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 Web
Forwarded from 请勿投喂 (拖把鸡 Mop Chicken)
我认为,人类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掌握了一定的预测未来的能力。但很多时候,人们并不是没有预测到未来,他们只是不愿意接受那样的未来。
5😭4
“一个人的特质,他是个什么人,很可能一早就已经确定了,就在身体深处,心灵的一角。但是不纯粹,夹杂着许多其他的可能。也许一次冲动,一次选择,一次贪求,特质就会隐藏起来,走上另外一条人生之路。但是生活就像是一把铁锤,一次又一次捶打下来。你不可能带着所有可能,平行宇宙里的每一个你上路。锤子落下来,每一次都让你放弃一点,也让人变得纯粹一点。”
10👍1😢1👌1
这是一条我不得不回答的读者留言

在晚上翻看留言的时候被这条留言的内容哽的久久在河边散步,感觉当下就有些话淤积起来不吐不快

除了回复留言劝这位读者尽快在服务行业先找个工作糊口之外,我想说一说在生活中更长远的事情

如果你的生活平淡如水,就已胜过大多数人

假设你生在一个平顺的年代,有一个正常的家庭,父母健在,自己身体健康,硬件齐全,正常上学毕业,有一份工作...

那么恭喜你,满足以上条件你就已经胜过绝大部分人了,不必整天因为没有像某乎上的用户月入百万而焦虑自卑(根据2023年的纳帨报告,真正年入百万的人不到70万)

​我自己就出身寒微,所以每每思考一些宏观问题的时候总会提醒自己,这片土地上仅仅几年前,月收入低于两千块的人还有9个亿

​我写的文章越多,看的评论互动越多,越能够意识到这个世界的存在着巨大的鸿沟,不要说月入过万了,即便是生活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人也只是这片土地上的极少数,是在舞台聚光灯下跳舞的人,而绝大多数的观众都在舞台下的黑暗之中沉默着,几乎不会被灯光照耀到

但这样的常识往往会被人遗忘,就像多年前拚夕夕起势的时候媒体纷纷质疑它用户数据造假,五环外真的有那么多用户吗?我在当时看到报道就震惊于某些“大城市”生活久了的白领竟然可以如此不接地气,他们绝大多数不也是小镇做题家,从小地方来到大城市的吗

说远了。今天看到读者这段留言我想了很久,能给出的唯一答案就是不要认命,人一旦在生活面前认命,就会开始极速衰老。我回想每每感觉自己充满生命力的时刻,就是生活叒想让我难堪的时候,我无一例外第一反应都会冷哼一声,心想就不让你如愿。然后生活越难,越想方设法跟它对着干,无一例外至今都走过了黑暗的隧道。如今回看,这些至暗时刻反而都是我觉得值得引以为豪的时光

“好好吃饭,坚持锻炼,睡个好觉,几乎能带你走出生活中的任何困境。”

即便拿了一手烂牌,​只要你想尽办法不出局不下牌桌,上帝总会重新洗牌

—— 即刻 广屿Ocean的笔记本
40👍4🔥1🤔1
在ICU轮转的期间,我遇到了一位特殊的病人,见证了她突然而又绵长的死亡。死亡是必然降临的节日,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好好迎接这个节日。在这个节日里告别,有时甚至找不到人可以告别。

这位病人是一位年轻女性,她在下班时被发现倒在工位上,随后被送到医院,诊断为脑出血。在神经外科做了急诊手术后,她被转入ICU。她的特殊之处在于,无论我们怎么找,都找不到她的家属。她被送到ICU时,实际上已经接近脑死亡,只是机器和药物还维持着她活着的状态。呼吸机像是将断的细绳系着她的身体,而她的灵魂早已离开,等待着有人来放弃这无谓的挣扎,但偏偏没有人来。

警察没有找到家属,她手机里的通讯录里没有任何联系人。公司自然也不愿意管她,就这样躺着,除了医生,无人关心。在治疗她的半个多月时间里,印象深刻的事情有很多:换药时手中涌出的腐臭、她不到30岁却早已到达极限状态的内脏,还有在要求她的公司拿一些生活物品时,老板那句“全公司都放假了,那你要我怎么办嘛”,冷漠无情。

但最触动我的,还是当我打开她的手机时,看到那空空如也的通讯录。或许是因为我的通讯录也是如此吧。在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我们可以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似乎也与许多人产生了联系,但孤岛真的有变少吗?真的已经没有了吗?

