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sorflow>=1.14.0-5 更新需要手动干预
tensorflow 包在
https://www.archlinuxcn.org/tensorflow1140-5-update-requires-manual-intervention/
tensorflow 包在
1.14.0-5
之前的版本缺少几个动态库的链接。这个问题已经在 1.14.0-5
中修复,所以更新过程需要覆盖掉 ldconfig 创建出的未被 pacman 跟踪的链接文件。如果你在更新时遇到如下报错tensorflow: /usr/lib/libtensorflow.so.1 exists in filesystem那么请使用如下命令
tensorflow: /usr/lib/libtensorflow_cc.so.1 exists in filesystem
tensorflow: /usr/lib/libtensorflow_framework.so.1 exists in filesystem
pacman -Suy --overwrite=usr/lib/libtensorflow.so.1,usr/lib/libtensorflow_cc.so.1,usr/lib/libtensorflow_framework.so.1来完成系统更新。
https://www.archlinuxcn.org/tensorflow1140-5-update-requires-manual-intervention/
astyle>=3.1-2 更新需要手动干预
astyle 包在
https://www.archlinuxcn.org/astyle31-2-update-requires-manual-intervention/
astyle 包在
3.1-2
之前的版本缺少了一个动态库的链接。这个问题已经在 3.1-2
中修复,所以更新过程需要覆盖掉 ldconfig 创建出的未被 pacman 跟踪的链接文件。如果你在更新时遇到如下报错:astyle: /usr/lib/libastyle.so.3 exists in filesystem那么请使用如下命令
pacman -Suy --overwrite usr/lib/libastyle.so.3来完成系统更新。
https://www.archlinuxcn.org/astyle31-2-update-requires-manual-intervention/
网易开源镜像站(mirrors.163.com)用户请注意:其 Arch Linux 仓库已经延迟六天,Arch Linux CN 仓库已经延迟两天。
btrfs 用户在 5.2.x 系列内核有概率遇到 1. 系统卡死 或者 2. 最后的写入不完整从而下次开机无法挂载。 SUSE/btrfs 开发者建议对 5.2 内核打修复补丁,相应补丁已经应用于 linux 5.2.14.arch2 和 linux-zen 5.2.14.zen2 内核( arch2 和 zen2 分别包含对应补丁),并准备合并入上游 5.2.15 和 5.3 。请使用 btrfs 并且内核在 5.2.x 系列内核的用户尽快升级至 5.2.14.arch2 / 5.2.14.zen2 之后的内核版本。5.1.x 及之前的内核比如 linux-lts 不受影响。相关报告见:
[1] https://bugs.archlinux.org/task/63733
[2] https://marc.info/?l=linux-btrfs&m=156827465218288
[1] https://bugs.archlinux.org/task/63733
[2] https://marc.info/?l=linux-btrfs&m=156827465218288
bugs.archlinux.org
FS#63733 : [linux] BTRFS dev recommends not yet running 5.2 or 5.3
Flyspray, a Bug Tracking System written in PHP.
