一边远眺,一边对同行的朋友说:中原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分界线的准确位置就在我们的脚下了……很可惜,那个可以停车远眺的小空地后来设置栏杆封住了,不再允许停车,很是莫名其妙。

其实老胡对“分界线”的描述是形象而夸张的。历史的北京是移动的,“分界线”也跟着飘动。

北京最早建城是西周分封的蓟和燕,燕在北京西南房山的琉璃河,那里有一道土坎,被考证为诸侯燕国最早都城的城墙遗址。城外发现了墓葬的车马坑,上面修建了博物馆。那个博物馆老胡第一次去时是冬天,我是唯一参观者,博物馆为我现开了灯。几年前我赶上夏天去看,发现参观者已有几十人。蓟城遗址在北京西南二环附近,考古发现有古井,但我去时没有找到,只有今人立的一块文字精湛的说明碑。

北京在历史上的移动幅度很大,它在汉唐时期以“蓟”“幽州”“渔阳”来称呼,其中渔阳位于今天的天津蓟州。从北京房山琉璃河到天津蓟州,跨度一百几十公里。北京大约是辽以后大体固定在了今天的位置,移动幅度已经很小。辽金元留存至今的主要是古塔和寺院,当然还有著名的卢沟桥,金中都找到了一段城墙排水的遗址,元大都的城墙遗址修成了公园。

中原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是彼此影响的互动关系。明朝皇帝朱棣将国都迁至紧靠长城的北京,是汉族人主导的大一统政权第一次建都北京,当时朱棣展示的是“天子狩边”的气概。明朝的北京既是京师,也是国防重地,直到后来,女真政权又在白山黑水间崛起,向中原扩张,北京城记录了一次又一次惨烈的攻防战。明代中原政权与北方政权的连续战争成了中原文明与草原文明激烈互动的一段生动写照,万里长城既是中原文明防拒草原文明的边墙,也是连接中国内部两大文明的牢固缝合线。

在北京西北方向一百多公里的河北怀来县土木堡村,发生了著名的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在那里被擒。老胡去过土木堡村,那里有一个平时锁着、参观者要打电话找人来开门的很小的显忠祠,里面供奉着战死的明朝文武大臣,村里的遗迹就是几段像是土堆的残城墙。

北京的德胜门、西直门、广渠门等,都记录了动人心魄的保卫战,于谦、袁崇焕的名字被代代传颂。老胡大约二十年前去看过袁崇焕墓,它在北京广渠门内,当时墓旁边的祠堂已成残破的民居,为袁崇焕守墓的佘家人当时已经守到了第十七代,而且是位看上去60岁左右的女性,令人崇敬。她当时对我说,佘家的最大愿望就是政府能够重修袁崇焕祠。令人欣慰的是,几年前我又去参观,看到袁崇焕祠已被政府出资修葺一新,袁崇焕以及那十几代守墓人的灵魂都应在九泉之下得到了慰藉。

北京是中国大一统延续、碰撞和成熟之地,这里有中原文明的光荣,也记录了草原文明的辉煌。从北京这里看,宋辽金元和以后时期是中国大一统不断增添内涵、扩大张力的时期。北京与它的周边地区用一块块历史碎片组成了今天蓦然回首令人惊叹的主线。

北京怀柔区的一个小镇上,有一个彩色泥塑像,它是辽国萧太后的骑马塑像。旁边的介绍说,这里是辽国的行宫,签署了著名宋辽澶渊之盟的萧太后就死在这里。在北京密云县有一座山,叫黍谷山,春秋时期的燕昭王广纳天下贤士,据传阴阳家邹衍在这座山上吹乐三天,吹走了当地的寒气,促进了北方的农耕。

很多这样的历史小碎片已在地面上细如游丝。邹衍吹乐的黍谷山很破败,通往山上的路虽是修过的,但几乎又被杂草淹没。萧太后的那个塑像显然是当地人想搞旅游建的,但旅游没搞起来,鲜有人问津。每年有无数游人汇集到北京,大家都涌向了故宫、颐和园、长城,其实北京要悠远、厚重得多,它对中华文明形成的意义比我们通常了解的更深刻,它的角色是充满想象力的。

