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 Web
回旋镖又打回来了(Ace 5 和 Ace 5 Pro 全系短焦指纹+0809 马达)
年底这一波新机里,在4000元价位以下的机型中寻找一款能兼顾性能、续航和拍照表现的旗舰手机,选来选去,真我GT7 Pro 称得上是最佳选择了。
搭载高通最新旗舰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这是一颗定心丸,当价格公布的时候,相信你和我都为之一振,3999能买到512GB版本太香了,续航方面,真我GT7 Pro配备了6500mAh的大电池,结合120W的快充技术,即使是重度使用者也能在短时间内将手机充满电,确保一天的高负荷使用无后顾之忧。而在拍照方面,不少旗舰砍掉潜望的情况下,真我GT7 Pro还是采用了5000万像素的潜望长焦镜头,支持高达120倍的超远距变焦,无论是日间风景还是夜间星空,都能拍出令人满意的照片。还有那块黑科技满满的三星屏,我跟大家聊过很多次了,即便在五六千旗舰中依旧能打。
无论怎么来看,这价格这配置都值得称赞,是4K价位内最具性价比的旗舰之选,为用户提供了一款既能体验顶级技术,又无需支付溢价的选择。
豆知识:在日本销售的罗技外设,品牌的英文是?
Anonymous Poll
24%
Logitec
31%
Logitech
23%
Logicool
22%
Razer
傻逼...
傻逼
OPPO内斗严重的根本原因在于只强调扩张和组装,不善于深度整合
这种做法在OPPO的其他业务板块也有体现。

OPPO在物联网的战略思路上,就只是按部就班地进行相关硬件产品的开发,并未进行针对性的战略部署。

在当时,华为与小米都已经找到了切入点,华为选择从鸿蒙系统这一路径切入,抓住路由器和手表等关键入口,同时在其他品类上选择接入合作伙伴;而小米在物联网方面更像是做硬件生意,“投行化”布局生态链,或者直接亲自下场。

2021年上半年,OPPO将物联网业务独立为事业群,并将组织架构分为做手表和手环的“穿戴事业部”、做电视的“智能显示事业部”,以及做耳机的“音频事业部”,目的是自负盈亏。

直到2022年,OPPO才意识到需要进行深度内部整合来打造爆款产品切入赛道,但此时的华为与小米,早已构建起完整的华为链与米链,并且试图将各自的生态链从原有的智能硬件拓展至新能源汽车领域。

如今,物联业务已经淡出OPPO的核心圈,IoT事业群再度进行人员优化调整、年终奖打3折,电视业务线裁撤。
纵使天降猛男也只能看着这艘船慢慢沉下去
#数码闲聊站[超话]#

source
盗月社成功用某人的减肥课程直接拉低了我的好感度。
目前来看各种小众品牌只能用各种差异化(比如红魔的无孔屏,魅族的提纯粉丝,realme 的各种视客户如小白鼠特性)外加抨击大品牌的各种同质化当打法。
本以为一大波6000mAh、6500mAh手机,能一两天不用充电就够满足的了,没想到,这么快真我 Neo7 就实现了充一次用三天[跪了],7000mAh泰坦电池就是大得离谱,从此续航焦虑可以完全治愈了,这电池玩命用也很难一天耗完啊,太强了,不得不期待一波! ​​​
Please open Telegram to view this post
VIEW IN TELEGRAM
这么牛逼有本事给 Moto 预装啊
还炒啊姐们
长焦指纹和短焦指纹是指指纹识别技术中不同的光学成像方式,两者在技术原理、应用场景和性能上有显著区别:

1. 成像原理
长焦指纹:

通过长焦镜头对指纹进行远距离光学成像。
通常需要用户的指纹稍微离开识别区域(即非贴合状态)。
成像清晰度高,能够捕捉到更细致的指纹纹理。
短焦指纹:

使用短焦镜头进行近距离光学成像。
用户需要将手指紧贴识别区域。
成像速度快,设备结构简单,但对指纹表面清晰度的捕捉可能略低于长焦。
2. 适用场景
长焦指纹:

适合于更高安全性要求的场景,例如金融支付、门禁系统。
对手指表面的污染(如油污、水分)有一定的容错性。
适用于手指纹理较浅、指纹识别难度大的用户。
短焦指纹:

多用于消费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等。
成本较低,响应速度快。
对手指清洁度要求较高,表面污物可能影响识别。
3. 性能特点
长焦指纹:

精度高,可以采集到较深层次的指纹特征。
对外部环境光线的依赖较小,抗干扰能力强。
成本较高,设备设计复杂。
短焦指纹:

成本低,广泛应用于消费级设备。
响应时间快,但识别深度有限。
容易受表面条件(如湿度、干燥度)影响。
4. 用户体验
长焦指纹:无需完全贴合,但要求用户稍微调整手指位置以保证最佳成像。
短焦指纹:需要完全贴合传感器区域,易受按压力度的影响。
总结:
长焦指纹技术更适合高精度、高安全性的场景,适用于对用户体验和抗干扰能力有较高要求的应用;而短焦指纹技术则因成本和速度优势,广泛应用于日常电子产品中。
索尼谈《星鸣特攻》:其实这游戏不错 但没吸引到玩家


索尼PS5主机和游戏在今年取得巨大成功,然而被诸多不利局面抵消。备受瞩目的射击游戏《星鸣特攻》以失败告终,购买了该作的玩家纷纷退款,而Firewalk工作室也随之关闭。赫尔斯特表示:“《星鸣特攻》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色,但其他方面却没能得到足够多玩家的认可,因此我们将这款游戏下线了。”西野秀明说:“我们会更加专注于自己的领域,为PlayStation玩家带来最佳体验”。他们提到了《宇宙机器人》,该作于9月发布后广受好评,获得多项游戏奖项提名。赫尔斯特说:“我无法表达我们对《宇宙机器人》玩家反响的喜悦,尽管取得了成功,但索尼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近日《秘密关卡》创作者蒂姆·米勒和戴夫·威尔森也为《星鸣特攻》辩护,他们对《星鸣特攻》部分感到自豪。米勒表示:“我们为这集感到自豪,它很酷,我们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虽然游戏失败令人遗憾,但这并不会减少他们展示这集的热情。 ...

PC版:https://www.cnbeta.com.tw/articles/soft/1460932.htm
手机版:https://m.cnbeta.com.tw/view/1460932.htm
2025/02/21 21:03:56
Back to Top
HTML Embe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