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Undefined array key 0 in /var/www/tgoop/function.php on line 65

Warning: Trying to access array offset on value of type null in /var/www/tgoop/function.php on line 65
- Telegram Web
Telegram Web
監獄規則|政府擬修例 賦權懲教禁探訪、見律師、廢私飯
全文:https://bit.ly/44MbGOk
政府建議修訂《監獄規則》,賦權懲教署可為維護國家安全等目的,對在囚人士探訪、見律師等安排施加限制。保安局的建議包括,懲教署有權拒絕不符法定目的之探訪,或施加限制或禁止;賦權裁判官在特定情況下發手令,授權懲教署限制在囚人士與指明的法律代表,如律師、大律師等聯繫;又建議廢除容許還押人士自備「私飯」及穿着私人衣服的規定;並訂立禁止抗拒懲教署人員執行職務罪,賦權懲教人員作出拘捕。
政府指,過往曾有人濫用探訪機制,以「人道支援」為名探訪,實際煽惑在囚人士對抗懲教署等,「令人防不勝防」,有必要盡快修例,以防有人濫用《監獄規則》的制度危害國家安全,威脅監獄保安、秩序及紀律,或妨礙在囚人士改過自新。修例將以「先訂立,後審議」方式進行,於下周一(7日)的保安事務委員會上討論。
#集誌社 #監獄規則 #保安局 #懲教署 #探訪 #見律師 #私飯
🤬14💩4
考評局|上屆文憑試試題答案「羅生門」 考評局:無誤 導師、學者:出錯

全文:https://tinyurl.com/yhun93c5

DSE 文憑試放榜在即,有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科目(下稱企會財科)導師發現,去年文憑試一條題目的答案疑出錯,題目要求考生分析某公司生產一款產品的成本、計算利潤,並評估是否應該放棄原本客戶的部分訂單、接下一張一次性的大訂單。Tom 認為參考答案在計算要放棄多少原有客戶的訂單數量及價值時,只考慮以 2024 年生產量滿足同年需求,而沒有把題目中「2023 年剩餘庫存為 3500 件」計算在內。

Tom 四月初兩度電郵向考評局查詢,表明自己是補習教師,質疑參考答案未將存貨納入考量,指出答案可能錯誤。考評局先後表示「公平考慮,不會討論或評論個別題目」,又指在 2024 年 11 月30 日後,不會考慮或處理該年度考試的「上訴、質疑或訴求」。Tom 於是第三度電郵,重申非考生申訴或要求覆核,強調是「官方出版物的學術準確性問題」,認為答案有誤或導致使用者沿用錯誤概念,影響學習成效,削弱公眾對考試制度的信任。

兩日後局方回覆稱「試題設題正確無誤」,重申基於公平考慮,不會評論個別題目。Tom 自行諮詢多名現職和退休教師後,均同意設題無誤「但答案可能存在錯誤」,他於是第四度電郵考評局。局方繼續堅持「設題正確無誤」,又稱「需注意的是」,試卷主席及助理試卷主席會於閱卷員會議前,抽選不同答法答卷作樣本答卷及討論,以統一評卷標準;亦會與閱卷員評閱比較樣本答卷評分,以達成評卷準則及確保評卷參考正確無誤,但未有正面回應或解釋該題目的答案為何正確。

考評局回覆查詢指,四月接獲公眾查詢時,已向科目試卷主席、審題委員會成員及助理試卷主席反映,檢視參考答案,又解釋題目指明公司是於 2024 年 4 月收到一次性訂單,「故不能假設 1 月 1 日的期初存貨 3,500 件必定會用於滿足 2024 年的訂單」,故毋須考慮 3,500 件期初存貨。局方重申設問在審題過程「已作適當考慮」,獲試卷主席及其他閱卷人員支持接納,在去年文憑試閱卷過程中,亦未有異常情況。

中大會計學院教授顧朝陽看過有關題目及參考答案後,形容出題有缺陷。他稱參考答案是假設了 2023 及 2024 年的庫存維持一致,故沒有將前一年庫存計算在內,但這個假設並沒有在題目中明確表達,「在假設不明確的情況下,參考答案如果作為唯一答案顯然是不對的」。
💩52🍌1
申訴署再「刪」訴|公開資料、政府網站調查年報「消失」 申訴署:已交代