老胡不是学历史的,我对古迹的兴趣属于文明长河中这一代中国人的特有情愫。我们对历史很难有全景式把握,而与我们能够看到什么有关。老胡的了解也是高度碎片化的,但是这些碎片已经让我感到了廖阔和骄傲。

via 胡锡进的微博
近日看到两个新闻,一个说常州市血站给十年无偿献血100次及以上的人吃免费或优惠酒店自助餐,二是张家口一滑雪场对65岁以上老人实行免门票滑雪政策。乍一看,都挺奇葩的。要献100次血才能去免费吃自助餐,这门槛高得吓死人;另外招揽65岁以上的老人免门票滑雪,老人普遍骨密度下降,甚至骨质疏松,摔一跤,摔断了骨头怎么办?这两个免费,用一些网友的话说,“是何居心”呢? #献血100次可免费吃酒店自助餐#

不过常州市还真有人献血超100次,血站称,符合条件的人达80多位。再仔细了解,献血不都是献全血,其中一种献血方法是只需捐献血液中的血小板,经分离后的血液再输回献血者体内。献全血一年最多只能2次(部分地区为4次),但是献血小板则可一年最多献24次。十年无偿献血100次以上才能免费或优惠吃酒店自助餐,无论如何门槛都高了,而且“免费”得不够坚决,因为后面还跟了个“优惠”,不知如何区分。

不过在受到批评嘲讽的同时,这个消息带动我们了解了献血的新知识,尤其是它让我们知道了,在常州市就有十年献血100次之多的非常高尚的无偿献血者80多人,他们默默无闻,却为救死扶伤做了我们常人难以置信的贡献。让我们大家对那些人表达崇高的敬意。

65岁以上的老人免费滑雪的消息,老胡找来原文看,发现那是该滑雪场对几种人实施免门票入场的统一告示,65岁以上老人只是其中一项,是互联网把它单拎出来,起到了滑稽效果。这当中有一个悖论:65岁以上的老人,在绝大多数公共场所都是优惠免票的,所以滑雪场把65岁以上老人纳入免门票人群,无可非议;但是大多数65岁以上老人的确更容易摔伤,按说不属于滑雪场鼓励前来消费的游客。据滑雪场回应采访说,该滑雪场确有一些65岁以上的滑雪积极分子,他们大多年轻时就是滑雪爱好者,是在延续自己的爱好。老胡觉得大概也是这样,都65岁以上“奔七”了,再开始学滑雪,我想没有哪个老人会为了贪“免门票”的便宜而开启这种新爱好和尝试。但是如果有的老年人年轻时就是“雪上飞”,过了65岁身体又很好,滑雪场对他们给予免门票待遇,就应是正当的。

互联网上的信息受到标题的拉动,迅速就被赋予放大的意义和感受。原本某个平行的因素变突出、尖锐了,灰色被分解为黑白对立。其实还原到生活本身,它们中的许多可能挺平缓的。

互联网有这种放大镜效应,效果很复杂,有时是破坏力,但另一些时候,又未必就是坏事。在后一类场合,它会帮着我们把很多事情看得更细,左看右看的,几条逻辑线索在相互碰撞和竞争中,最终合成了某种完整。

尤其生活中的信息出现多元化呈现,引起了并非原则性的质疑和争论,并不造成什么损害。现在一些地方和机构特怕受关注,成为焦点,脆弱得经不起任何争议,老胡觉得真是没必要。做事认真、防止误读固然很重要,但是保持对多元反应一定的承受力,同样值得倡导。

via 胡锡进的微博
尽管中国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美国方面的战略打压,但是我想说,中国当下确实是近代以来,包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强大的时候,我们应对挑战的工具和能力都是前所未有的。因此无论那些挑战是什么样的,今天的中国人都应泰然处之,稳健应对。我们有充分理由将所有这些挑战都处理好。
想想我们走过来的路,我们什么时候有过今天如此完备的制造业,和如此大规模的科技创新能力?我们的国防又何时得到过如此全体系性且一流的装备?中国经济面临一些困难,但中国过去的困难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供给不足,重要的产品和物资生产不了,而现在我们的困难是需求端不够强劲。现在国家强调扩大内需,而扩大内需与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大方向上是一致的,中国没有理由过不了这道坎。

