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 Web
拉开遮光板,入目是混沌未开的苍茫,璀璨繁星刺破澄净的夜幕,四方灯火点缀深沉黑暗的陆块。难以言喻的厚重与史诗感的确会令人忘记呼吸。(第二次醒来时正好抵达温哥华上空)
率先浮出天际的是一线近乎紫的靛蓝。湛蓝、天蓝、天青、沙黄、土黄、橘黄、锈红,宏伟的三棱镜逐渐醒来。(橘与黄的分界是一条坚定的黑线。起初我以为那是地平线,而不规则的橙红光带则是某种传说中的黄昏之海。有可能是北方的 Hudson Bay 吗)…再到后来,视野里只剩下了不断掠过的耀目的白与恒定安静的蓝。
日出是在 Lake Superior 上空,辽阔的镜面彼端冒出了奇怪的红色发光体(并没有料到日出会在北侧舷窗被观测到)。从刺眼的红到眩目的橘,湖面为底的画布上逐一被描出的是云纱、云索、云梯、云海,直到舷窗周围凝结的冰晶纤毫毕现。
*时有人类幼崽哭闹,而其父母总用更大的嘘声压过孩子的哭声,不似安抚而更像针锋相对的压制。大概「有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的思想是在社会传统和每个人的潜意识中恒久传承的。(哎好吧理解一个功能发育还不完善的小屁孩真的很难)
行人如蚁,车流如织。
Welcome Back to Toronto.
补一个昨天在港的抽象时刻
RiNG
行人如蚁,车流如织。 Welcome Back to Toronto.
当手机接入大洋彼端的网络时,我感到一种切实的抽离:与大洋彼岸的联系越来越弱,终于定格成了一种仅存于互联网的形式。
忽而感慨:虽然手机是人类的寄生虫,但通信技术的革新的确为人提供了相当多的便利。如今通过互联网名片我们可以容易地知道久未谋面的朋友的居处,但往前推几十上百年,想想在依靠电话、电报甚至物理传信的年代,老大还乡却是人去楼空,只能奔走询问按图索骥的场景,就更能理解「近乡情更怯」的恐惧。
RiNG
https://bilibili.com/video/BV14MNXzxESj
回头想想,我们的老师教给我们的东西,我们的老师的老师教给我们的老师的东西,以及未来你们作为老师教给学生的东西,之所以很多不太像知识点,是因为它们都是为了那些怎么也想不开的人和怎么也想不开的事呢!明明能够像别人那样想开却又情愿自己想不开,明明自己想不开却又希望别人能够想得开,知道别人想不开却又希望别人想不开的时候能够过得好,才会需要爱,需要文学,需要我们呀!

这个世界足够大了,一定可以容纳一些想不开的人吧?这些想不开的人选择了中文系,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想不开的呢?

(汤拥华教授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25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致辞)


虽然我不是中文系的()
全是积云,看不到半点日出
在路上对每一个 random pedestrian / rider 大喊一声 Good Morning
大部分时候会收获复读,感觉还挺不错的
2025/07/14 11:21:25
Back to Top
HTML Embe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