申訴專員公署昨發表年報,整個「公開資料守則」章節「被消失」、正進行主動調查的欄目及已完成調查的報告,均無提及公署 2023 年宣布的「政府網站及社交媒體帳戶檔案管理」主動調查。公署昨(3 日)回覆《集誌社》指,年報已交代公署上個年度的申訴,當中包括違反《公開資料守則》的個案;又指在調查行動後,會按條例「考慮」將調查報告公布。

《集誌社》昨電郵向公署查詢為何刪去公開資料守則章節?與公開資料相關投訴、結案、有不足之處的個案數字為何?公署回覆指年報已交代公署上年度處理的申訴,當中包括違反《公開資料守則》的個案。不過,年報只籠統列出去年有 4600 多宗已完成個案,但沒有列明與公開資料守則相關的統計;報告僅三處提及「公開資料」,包括公署職能,以及在附錄「改善措施實例」中,提及署方要求相關部門按《守則》行事及為職員提供培訓,亦沒提及具體投訴內容。

年報無論在正進行或已完成調查中,皆沒提及「政府網站及社交媒體帳戶檔案管理」調查,亦令人關注當局是否已經放棄有關調查?公署沒正面回應查詢,僅指最新發表的年報已詳細交代公署上個年度的工作,包括正在進行的主動調查行動。