我们面对的挑战很严峻,但它们总体上是中国继续前进的阻力,是我们要让国家更好更安全、让人民生活更好更富足所要克服的障碍和困难。过去中国经常面临低处的“存亡”考验,或者隐约类似的考验,但客观说,今天的中国是“高处不胜寒”。

可以这么说,已经没有人敢于军事上侵略、征服或者讹诈今天的中国,中国当下的军事安全大概是我们自古以来最牢固的。再看看中国的制造能力,这个世界上几乎没有什么是中国不能够生产或者不能够研发追赶的,一个又一个高科技领域上演并强化了中国从奋起直追到后来居上的强劲逻辑。

老胡是想说,中国人面对当今世界的各种挑战时,一定要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自信。自信意味着既不骄也不躁,意味着实事求是,战略上有充分信心,战术上高度重视具体问题。我们要坚决拒绝投降主义,同时又做到不盲目自大。中国是按照“解决问题为导向”一路走过来的,什么地方压力大,那里反而更可能形成突破。这样走下去,中国就会不知不觉中不断前进。

压力大,说明人家重视我们了呗。有的亚洲国家最近这些年发展也挺快,但它为什么压力小?因为还是不行呗,轮不着美国在战略上防范它。我们发展起来了,强大了,就要既来之则安之,承受“世界老二”所需承受的各种烦恼。关键是我们自己要做好,压力越大,我们化解压力的工具也要越来越多,社会亦更加团结,达观,充满韧性。如此,时间一定会站在我们这一边。

via 胡锡进的微博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拜登在中美元首会晤中重申了“六不”,其中包括“不支持‘台湾独立’”,这一态度美方近年不断在公开场合表达。尽管美方怂恿台当局对抗大陆的动作不断,但是“不支持‘台独’”这一公开态度的背后有很多美国的现实利益,不是一些美国政治精英凭一己之愿和冲动就能冲破的。中国的红线真实且严厉,稍有最后一点头脑清醒的美国政治人物都知道,闯这条红线意味着什么样的代价。

其实台湾民进党当局虚张声势,他们最清楚“台独”是死路,他们操弄极端的两岸政策,其中一个很大目的是要在不断被毒化的岛内政治气氛中谋取自身政治利益,他们清楚此路不通。民进党当局在铤而走险和不触发终极惩罚之间首鼠两端,患得患失。

台海局势如何发展,终极主导权已经历史性地掌握在了中国大陆手中。无论美国谁当政,台湾岛内谁掌权,都改变不了由大陆实力决定性崛起所构建的强大现实,地方割据势力可以在外强撑腰下冲击中国大一统的时代彻底翻过去了。台当局若执迷不悟必自亡,其外部支持者必自伤。

大陆珠海航展今天刚刚结束,这次展示的先进装备只是中国现代国防实力的一角。没错,这一切都是为不识时务的挑战者和他们的支持者准备的。台湾凭一百几十架F-16,几拨海空导弹,就想成为浑身是刺、以武拒统的“豪猪”,实属痴心妄想。

老胡注意到,最近这些年美国对华政策有相当大的调整,包括关税、“小院高墙”式封锁、拉帮结派的地缘政治操弄等等。相比而言,美国台湾政策的公开变幅反而是相对较小的,至少他们至今没敢突破“一个中国”和“不支持‘台湾独立’”的公开表态,最大原因就是中国针对台湾问题的力量构建和展示形成了强大威慑力。不仅美方发怵,其走狗台民进党当局更是色厉内荏。

实力是中国应对未来挑战的关键所在,它是支持中国红线的基础和屏障。继续加快构建实力是中国对外博弈的锁钥,它将确保我们针对台湾问题的每一句话都充满底气,一言九鼎。

via 胡锡进的微博
老胡当年在南斯拉夫做记者时老朋友的两个儿子儿媳还有孙辈一起来北京了,昨天来家里吃饭,今天我陪他们去天安门广场。两个儿媳都是第一次来中国。
时光荏苒,我当年在贝尔格莱德认识他们的父母时,这两个孩子差不多就是他们现在抱的自己的孩子这么大,我和他们的父母就像他们现在这么大。他们应该对那个南斯拉夫没印象了。