Forwarded from CQU Mirror News
#news
由于不可抗力,国庆期间重庆大学多个对外服务将无法从外部访问。镜像站服务亦受到牵连。恢复对外服务时间未知。对于所造成的不便我们深感遗憾。
由于不可抗力,国庆期间重庆大学多个对外服务将无法从外部访问。镜像站服务亦受到牵连。恢复对外服务时间未知。对于所造成的不便我们深感遗憾。
`base` 元包替代了同名的包组并且要求安装,需要手动干预升级
原本的 base 包组(group)已经被替换为同名的元包(metapackage),我们建议所有用户安装这个新包(pacman -Syu base),因为从今往后事实上要求安装该包。
对寻求帮助和支持的用户,我们期待他们运行的系统安装了 base 包。
附加说明:
请注意,新的 base 包不再包含以下内容:
– 内核
– 编辑器
– 文件系统工具 (比如 e2fsprogs)
……以及可能还有别的你预期会有的包。对新安装的系统需要额外安装这些包。
https://www.archlinuxcn.org/base-group-replaced-by-mandatory-base-package-manual-intervention-required/
原本的 base 包组(group)已经被替换为同名的元包(metapackage),我们建议所有用户安装这个新包(pacman -Syu base),因为从今往后事实上要求安装该包。
对寻求帮助和支持的用户,我们期待他们运行的系统安装了 base 包。
附加说明:
请注意,新的 base 包不再包含以下内容:
– 内核
– 编辑器
– 文件系统工具 (比如 e2fsprogs)
……以及可能还有别的你预期会有的包。对新安装的系统需要额外安装这些包。
https://www.archlinuxcn.org/base-group-replaced-by-mandatory-base-package-manual-intervention-required/
Forwarded from CQU Mirror News
#news
镜像站现已恢复对外部的访问。再次对对各位造成的不便表示表示歉意。
镜像站现已恢复对外部的访问。再次对对各位造成的不便表示表示歉意。
Arch Linux Chinese Messages
`base` 元包替代了同名的包组并且要求安装,需要手动干预升级 原本的 base 包组(group)已经被替换为同名的元包(metapackage),我们建议所有用户安装这个新包(pacman -Syu base),因为从今往后事实上要求安装该包。 对寻求帮助和支持的用户,我们期待他们运行的系统安装了 base 包。 附加说明: 请注意,新的 base 包不再包含以下内容: – 内核 – 编辑器 – 文件系统工具 (比如 e2fsprogs) ……以及可能还有别的你预期会有的包。对新安装的系统需要额外安装这些包。…
关于此次 base 元包变更的缘由参见邮件列表上的提案和讨论:
https://lists.archlinux.org/pipermail/arch-dev-public/2019-January/029435.html
https://lists.archlinux.org/pipermail/arch-dev-public/2019-March/029491.html
关于旧 base 包组的更新进展参见:
https://www.archlinux.org/todo/base-group-removal/
可以用以下命令获取旧 base 包组的包列表:
使用旧的 base 包组安装出来的系统中,那些 base 包组中的包会在安装时被 pacman 标记为“单独指定安装”,从而不会被自动清理。
新的 base 元包的依赖列表可以由以下命令查询:
https://lists.archlinux.org/pipermail/arch-dev-public/2019-January/029435.html
https://lists.archlinux.org/pipermail/arch-dev-public/2019-March/029491.html
关于旧 base 包组的更新进展参见:
https://www.archlinux.org/todo/base-group-removal/
可以用以下命令获取旧 base 包组的包列表:
w3m -dump https://www.archlinux.org/todo/base-group-removal/ | grep "Core" | awk '{print $3}'安装新的 base 元包不会导致旧的 base 包组中的包被删除。
使用旧的 base 包组安装出来的系统中,那些 base 包组中的包会在安装时被 pacman 标记为“单独指定安装”,从而不会被自动清理。
新的 base 元包的依赖列表可以由以下命令查询:
LANG=C pacman -Si base | grep "Depends On[ ]*:" | sed "s/^.*: //;s/[ ]\+/\n/g"在安装完新的 base 元包之后(可通过
pacman -Qi base
确认),可以用以下命令将 base 元包依赖的包标记为“作为依赖关系安装”:LANG=C pacman -Qi base | grep "Depends On[ ]*:" | sed "s/^.*: //;s/[ ]\+/\n/g" | sudo pacman -D --asdeps -或者将旧 base 包组中的包全都标为“作为依赖关系安装”:
w3m -dump https://www.archlinux.org/todo/base-group-removal/ | grep "Core" | awk '{print $3}' | sudo pacman -D --asdeps -随后可以查询不再被依赖的孤儿包:
pacman -Qtd挑选其中你觉得需要的包标记为“单独指定安装”(以 linux 包为例)
sudo pacman -D --asexplicit linux随后可手动清理不再需要的孤儿包(注意确认包列表以免删除关键的包):
pacman -Qtdq | sudo pacman -Rcs -
Forwarded from bupt.moe
sudo
出了一个比较严重 bug,此问题后果严重,但是一般来说很难触发(配置不太常见)。1.8.28 修复如果一个 sudoers 配置了以下 Runas 权限
alice = (ALL:!root) /path/to/bin
那么他可以使用
sudo -u#1234 id -u
以 UID 1234 执行命令。但是,syscall
setresuid(2)
和 setreuid(2)
对于UID为-1(或者4294967295)有特殊处理并且不会更改 EUID,同时 sudo 本身运行在 root 下,会造成提权漏洞。https://www.sudo.ws/alerts/minus_1_uid.html
Sudo
Potential bypass of Runas user restrictions
When sudo is configured to allow a user to run commands as an arbitrary user via the ALL keyword in a Runas specification, it is possible to run commands as root by specifying the user ID -1 or 4294967295.