至於公署在去年的年報中指,相信市民希望知道公署已完成的工作和調查所得,故會以不同形式發表所有主動調查報告,今年年報則僅稱報告會交代公署調查所得。公署回覆指在任何調查行動後,公署會按《申訴專員條例》「考慮」將調查報告公布。
🤬7🍌41
膳心倒數|議員接申訴約房署開會 房署不出席 會議取消 狄志遠:當然希望有個好交代
全文:https://bit.ly/4lfe1Hv
今年五月,位於石硤尾邨、原定與房署膳心小館簽署續租的社企餐廳「膳心小館」,突獲署方單方面「先暫緩、後終止」續約,並發通知要求餐廳於 7 月 14 日完約前,將舖位清空交吉。
膳心小館上周到立法會申訴後,與會的五名立法會議員,原定今午(7日)與房署就膳心小館去留問題會面。
不過膳心負責人林先生向《集誌社》表示,最新收到立法會秘書處通知,於開會前 30 分鐘,房署一方拒絕到立法會開會,改以書面回覆立法會。他直言,「我覺得佢𠵱家唔係唔開會咁簡單,係無視立法會監察制度。」林先生表示,會與法律顧問商討進一步行動。
林生今早另在接受商台節目訪問時重申,至今仍對房署決定感不解,強調膳心落戶石硤尾五年間,主力服務當區三個屋苑,包括石硤尾邨、白田邨、澤安邨的基層長者,此前未曾欠租或被扣分,也有意繼續經營。故他形容目前情況指,「我哋係被結業,佢哋(員工)係被失業」。
負責跟進申訴的社福界狄志遠表示,今午從辦事處收到消息指,房署沒派代表出席,會議因而取消,但未知太多詳情。他提到,上周邀請房署出席會議時,對方表示將會出席。對於房署沒有派員現身,他指會再向署方了解,「當然最希望大家有個好啲嘅交代。」
上周三(2日),膳心小館數名代表經立法會公共申訴辦事處,就房署拒絕續約,以及要求交吉日期過短等問題,向五名立法會議員申訴。與會議員包括福利事務委員會主席管浩鳴、副主席江玉歡,社福界狄志遠;另有陳凱欣、吳傑莊。
當時江玉歡於會後表示,議員相當緊張事件發展,會盡快處理。狄志遠回覆查詢則指,不解房署為何有眾多吉舖下,仍堅持收回膳心小館單位,會後議員即有共識將約見房署,又指社福界從未發生過類似事件,表明房署需要清楚交代事件。
狄志遠上周曾指,五位議員會後已有決定,預料本周內、膳心約滿前,會與房署會晤,爭取膳心小館續留。
《集誌社》正向房署、其他負責跟進膳心小館的立法會議員查詢。
#集誌社 #膳心小館 #房屋署 #不續約
🤬9
國安五年|檢控數據分析 142 人被控 僅五人無罪
全文:https://bit.ly/4lDoqwp
《國安法》案件均以指定法官處理,在高院審理的案件亦一律不設陪審團。隨 47 人案等大案陸續審結,大部分案件均已結案。若只計算《國安法》、煽動罪及 23 條案件,共 142 人被控,涉 147 人次(撇除遭改控他罪的兩人、及計算面對多於一案的被告),當中 130 人次(88.4%)原審已結案,其中 128 人次罪成(96 人次認罪,32 人次受審後罪成),2 人次罪脫,包括 47 人案的李予信和劉偉聰,定罪率 98.5%。此外,有一名國安法被告獲撤控,為「光城者」串謀恐怖活動案的 24 歲司機。
#集誌社 #國安法五年 #拘捕 #檢控
🤬9
國安五年|19人被懸紅百萬通緝 容海恩登報「脫離關係」都被查
全文:https://bit.ly/4lDoqwp
除在港疑犯,當局亦通緝海外人士。國安處於 2023 年 7 月、12 月及 2024 年 12 月,分別懸紅 100 萬元通緝郭榮鏗、許智峯、羅冠聰、任建峰、劉祖廸、郭鳳儀、蒙兆達、袁弓夷八人,鄭文傑、邵嵐、許穎婷、霍嘉誌及蔡明達五人,及劉珈汶、鍾翰林、鍾劍華、何良懋、鄭敬基、張晞晴六人,指他們涉勾結外國勢力、顛覆國家政權、煽動分裂國家。
19 人的至少 48 名在港親友,包括父母、兄弟姊妹、外父外母、姑姐姑丈、表弟妹,以及鍾劍華曾任職的香港民研主席鍾庭耀,其後相繼被帶走助查、甚至搜屋。其中袁弓夷媳婦、立法會議員容海恩,在保安局 2022 年 8 月譴責袁弓夷及梁頌恆等人涉顛覆國家政權後,在報章刊登聲明宣布與袁脫離「爺媳關係」,但在袁被懸紅通緝後,同與丈夫袁彌昌被帶走助查。
保安局去年 6 月及 12 月,再兩度引 23 條,分別指明羅冠聰、蒙兆達、劉祖廸、鄭文傑、霍嘉誌、蔡明達 6 人,及許智峯、郭鳳儀、袁弓夷、郭榮鏗、任建峰、許穎婷及邵嵐 7 人為「潛逃者」,撤銷 13 人的護照、禁向他們提供資金等,又撤銷霍嘉誌、任建峰及郭榮鏗的律師與大律師執業資格。高院並於今年 2 月應律政司申請,據《國安法》實施細則附表 3 發出沒收令,沒收許智峯「所干犯的危害國家安全罪行的得益」,許稱遭充公 80 萬元,包括太太、母親在港財產。
#集誌社 #國安法五年 #拘捕 #檢控
🤬12
全文:https://tinyurl.com/mrxjt8m2

申訴專員公署早前刪除網站調查報告、《公開資料守則》個案,月初在年報再刪去公開資料章節,不再公布投訴數字,亦不再提及有關政府網站檔案管理主動調查。申訴專員陳積志今(8日)到立法會進行工作簡報,歷時近兩小時的立法會會議上,沒提及有關內容,亦無議員提及和追問事件。

公署年報顯示,今年已完成處理的 4600 多宗投訴中,有 3009 宗(64%)因理據不足等被「篩走」的經評審後結案,個案數目較去年增 28%。議員江玉歡在會上提及過去三年投訴數字下降,但經公署評審後被認為是「缺乏充分理據」或「超出公署職權」而未有跟進便結案的個案則有上升,這是否因為公眾的知識不夠?