然而他们的出现却让我想起了我不断出入波黑战场、在不同地方穿越交火线的那些岁月。我想起了自己一个人在那片破碎国土上奔走的孤独,还有作为记者那样做时的特殊豪迈和骄傲,那些回忆直到今天会偶尔让我的心颤抖。

和平真好,衷心祝福这些孩子们此生不再经历战争。希望乌克兰和加沙战争不是未来世界的某种预兆。尽管老胡很崇尚战地报道,但我希望未来是一个战地记者们逐渐失业的世界。

via 胡锡进的微博
乌克兰军队周二首次使用美国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打击了俄罗斯布良斯克州的军事设施。也是这一天,普京批准修改俄核政策,允许俄方在遭遇“大规模袭击”时发动核反击,这包括常规导弹、无人机和其他飞行器的袭击。
在美国总统换届的过渡期,乌克兰局势面临变数,法国、英国也表示将准许乌克兰使用两国提供的巡航导弹打击俄罗斯目标。特朗普团队谴责了拜登政府允许乌克兰使用美国导弹袭击俄本土目标的决定,特朗普的儿子小唐纳德·特朗普等人抨击拜登试图在特朗普明年 1 月总统就职典礼前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他们还说,“没想到”拜登会这样干。#乌军首次使用美导弹系统袭击俄罗斯#

对周二导弹袭击的效果,俄乌双方的报道有差异,俄方称6枚来袭导弹,有5枚被S-400等防空系统拦截,虽引起了火灾,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乌方称,导弹打击了俄军存放包括防空导弹在内多种军用物资的军械库,并且记录到至少12次爆炸。

仅仅这一次袭击,显然还没有到普京签署生效的核反击政策的门槛,但是这次袭击有可能只是“开了个头”,美国和盟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是逐步升级的,乌方对使用美国和欧洲武器的自由度也逐渐加大。因此观察家认为,乌军更频繁使用美国和北约武器打击俄更加纵深目标的趋势完全是可能的,至少在未来两个月会是这样。

特朗普正式上任后,会立刻废除拜登的此项决定吗?一些观察人士认为:未必。比如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高级顾问马克·坎西安 说,“(特朗普)第一天就可以宣布我们将暂停这项授权…但这会招致很多批评,并重新引发有关他与普京达成某些交易的所有故事。”所以他认为特朗普未必会这样做。“一方面,政治成本不值得,另一方面,特朗普也是一个交易者,这样做就是放弃一些东西而没有任何回报……一开始就做出让步只是糟糕的谈判策略。”

布鲁塞尔俄罗斯欧亚研究中心主任特蕾莎·法伦认为,欧洲军方官员对乌克兰使用美导弹攻击俄本土反应不一,一些人担心局势升级,而另一些人则“很高兴”,她还说自己“无法预测特朗普会做什么”,她认为“一旦这些事情到位,就会有继续使用它们的势头。可能很难再把它放回盒子里。但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导弹的补给,那么用它们打击俄罗斯目标的做法就到此为止了。”

可以肯定的是,美国和欧洲都不想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以及俄罗斯的“核报复”,但它们又想试探普京的忍耐程度。而现在的大形势对乌克兰不利,主要是特朗普对支援乌克兰的兴趣明显远不及拜登政府,对特朗普有重大影响力的马斯克几天前还在自己的X账号上发文,讽刺了泽连斯基。