在最后的时刻,我静静地看着她的死亡,但我想她很久以前就已经死亡了。她的死亡时间,可能不是死亡记录上的时间,也不是实际脑死亡的时间,而是她与任何人都无关的那一刻。也许在她还活着的时候,她就已经死了。

——B站视频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iypYXEFa/
8
搜索了一堆又学到了一些没用的东西:
含羞草亚科和马齿苋科的植物基本都有睡眠现象,感受不到可见光没办法进行光合作用后就会闭合叶片减少水分蒸发保护自己。
至于这个是怎么做到的有一种说法是植物能调节内部细胞里的水压…好神奇。
普通室内光达不到能让植物光和作用的强度,而阴天只要不是一片漆黑植物也能做到能合一点是一点,人类对大自然真是只有破坏。

— 互联网
那只永远正确预测足球赛的章鱼保罗,带着先知性的深海弱智,轻而易举地被抓、被奴役,最后可能被吃,但在世界杯的结果上总是选对。动物中不只章鱼是这样,同样弱智的还有预测大象、预测猴子以及预测鱼,等等。预测业一红火,它们就都从海陆空一拥而上,挤到人类面前各显神通,希望被选中。我不了解这些动物,不了解它们是否有家庭,是否会悲伤,但我知道它们都很不幸,是很穷的那种动物。它们遇到对生命至关重要的选择题,总是一拥而上,做出微不足道的正确选择,同时犯下更大的错误。然后帷幕拉开、答案揭晓、鼓点响起,是自己被示众的时刻,为了那点乐趣,自己还要盯着看。它们多么擅长心存侥幸啊。我想,如果只能一直选对,还不如没得选。
《我成了一个越来越易怒的女人》 颜悦 著


— 互联网
🤔2👨‍💻1
是什么样的心态让这个人一个人发了166条弹幕
如果我真的生了一个孩子,我怕她也得小心岔路,时时刻刻担心反转。我不得不告诉她,我的人生不停地有反转,世界从来都不是像我想的那样运作的,我不知道怎样做女人才安全。十年之前,要乖巧纯真,十年之后,要心狠手辣。就像一个虔诚的信徒发现奉行了一辈子的清规戒律突然错了,在新时代,你不能再禁欲,接下来你只能纵欲,就算再接受不了,你也要忍受你的欲念导致的微笑与泪水。而且你以前循规蹈矩的行为,神还说,是不能接受的,你以为你很高尚,实际上你已经低人一等了。神说什么就是什么,不要再问,祂十足确定,就像女人失去第一次一样,失去了就是失去了,再也无法复返。你错就错在以别人的标准要求自己。男人是男人,男人的第一次不仅可以回来,还能制造诗歌、音乐、T恤等文创产品。
《我是很久以后才发现我们在消失的》 颜怡 著
💩4
『著名的海量素材管理工具 Eagle 将于 7 天后涨价|终身授权 8 年不涨价,终于也撑不住了』
Eagle 是一款已经诞生8年的素材管理工具,支持 Windows 与 macOS,小众软件介绍过很多次。本月23号,Eagle 在公众号发布消息,将于2024年11月1日调价,由 ¥199 涨价至 ¥229

阅读全文: :sys_link: appinn.com/eagle-price-increas

#小众软件
又与友聊到“无条件的爱”。我认同这个概念,但这个概念并不存在现实中的人与人之间。就算家长对孩子的爱可以说无私,但这个孩子身上延续着他们的基因,难道不就是让此爱得以生发的先决条件?
爱的时候单是能认清自己生而为人的有限性,不吹嘘自己的好是“无条件”,就已经是真实的爱,而不是其他伪装成“爱”的共生、控制、投射等等。现实中的关系也并不需要人必须做到“无条件”,如果有已经成年的人如此要求,那他是在寻求共生,以弥补其早年创伤。
但如果想要体验修行般的大爱,“无条件”可以作为一种精神路标。反者道之动,通往无条件的道路,恰恰是有条件。我们人类的视野、力气、寿命都有穷尽,所以无限、无条件,在我们的世界里只能以一种动态过程的形式存在,是一种状态。在尊重三维世界现实性的前提下,去触碰自己的限度,看清自己的界限在哪,又在什么情况下会被激发脆弱、无力、恐惧、嗔恨,然后创造条件规避这些可能爆发的伤害,或者深度觉察并改写旧的反应机制扩大爱的范围,就是通往无限的道路。就像单个的世界纪录只是一个小小的数字,但是把一代一代已经被突破的纪录放在一起看,就会发现我们一直都走在无限自我突破的道路上。

— 互联网
6👍1
小猫真的,很了不起(比划),能理解吗?