陳稱公署實事求是、對結案數字沒有特定指標,但部分市民不清楚公署職權,會向其投訴商業機構、外國機構等;又有人會「好概括」地向公署表達不滿,如「條街唔乾淨」,但無法交代地點、原因,公署只有將意見反映予相關部門處理,日後會加強宣傳公署職權。

江亦關注食環署、房屋署、康文署及運輸署的投訴個案最多,問會否針對這些部門作系統性調查?陳回應指「多投訴唔代表部門做得唔好」,上述部門往往有更多機會接觸市民、故申訴自然多,公署會增加人手應對。

重整架構增主動調查人手 陳積志:成績有目共睹

公署今年 4 月起分階段重整組織架構,包括凍結副申訴專員空缺,改由三名助理申訴專員分掌三大部門,並直接向專員匯報;主動調查隊由兩隊增至三隊、處理市民投訴的申訴調查隊則由六隊縮減至四隊。陳積志料有關安排年內可節省 600 萬開支。

金融界議員陳振英關注公署調撥人手處理主動調查,但減少處理市民投訴的隊伍人手,指「人哋會好容易覺得你揀自己鍾意嘅野去調查。」問及主動調查的機制如何釐定,以讓公眾信服需要更多人手?陳積志指過去一年度完成八個主動調查,雖然數目較上年度的十個少,但成績有目共睹:「例如職安健個案,係我哋歷史以來最深入的調查,我地睇左九萬頁文件,即係足以鋪曬成個足球場。呢個咁深入的調查是需要多啲人手。」他指一般申訴調查的工作不會減少,「六隊變四隊係因為工序簡化咗、流程快咗,可以由六隊精簡到四隊。每一個申訴我都親自審閱,唔會有任何遺漏。」
🤬6
709 大抓捕十年|人權律師王宇:無罪卻社會性死亡

全文:https://tinyurl.com/5h48r7wb

2015 年發生的「709 大抓捕」(後稱「709 事件」),數以百計中國人權律師和異見人士被拘捕和帶走,成為外界衡量中國人權狀況變化的指標和分水嶺。

北京鋒銳律師事務所是事件的風眼,律師事務所負責人周世鋒、王宇和王全璋等多名人權律師在當年 7 月同時被拘捕。

曾代理法輪功學員案件的王宇,在 2015 年被捕後遭關押 1 年多,一度被控「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取保候審的狀態早在 2017 年被解除,沒有被法庭審判,卻被宣告社會性死亡。她表示,被扣上「709」的標籤後,失去執業權和出入境權,從法治捍衛者變成被制度和社會歧視之人:「按照中國法律,我是無罪之人,但執業證被註銷,等於判我的事業死刑;不給我護照也不給我解釋和理由,我的出境權和自由無辜被限制了。」

王宇表示事件後,當局對律師的管制越趨嚴厲,律師在法庭辯護的內容會被追究,與當事人會面被監視,沒有律師再敢接受媒體訪問談論案情,使人權律師與官派律師的工作差異越來越少。她慨嘆,用法律維權的路快走不下去:「在『709』之前,我們努力爭取和付出很大代價,在程序和實體正義上還是有可能爭取一點成果。例如可以為當事人爭取刑期變短,總算有點安慰。但『709』後,就算願意付出更大的代價也不一定能爭取到改變,不是律師的問題,是環境的問題。」前路難行,但王宇仍選擇前行:「有太多人需要幫忙,有些是有執業證的律師不能接的案件,我還有法律知識和經驗,我們可以做就盡量做,就算能幫忙很有限也盡量撐一下。」

王宇表示,抱歉自己的工作讓家人承受難以言喻的壓力。時隔 10 年,她說父母仍未走出女兒突然失蹤的心理陰影:「我母親只要我沒有接電話她就很害怕,擔心到睡不了覺,害怕我和我丈夫活不見人死不見屍。」

王宇亦要承受骨肉長期分離的痛苦,她說已 7 年多沒見過正在澳洲讀書的兒子包卓軒。兒子當年因事件受牽連,他原訂在「709」事發當天赴澳洲讀書,因王宇被捕在機場被警察帶走;其後被限制出境,在其他維權人士協助下曾嘗試偷渡、出國,皆失敗被拘捕押返或攔阻。王宇形容兒子經歷一波三折,直至 2018 年才能成功出國,不敢讓兒子冒風險回家:「去年『國保』叫我讓孩子回來,還說可以幫他買機票,他這樣說我更不敢讓孩子回來。這種骨肉分離對我們來說已成為常態。」
🙏7
709 大抓捕十年|李和平判囚三年緩刑 與妻女「生離」 王峭岭:苦難「沒完沒了」