另外,据西方媒体报道,在最新的一项民调中,有52%的乌克兰人希望尽快结束与俄罗斯的战争,希望战斗下去直至胜利的人只有34%,这种情况与美国未来支持的不确定性和乌克兰近期受到的战场压力大概都有关系。

via 胡锡进的微博
钟睒睒公开批评拼多多低价战略,称其“对中国品牌,对中国产业是一种巨大伤害”,引起诸多反响。老胡不想去评农夫山泉和拼多多这两个企业,也不想单独说拼多多的低价战略对或不对,毕竟物美价廉是大多数消费者所愿,低价可以对应不同的质量和性价比,很难一概而论。
我只想客观阐述一个道理:一个企业可以走低价路线,但是整个中国社会的经济生活不能进入一个不断寻求低价的下降螺旋,市场应该创造最优性价比,而不是一味打恶性的价格战。一旦形成低价决定一切的下降螺旋,不光对企业不利,最终对我们所有人生活的实际影响也将是负面的,那样我们社会的生产和消费水平会从不断朝上走变成逐渐向下将就。

这当中的道理蛮简单的,虽然东西越来越便宜能够在短线赢得消费者,但是如果低价就是一切,则会打击企业通过创新和提高服务质量拼市场的动力,形成越来越激烈在低端卷的恶性竞争。结果就是企业越来越难挣钱,创新和提高服务质量难有市场回应,市场上收入比较理想的工作岗位越来越少,大家都难挣到钱,支出被迫减少,人们的生活观念会从争取多挣并且花得宽裕,变成挣得少于是缩衣节食。

所以说,低价和折扣商品任何时候都不可或缺,当它们与最优性价比挂钩时,就是对的,它在市场上形成的优势及由此产生的压力就会受到欢迎。要看到,中国的市场环境和产业配套都让我们相对容易开发出更物美价廉的产品,物美价廉可以说是中国市场整体优势的一部分。但是低价不可脱离品质在市场上狂奔,我们的社会总体上还是要朝着生产和消费的不断升级前进,保持这样的升级是我们所有人的利益所在,这个逻辑会潜移默化地牵动、改变我们的生活。

其实中国从几十年前生产低端、便宜商品的社会逐渐迈向生产更高质量产品、更具竞争力的经济体,我们在全球价值链上有了不小提升,这个势头应当保持下去,而且不断得到扩大、发扬。老胡想起八九十年代的时候,中国产品在一些国家成了“低质低价”乃至“伪劣商品”的代名词,但是现在的情况已有根本改观,相当一批中国商品成为绿色、便捷、创新的代名词,要让这个趋势不断延续。

中国这么大,区域差距和市场内部的分层非常复杂,市场竞争同样很复杂,我们需要保持清醒。市场逻辑要符合中国产业升级的大方向,也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各种消费需求。低价商品往往好卖,让低价商品也尽量更多形成质量和服务的提升,这种努力具有现实意义,比如拼多多还是给很多消费者带来了方便的。但是我也认为,的确不能让拼低价的战略成为市场的主导逻辑,要防止具体企业的低价战略产生市场漩涡那样的影响,使得其他企业被迫跟从。我们要对低价产品和相对质高价高的产品都形成必要的保护,不使其中的一方过度挤压另一方。当低价竞争越来越卷得厉害时,这样的考量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我们更美好的生活还是要靠创造更多高质量的产品,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增加百姓的收入,使大家都买得起来实现。价格的多元化显然需要保持,“低价就绝对好”或者“低价就绝对不好”,这样的断言都不免有些简单。

via 胡锡进的微博
胖东来老板发文,声称公司规定“不允许员工结婚要彩礼,不允许靠父母买房买车”,显然这是出于推动良好社会风气的善意。但是他的话触发了一些人对机构干预个人私生活的担心,因而在网上引发很大争议。老胡个人认为,公众的这种担心是成立的,值得关注、总结。
要看到,我们的社会中,对公共利益以及集体主义的内容保持着比较强的意识和自觉,这非常有必要。但与此同时,对个人私域的保护意识相对淡薄,所以才会出现胖东来这种出于善意而被指越界管理(胖东来后来表示那些目前只是倡议,暂未形成制度)的情况。

其实,保护个人私域的权利与集体主义精神并不矛盾,维护个人私域的合法自由是现代社会的基础性原则之一,它对于保持社会良好秩序,营造市场经济所需的基层社会环境,以及增进个人幸福都是促进的关系。#人社局回应胖东来员工新规#