This can be used by a user with sufficient sudo privileges…
This can be used by a user with sufficient sudo privileges…
Forwarded from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学部 Linux 开源学生俱乐部
要求更新到比较新的 libarchive
压缩算法
即将到来的 pacman 5.2 更新将允许打包工具使用
如果你维护自己的脚本,请确保它们不依赖硬编码的文件扩展名。用
https://www.archlinuxcn.org/required-update-to-recent-libarchive/
压缩算法
zstd
带来了更快的压缩解压时间,同时保持接近 xz
的压缩率。通过它我们能让 pacman
能更快地安装包,并且不会带来什么坏处。即将到来的 pacman 5.2 更新将允许打包工具使用
zstd
压缩软件包。要安装这些包需要有 zstd
支持的 libarchive
,相关更新已经在 2018 年 9 月左右进入软件仓库。为了允许我们开始发布 zstd
压缩的软件包,我们要求所有用户更新到至少 libarchive 3.3.3-1 或以后的版本。该版本发布至今已经有一年了,我们期待你已经更新到了,如果还没更新那请尽快。如果你维护自己的脚本,请确保它们不依赖硬编码的文件扩展名。用
zstd
的软件包将会使用 .pkg.tar.zst
的扩展名。https://www.archlinuxcn.org/required-update-to-recent-libarchive/
Forwarded from TUNA Mirror Status (Miao Wu)
TUNA Mirrors 的 IPv6 地址暂时处于不可用状态
Forwarded from Akatsuki
pacman 5.2.0-2
在 -U
升级包的时候导入 PGP Key 目前存在 Bug.会导致 Key 无法导入, 甚至使
pacman
Coredump.如果安装的包带有
.sig
签名文件的第三方包, 请先删除 .sig
再 -U
安装. (不推荐)或者手动
pacman-key
导入 PGP Key.或者等待
pacman
更新.Ref: https://bugs.archlinux.org/task/64239 & https://lists.archlinux.org/pipermail/pacman-dev/2019-October/023749.html
bugs.archlinux.org
FS#64239 : [pacman] -U with personal gpgkey signature package let pacman core dump
Flyspray, a Bug Tracking System written in PHP.
{jpn.,ger.,ind.,sgp.,mex.,}mirror.pkgbuild.com 服务器正在维护,请暂时更换其它镜像服务器并耐心等待,预计数小时内恢复服务。服务器同步状态见 https://www.archlinux.org/mirrors/mirror.pkgbuild.com/
Arch Linux Chinese Messages
`base` 元包替代了同名的包组并且要求安装,需要手动干预升级 原本的 base 包组(group)已经被替换为同名的元包(metapackage),我们建议所有用户安装这个新包(pacman -Syu base),因为从今往后事实上要求安装该包。 对寻求帮助和支持的用户,我们期待他们运行的系统安装了 base 包。 附加说明: 请注意,新的 base 包不再包含以下内容: – 内核 – 编辑器 – 文件系统工具 (比如 e2fsprogs) ……以及可能还有别的你预期会有的包。对新安装的系统需要额外安装这些包。…
关于 base 元包的 Q&A
Q: 为什么这次变化执行得如此突然?