就是只有一个脑子的那种了不起。小猫玩游戏很专注,哪怕是假想敌也很专注完全没有羞耻心;小猫会生气,气不过会跑酷发泄一下,累了也发泄完了;有零食会很开心,哪怕就一块也不会觉得你是不是不爱我了;小猫会痛,但不会说我好痛所以我就躺一天不好好吃饭不运动不玩耍也不要开心了。

很了不起,真的很了不起。人类能做到基本的都被封为“圣人”了,可这只是小猫的日常而已,千千万万小猫的日常!能明白吗,人类?

source
12👏1
但是今天依然不给我摸! #lin
🥰125
没有冻冰块的器具,于是用一次性手套灌水,早上起床,打开冰箱掰下五只断指做了一杯冰拿铁,手掌留着下次用。无意中响应了万圣节的号召,cos了一把现代宅家女巫。

source
🥰8👍3
在丰巢寄快递仿佛卖身

填信息人脸识别一次

东西放进去时要验证一下是我放进去等,再人脸识别一次

给东西拍照,再启用一次相机

#lin
😁1
关于食材一次用不完导致浪费这个尝试新菜谱or新手开始下厨的常见烦恼,分享下我的经验。

技术角度上,一般是两个思路(最好在买之前计划好):
1. 消耗掉它!如果是自己熟悉的食材,就翻一下自己的菜谱库看能用到什么别的菜上(我把自己的菜谱库externalize电子化了,就直接按食材搜索)。如果是自己不熟悉的食材,可以做一个以它为主题的mini research,用它做成好几种不同的菜,还可以比较&熟悉它的特性,然后存成笔记为以后。
2. 存起来(等以后消耗掉它)!很多食材是可以冷冻的,只不过味道和texture会有所损失,但总比直接烂了/扔了少一点浪费。之前单独写过一条冷冻的tips

https://bgme.me/@phyllisluna/111043847339748835

心理角度上,坦然承认/radical accept“尝试新菜谱or新手开始练习下厨和熟练的日常下厨就不是一回事(因此也不应该以同样标准去衡量)”。我认为前者更接近research/experiment,是一个从“不知道”摸索到“知道”的尝试过程,于是肯定像科学试验一样会出现(各种/反复)失败。“牺牲”的食材不叫浪费,叫研究耗材的正常消耗!

https://bgme.me/@phyllisluna/113380156637681254
👍2
不周的生活观察
看了 Tim 受央视的采访,采访内容本身没有给我特别大的感受,反而是女主持人给我冲击特别大。

就是我以往记忆力,能在央视做独立采访、专栏的主持人,一定是犀利、敢问、会刁难嘉宾。比如崔、王或者柴,包括目前还在的一些主持人,都很有个人特色。

但这个女主持人给我的感觉就是很普通,甜美,好看,一看就是好学生,家长喜欢的样子,就是提不出什么好问题。
看了采访,对这段采访没有感受,我不太理解。 #lin (以后频道主的想法都会打上此Tag #lin

这里提到的是央视对影视飓风的一段采访。这里面Tim有段内容给我印象很深刻:Tim小时候也受到过很多霸凌,他曾攒钱很久买了一个模型,但被父母认为是偷钱买的,而最绝望的是,父母到店里问店家,店家反咬他说他就是偷的。这让他感到绝望,感受到原来努力也不一定有回报,也是因此,他后面开始偷家里的钱买东西,既然努力和付出不成正比,不如开摆。

我本以为Tim这样的优秀本应有一个很好的童年,良好的成长造就优秀的人。但现实不是这样,如Tim这样的大佬也有很垃圾的过往。很多的艰辛。

Tim在别的视频里面基本都是念稿的机器,以产品为核心话题说话,而这样的采访可以感受到他深刻的想法,包括他对他爸的感受:他一直都受到他爸的“帮助”,只不过这个帮助不是钱,而是精神上的指引。

我就暂且说这是一个对优秀企业家的采访吧,这样的视频有太多值得学习和感受的地方,你说没啥感受,我......

--------

而原文后半段,只是因为主持人“看起来普通”,于是觉得“她应该问不出什么问题”,这是否有些过于以貌取人?

有时候主持人也并不需要显得十分“智慧”,有些问题看起来很笨,但就是要问,就像那句经典的“真的吗,我不信”被拿来作为梗多年,但真的去看她的采访,却是会发现被采访者会因为这些傻傻的提问而回答更深刻,采访也因此更有价值


再者再者。剪辑也是很重要的因素(触及到我的工作),或许中间提了很多好问题,但Tim的回答本身已经足够优秀,不需要问题出现,这也完全合理。采访本就40分钟超长,剪掉许多精彩部分也不奇怪。采访的核心是被采访者,主持人的部分多删减一点也不奇怪

sourc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7b-1rU9gSQ&ab 我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
3🤡2
暂时放这里

截图内容包括
- 对品牌的刻板印象
- 对摄影者的刻板印象
- 对后期这件事的傲慢
- 对摄影工作的错误认知
👍4
在继 Telegram 账号被封后,我的 OpenAI 账号也突然被封号了,具体原因不明。但我用的确实比较抽象,用了来自不同渠道的支付方式支付,也开了两三个Key给自己和朋友用。总之还是对这些服务时常保持谨慎吧。相对于云服务,本地或许是更稳妥的选择。

或者说,从来就没有什么稳定/永远(

#lin
7👍6😇3
2025/07/13 13:44:49
Back to Top
HTML Embe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