客观说,出于正当目的而干预个人私域的情况,并非胖东来这样的一种表现。一些国有机构和企业在这方面值得商榷的做法更多一些,有的机构把在生活中对领导干部的规范扩大到普通员工身上,对大家在休息时间里的旅行和社会活动做出不必要的限制。而且,很多地方不认为对普通员工扩大管辖权有什么不妥,而将这一点看作“负责任”的表现。

希望胖东来的事情能够带来一点触动。胖东来促进社会建设的动机确实是好的,因此完全没必要揪着该公司不放,同时这种社会治理末端的争议值得举一反三。让我们大家习惯有这种争议,探讨不要变成上纲上线。我们的社会应当不断寻求基层治理的再平衡,让集体主义不断得到高质量的维护,同时个人也心情舒畅,不断实现更高层次的和谐。

via 胡锡进的微博
山西三年前率先推行婚假30天的规定,近日被舆论关注到,引发热议,而且这当中不乏一些人认为这只是为了刺激生育、民营企业难以执行、这样一来女性更难找工作等等。老胡想说,山西带头把婚假延长到30天,肯定是个善举,其长期影响也一定是正面的。如果各省都这样做,可能会有伴生性问题,那么就一个一个解决好了。

现在的情况经常会这样,出台一个明显积极的新规,立刻就有各种泄气的议论和预测蜂拥而至,它们的声势有时甚至不比掌声小。比如,国家不久前决定从明年起每年增加2天假日,分别延长春节和五一的假期,多好的事啊,大家都高兴不过来。然而也有一些专发牢骚的趁机又刷了一遍存在。#山西明确婚假30天#

老胡想说,让我们大家一起促进把每一件好事办好,对每一个进步给予鼓励。社会不会一下子变得很理想,但重要的是,让我们共同营造一个不断上升的社会进程。

via 胡锡进的微博
胖东来善意立规,为何招来争议?#胡侃#胡锡进的微博视频

via 胡锡进的微博

Invalid media: video
看到#2025考研388万人报名#的消息,人数比去年还减少了50万,预计实际招生130多万人,老胡很是感慨。今天的青年学子们竞争压力如此之大,考研已继高考之后成为了又一“主战场”。
老胡1986年考入北外研究生,那年考生是多少不知道,但记得一共录取了4万多人,那时大学毕业对找工作基本就够了。如今光是博士一年就毕业10多万人,大学本科成了学历阶梯的“第一级”。要安排好这么多高学历的青年才俊,让大家都对前程充满希望,从根本上说需要中国这个经济体不断扩大规模,创造出越来越多优质岗位,这是多么不寻常的任务和使命!

老胡真是想祝福每一位青年学子都考出自己的最好水平,如愿以偿。我也特别想祝愿我们的国家在面对与我年轻时截然不同的挑战时大气滂沱,越走越强劲。让中国进一步的崛起来为今天的年轻人提供广阔人生舞台。

via 胡锡进的微博
乌克兰方面周四称,俄罗斯当天向乌方目标发射了RS-26洲际弹道导弹,这迅速被舆论视为一个严重信号。这种导弹通常被用来携带核弹头,用它来打击乌克兰的普通目标被认为“不合理”,因此奥斯陆大学博士研究员法比安·霍夫曼表示,“这里的信号是:今天的袭击是非核弹头,明天就可能是核弹头。”

俄方到老胡发此稿时没有证实他们发射了RS-26导弹,但西方媒体纷纷引述包括泽连斯基在内的乌方指控,已经对俄方发射RS-26非常当真。如果俄方真有此动作,西方的这种当真大概是莫斯科希望看到的。据西媒描述,RS-26射程5800公里,应属于中程导弹,不过他们强调,这是俄方首次在俄乌战争中使用洲际弹道导弹。报道还说,它的打击目标是第聂伯罗地区的工业企业和关键基础设施。#洲际导弹##乌军称俄发射一枚洲际弹道导弹#