A: 这是个好问题,虽然我们曾经多次讨论过这个主题并且在 arch-dev-public 邮件列表发布过具体提案(以及讨论的总结),但是之后没有什么能测试的具体步骤。不过在柏林举行 [arch-conf](https://conf.archlinux.org/) 的时候,大家强烈的热情和冲动让我们对这个议程动用了 [曲速10级引擎](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B%B2%E9%80%9F%E5%BC%95%E6%93%8E)。我们承认应该更谨慎地对待这件事,但是本着 arch-conf 精神的号召请原谅我们。比如我们本应该在测试的过程中注意到没有安装 systemd-sysvcompat 会导致的后果,后来我们也把它加入了 base 包中,因为大家不希望遇到也没有讨论过没有它导致的影响,这个话题将在今后继续讨论。
Q: 为什么用元包(meta-package)替代了包组(group)?
A: 新的 base 包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它定义了一条边界。如果你修改你的系统超过了这条边界,我们明确地告诉你,你搞坏了你的系统,你买单——也就是说现在是你自己的责任诊断问题修复你的系统,因为你打破了我们对于基础系统的假设。这一点理论上来说在这次变更之前就已经是这样了,因为原本很多包就期待系统中安装了旧的 base 组。但是另一方面,以前一直没有明确表明过那些包是必须的依赖,结果是有些包可能不能正常运行甚至正常安装。
基于这一点,使用元包(meta-package)就成了很自然的选择。用元包让我们可以在今后对要求的包列表做变化(增删包),下次系统升级就会直接反应这些变化,从而避免了破坏我们对系统基础包的假设。一个简单的例子是 systemd 包,无论你的应用场景如何(就算在微型容器内)我们假定你必须安装了 systemd 因为系统很多部分需要它(像 sysusers, tmpdirs 这类)。
Q: 为什么它变小了,不再包含 $package 这个包了?
A: 新的 base 元包是想要作为所有使用场景的最大公约数,使用场景包括桌面用途、直接跑在硬件上的服务器、或者容器环境,从而它定义了大家构建自己所需环境的基础。老的 base 组不光包含了太多不算必须的包,以至于我们没法叫它为最大公约数,并且它也没有一致性,(比如它包含了 reiserfsprogs 但却没有 btrfs-progs)。
总结一下目前为止的反馈也能看到,以前的 base 组某种程度上被误用为简易的安装器了。这种用法本身没什么错,但是如果说我们希望能在我们这边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去找最优方案而不是一味地遵循传统。无论是提供一个真的安装器、还是一个 base-extra 的包组,或者就这样不提供任何东西,这都在本次修改的议提之外了,我们应该单独讨论这个——或者说讨论这个有点 [xkcd#1172](https://xkcd.com/1172/) 的感觉。
Q: 为什么就不能加一个新的包,同时保持原来的 base 组继续存在?
A: 主要原因是 base (按这个名字来说)应该是最小基础,是不同使用场景的最大公约数。如果我们增加别的什么包而不是 'base' 来替代这个任务,无论是 base-system, base-minimal, base-foundation 或者随便别的什么名字,它不再像 'base' 这个名字这么清晰明确。知道历史渊源可能会让我们有倾向,但是明显比起同时有
Q: 我们是否需要更新包的依赖关系让它们依赖 base 包而不是依赖 base 的成员?
A: 在这方面没有任何变化,我们没有严格规则是否需要这么做。这个话题更宽泛地说,是关于是否应该有间接包依赖关系的问题,这个我们今后会继续讨论。我的观点是保留直接依赖即可,因为完全没必要让整个宇宙都依赖 base 元包。不过,可能显式地列出直接依赖比起不列出依赖更正确、清晰、有用。
Q: 接下来呢,还有别的计划么?
A: 最重要的工作是把这个总结传达出去,帮助大家解决疑惑。接下来应该是继续一项一项地讨论剩下的议提——比如我们应该如何处理 systemd-sysvcompat 和本次变更带来的别的讨论。
原文: https://lists.archlinux.org/pipermail/arch-dev-public/2019-October/029693.html
Q: 为什么这次变化执行得如此突然?
A: 这是个好问题,虽然我们曾经多次讨论过这个主题并且在 arch-dev-public 邮件列表发布过具体提案(以及讨论的总结),但是之后没有什么能测试的具体步骤。不过在柏林举行 [arch-conf](https://conf.archlinux.org/) 的时候,大家强烈的热情和冲动让我们对这个议程动用了 [曲速10级引擎](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B%B2%E9%80%9F%E5%BC%95%E6%93%8E)。我们承认应该更谨慎地对待这件事,但是本着 arch-conf 精神的号召请原谅我们。比如我们本应该在测试的过程中注意到没有安装 systemd-sysvcompat 会导致的后果,后来我们也把它加入了 base 包中,因为大家不希望遇到也没有讨论过没有它导致的影响,这个话题将在今后继续讨论。
Q: 为什么用元包(meta-package)替代了包组(group)?
A: 新的 base 包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它定义了一条边界。如果你修改你的系统超过了这条边界,我们明确地告诉你,你搞坏了你的系统,你买单——也就是说现在是你自己的责任诊断问题修复你的系统,因为你打破了我们对于基础系统的假设。这一点理论上来说在这次变更之前就已经是这样了,因为原本很多包就期待系统中安装了旧的 base 组。但是另一方面,以前一直没有明确表明过那些包是必须的依赖,结果是有些包可能不能正常运行甚至正常安装。
基于这一点,使用元包(meta-package)就成了很自然的选择。用元包让我们可以在今后对要求的包列表做变化(增删包),下次系统升级就会直接反应这些变化,从而避免了破坏我们对系统基础包的假设。一个简单的例子是 systemd 包,无论你的应用场景如何(就算在微型容器内)我们假定你必须安装了 systemd 因为系统很多部分需要它(像 sysusers, tmpdirs 这类)。
Q: 为什么它变小了,不再包含 $package 这个包了?
A: 新的 base 元包是想要作为所有使用场景的最大公约数,使用场景包括桌面用途、直接跑在硬件上的服务器、或者容器环境,从而它定义了大家构建自己所需环境的基础。老的 base 组不光包含了太多不算必须的包,以至于我们没法叫它为最大公约数,并且它也没有一致性,(比如它包含了 reiserfsprogs 但却没有 btrfs-progs)。
总结一下目前为止的反馈也能看到,以前的 base 组某种程度上被误用为简易的安装器了。这种用法本身没什么错,但是如果说我们希望能在我们这边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去找最优方案而不是一味地遵循传统。无论是提供一个真的安装器、还是一个 base-extra 的包组,或者就这样不提供任何东西,这都在本次修改的议提之外了,我们应该单独讨论这个——或者说讨论这个有点 [xkcd#1172](https://xkcd.com/1172/) 的感觉。
Q: 为什么就不能加一个新的包,同时保持原来的 base 组继续存在?
A: 主要原因是 base (按这个名字来说)应该是最小基础,是不同使用场景的最大公约数。如果我们增加别的什么包而不是 'base' 来替代这个任务,无论是 base-system, base-minimal, base-foundation 或者随便别的什么名字,它不再像 'base' 这个名字这么清晰明确。知道历史渊源可能会让我们有倾向,但是明显比起同时有
base
和 base-minimal
并需要区分它们,现在的做法更清晰地表达意图。Q: 我们是否需要更新包的依赖关系让它们依赖 base 包而不是依赖 base 的成员?