这件事发生的背景是乌克兰周二、周三先后向俄罗斯本土目标发射了美国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和英国“暴风阴影”导弹。莫斯科对此回应说,这是挑动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俄方将对拜登总统允许乌克兰使用美国导弹袭击该国做出“适当和切实”的回应。普京在本周二批准修改了俄核政策,允许俄对常规武器的“大规模袭击”进行核报复。如果俄罗斯真向乌克兰发射了RS-26导弹,这应被视为对普京签署新核政策这一威慑的强化,也是俄对美英法向乌克兰最新授权的回应。路透社援引一位欧洲军方消息人士所说,“发射洲际弹道导弹无疑可以被视为一种威胁姿态。”

俄乌战争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升级风险,特朗普当选提供了新的刺激,他表示上任后将快速结束俄乌战争,而且他的一些表态不利乌方,有压基辅让步的意向。拜登政府和基辅显然都产生了紧迫感,似乎想在剩下的两个月里有所行动,制造一些新的现实,牵制特朗普后续行动的空间,制约他的乌克兰路线。于是拜登政府授权乌克兰向俄罗斯本土发射ATACMS,而且华盛顿显然与伦敦巴黎做了协调,英法两国迅速跟进。

普京似乎在与拜登以及后者的西方盟友进行高强度意志对抗。如果RS-26真的发射了,接下来要看华盛顿和盟友们如何反应了。如果美国和北约的导弹继续射向俄罗斯本土目标,那么意味着普京的最新威慑失败了,接下来他会怎么做呢?特朗普的儿子小唐纳德·特朗普抨击拜登试图在特朗普明年 1 月总统就职典礼前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但那样的战争升级不应当以双方相互“切香肠”的方式稀里糊涂地发生。

可以说,现在的乌克兰局势非常微妙且危险,有点像双方互相迎面开车、逼对方先胆怯让步的“胆小鬼博弈”游戏。那么谁先眨眼呢?

via 胡锡进的微博
老胡在医院,网上挂的号,一大早来,但人很多,看到我大概要中午了。
老胡特别不喜欢去医院,嫌麻烦,但是体检尿里有加号,复诊肾结石,不得不处理。
其实如果平时多喝水,别总坐着勤走走,就很可能不受今天的罪了。我年轻时浑不吝,体检都懒,直到不久前喜欢喝冰可乐,不吃早饭,午饭晚饭也经常不按点,不讲究营养,一些坏习惯就是改不过来。而且医生建议我别做俯卧撑了,或者少做,但我心理上不太接受自己停做,这不,今早还做了240个,我实在缺少对自己身体的管理能力。

但是代价在逐渐显现,最新体检的许多指标都下降了。对身体好,它才对你好,这个道理就在我的身边,但我痛感自己没有能力抓住它。希望年轻的人们及早醒悟,拼什么都可以,但别拼身体。有一天大家都会明白,拼身体是最不值得的交易。

via 胡锡进的微博
据外交部领事司发布的信息,中方决定对包括日本在内9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中国实施单方面免签政策的国家由此接近40个,这一政策已经带动了来华外国人的迅速增长。
日本作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之一,也是发达国家,在韩国及东南亚多国获得中国免签之后,也进入这一行列,不仅有利于发展两国关系,而且这也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中国有许多日本公司,日本国民来华旅游的兴趣也比较高,新的免签政策必将促进中日民间交流。

老胡因为之前的工作关系,遇事习惯从中国国家利益的角度思量一番。我觉得,中国民间的对外思维一方面很活跃,一方面有必要在整体上跟上国家外交战略的方向和节奏,国家利益永远应是我们民间对外思维的主线。中国社会的情感全都有着深刻且合理的出处,另一方面,国家外交政策会带着我们一起走向未来,维护我们的利益和尊严,在因应变化中行稳致远。#日本克罗地亚等9国来华免签#

老胡注意到,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国游客出境日本订单同比增长超160%,而日本游客入境中国的旅游订单也同比增长140%,这两个数据对两国民间上涨的交往意愿给出了真实描述。据日本媒体报道,中国人前往日本的签证也将得到简化。相信人员交流的增加会产生综合效应,除了经济合作更加方便,双方民间相互了解也将因此出现更多机会和场景,推动形成新的气氛。