A: 在这方面没有任何变化,我们没有严格规则是否需要这么做。这个话题更宽泛地说,是关于是否应该有间接包依赖关系的问题,这个我们今后会继续讨论。我的观点是保留直接依赖即可,因为完全没必要让整个宇宙都依赖 base 元包。不过,可能显式地列出直接依赖比起不列出依赖更正确、清晰、有用。
Q: 接下来呢,还有别的计划么?
A: 最重要的工作是把这个总结传达出去,帮助大家解决疑惑。接下来应该是继续一项一项地讨论剩下的议提——比如我们应该如何处理 systemd-sysvcompat 和本次变更带来的别的讨论。
原文: https://lists.archlinux.org/pipermail/arch-dev-public/2019-October/029693.html
Wikipedia
曲速引擎
曲速引擎(英語:Warp drive)是一种假想的超光速(faster-than-light, FTL)推进系统,经常出现于科幻小说的设定中,尤以在影片《星际旅行》中最为常见 。一架装载着曲速引擎的宇宙飞船,可以以快于光速的几个数量级的速度航行,同时又回避了时间膨胀的相对论性的问题。与其他科幻作品的超光速技术(比如跳跃引擎、銀河便車指南系列中的无限不可能引擎)不同,曲速引擎并不允许在两点间进行瞬时旅行;曲速引擎技术在宇宙飞船周围创造出了一种正常时空的人工“气泡”。(这与进入独立的区域或次元截然相反,比如…
关于新内核包和 mkinitcpio 挂钩的变动
我们的官方内核: linux, linux-lts, linux-zen 和 linux-hardened ,将不再直接把内核安装到 /boot 中去了。
安装和删除的步骤现在由 mkinitcpio 的挂钩(hook)和脚本(script)接管,因此无需手动干预升级过程。
此次变更的目的是想让内核包更独立(self-contained),并且让启动过程更灵活,同时保持向后兼容性。
目前只有 mkinitcpio 有挂钩负责处理安装删除内核,我们还没有为 dracut 提供类似的支持,不过今后 dracut 将会有类似的挂钩。
https://www.archlinuxcn.org/new-kernel-packages-and-mkinitcpio-hooks/
我们的官方内核: linux, linux-lts, linux-zen 和 linux-hardened ,将不再直接把内核安装到 /boot 中去了。
安装和删除的步骤现在由 mkinitcpio 的挂钩(hook)和脚本(script)接管,因此无需手动干预升级过程。
此次变更的目的是想让内核包更独立(self-contained),并且让启动过程更灵活,同时保持向后兼容性。
目前只有 mkinitcpio 有挂钩负责处理安装删除内核,我们还没有为 dracut 提供类似的支持,不过今后 dracut 将会有类似的挂钩。
https://www.archlinuxcn.org/new-kernel-packages-and-mkinitcpio-hooks/
Python 3.8 于14日晚上已经进入 extra 仓库,伴随着大量 Python 包的更新。[archlinuxcn] 仓库的大多数依赖 Python 的包应该会在15日早上或者中午完成更新,但是不能排除因为打包出错而延迟的情况。
由于 Arch Linux 官方仓库和 [archlinuxcn] 仓库是分开的,镜像站上有可能其中之一有延迟而另一个没有,造成更新之后部分依赖 Python 的软件包无法使用。
cn 源的用户们需要注意以上不一致的情况可能导致的问题,若有疑虑请考虑这两天不要更新,等待软件包重建完成和镜像完全同步。另外记得重新打包从 AUR 等地方手动打包安装的相关软件包。
由于 Arch Linux 官方仓库和 [archlinuxcn] 仓库是分开的,镜像站上有可能其中之一有延迟而另一个没有,造成更新之后部分依赖 Python 的软件包无法使用。
cn 源的用户们需要注意以上不一致的情况可能导致的问题,若有疑虑请考虑这两天不要更新,等待软件包重建完成和镜像完全同步。另外记得重新打包从 AUR 等地方手动打包安装的相关软件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