美国的政治精英很希望中日越来越远,他们巴不得看到中日关系紧张。所以说无论中国人还是日本人,都应在这个问题上保留一份清醒,莫让美国“渔翁得利”。

via 胡锡进的微博
怎么样让自己在情绪低落的时候达观,管理好心情,不是件容易的事。
老胡今天心情不好,情绪像失重一样无所依。原因是我在过去的两周里跑了六趟医院,今天一大早被闹钟打醒又去,走出医院时,觉得到了极限,一想到下周还要跑,要破防了。
虽然都算不上啥大病,但我过去从没这么频繁跑过医院。我觉得自己真是来到了人生的转折点,要面对身体机能不如前,维持它成了一大任务。而我以往讨厌“养生”,按我的性情,宁愿倒在某次“冲锋”中,即使不能“马革裹尸”,也最好“路死路葬,沟死沟埋”。

过去我很少跑医院,所以对各种医院的手续不熟悉,经常要问旁边的年轻人,请他们帮我在机器上操作。前几天一次坐出租,我把片子落在车上,车已经走了我才发现,拼命追,最后在一个拐弯处终于把车追上了。

今天从医院出来,我觉得已经没力气走路了。上地铁之前,我找了个地方坐下来,歇口气,平复情绪。

我开始一遍又一遍对自己说:一定要振作起来!振作起来!发几句牢骚,跟自己卖卖惨,差不多就得了。我的境况并不算很坏,看看医院里其他病情严重的病人和他们的家庭,他们比我艰难多了。我要动辄顾影自怜,不是跟自己装孙子么!

花了好一会儿我生把自己骂回来了。我意识到,保持好的情绪,是对家负责,对亲人负责。一个积极、乐观的老人与一个情绪消极、动辄闹腾的老人,对家庭子女是多么不同!

这一生中,我总是不愿意自己因为某个事情长时间情绪低沉,心情不好时就力争强行扳过来。那样做有时成功,有时不管用。生命的剩余部分肯定会在各个方向不断下坡,我感觉自己要准备应对晚年的这份考验。

我们都会因各自不同的原因不时情绪低落,也都想摆脱那些情绪,保持达观。做到它不会每次都成功,有时挺难的,但这对我们自己还有亲人、乃至对我们的周遭真挺重要的。这不是阿Q,它是人生最悠长的呼唤。

via 胡锡进的微博
老胡近日看到一篇报道,讲草根的互助:民间有小餐馆对无收入者免单,很是感人。报道说,这样做的小餐馆会在墙上贴出告示,或者在餐桌的玻璃板下放一个小说明,提醒有困难者可以免单。还有的餐馆在客人参与捐助下做了一些小爱心贴,贴到墙上,困难者只需要揭下一个爱心贴,就可以换一份可以吃饱的快餐。在这个过程中,那些餐馆对保护受助者的自尊都很用心,尤其值得称道。

老胡过去参与过很多次捐款,但让我最开心、记忆最深刻的助人之举是,大约十年前,有一次在小餐馆吃饭,看到一位中年男子等着有人吃完离开饭桌后,走过去吃留下的残羹剩饭。我当时迅速去服务台点了烧饼夹肉和羊杂汤,让服务员摆到桌上,并示意那位男子他可以吃。那名男子向周围看了看,然后就大口吃了起来。

众人捧柴火焰高,为饥饿且付账困难的人买一份餐,帮他吃一顿饱饭,我相信对这样的捐助世间很多人都会不吝付出。所以老胡希望,相关信息得到更多的传播。这种帮助的效果立竿见影,钱不用很多,而受助者都是活生生的个人,它给帮助者带来的愉快感也会很真切。至于具体怎么实施,民间的智慧是无穷的。只要有餐馆发起动议并认真摸索,条件好一些并自愿参与善举的食客一定会有不少。

值得指出的是,在整个世界上,一个国家无论经济多发达,都会有一些需要特殊和临时帮助的人。让爱在我们最基层最草根的地方不断流动,生生不息,这样的温暖将会点燃一时困顿者的希望,它们对社会和谐的贡献将是难以计量的。

via 胡锡进的微博
2024/11/23 15:51:27
Back to Top
HTML Embe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