全文:https://tinyurl.com/5h48r7wb

2015 年 7 月,中國官方在全國各地帶走維權律師群體和維權人士。人權律師李和平的妻子王峭岭,與另一被捕律師王全璋的妻子李文足一直維權,抗告、尋夫。回顧事件,王峭岭形容過去十年是浪接浪的考驗,對家屬而言,考驗和苦難是「沒完沒了」。她的維權生活並未隨丈夫獲判緩刑回家而結束,每逢全國兩會、外國元首訪京、「709 事件」周年和憲法日等所謂「特別日子」,一家人都不能出門。與王全璋和李文足相似,一家人屢遭迫遷、女兒亦被失學,令她無法留在北京與丈夫一起生活。

王峭岭說,她選擇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困局。「我相信所有人的人生都有很多不想面對的事,我們同樣要被迫面對。我追求公義、願意去憐憫,現在生活面對的艱難只是一個階段,不想太多,就不會讓自己變成一個愁苦的人。」

成為基督徒多年,信仰支持王峭岭一步步跨過眼前的難關,亦教懂她在黑暗中尋找希望之光:「人權律師是追求公義和守望相助的群體,我丈夫出事時很容易就找到辯護人,如果這位律師被阻撓或被關了,很快有人替補;2016 年我們 3 個家屬拿紅桶抗議後被帶到派出所,很快有 6 個律師從不同地方趕到派出所通宵守候,堅持要看到我們放出來為止。我們站在前線為丈夫發聲,背後是有很多人幫忙和支援。」

與丈夫分開、與女兒過着流亡生活,王峭岭把這種「生離」之苦,視為小別勝新婚,讓丈夫更懂得珍惜她的付出。對於丈夫李和平繼續為有需要人士提供法律援助,她沒有表態支持,但笑言若能穿越時空、回到過去,還是會選擇當李和平的太太,以示自己願意與丈夫共同面對未知未來的決心。

李和平亦感謝妻子,讓他繼續以法律人的身分協助有需要人士,他說「 709 事件」展示了當法律失去維護公平、正義功能,被工具化後的結果,足見法律的脆弱。但作為人權律師,曾被拘捕和判刑是重要的經歷:「一個律師沒有坐牢和被審訊的經歷,不會透徹知道法律最陰暗的角落和問題,這種經歷讓我對中國的法律有更深度的理解。」

他說事件讓他深刻看到,守護法律從業者道德標準的重要性,「如果人心中沒有愛、不相信公平和正義,是無法實踐法律制度的真正公平和正義。」事件後,他專注向同業宣講法律理念和傳教,希望法律界有更多人願意同行,實踐「行公義、好憐憫」精神。
🙏2
709 大抓捕十年|王全璋「消失」千日 妻「千里尋夫」團聚 被迫遷、被失學 一家再分離

全文:https://tinyurl.com/5h48r7wb

2015 年 7 月,中國官方在全國各地帶走維權律師群體和維權人士,外界稱為「709 大抓捕」。事件其中一名核心人物王全璋,是首批被捕但最遲獲釋的律師,被捕後失去聯絡、其後被判刑 4 年半,與太太李文足和兒子王廣微分離長達 5 年。一家三口在 2020 年團聚,但到 2023 年再因屢遭迫遷和兒子多次失學等問題,被迫再度分開。

帶著兒子四處旅居的李文足回顧事件,只想到「壓力」二字,為丈夫發聲多年抗爭、兩年多的居無定所,還有迫遷和失學等種種問題,她覺得穩定生活距離他們一家很遙遠。

王全璋說,嘗試過不同方法讓一家人可以同住,例如不斷搬家、甚至搬離北京到其他城市生活,仍無法走出迫遷和被退學困局,亦未能成功讓兒子出國。不欲情況影響兒子成長,最後決定由太太李文足帶着兒子到各地旅居,他則留守北京工作,作為暫時的折衷方法:「分離我們當然不想,但我們不得不這樣,因為我們沒有妥協,我們沒有接受他們所謂的安排,我也不願意家人每天生活在被監視之下,現在我們在兒子受教育和家庭團聚之間做選擇,用自己的方法給自己一個獨立和自由的生活空間。」

被囚五年 更有耐性和韌性

王全璋說,坐牢改變了他的性格,用更「阿 Q」的角度看自由和家人的遭遇:「經歷過 5 年的囚禁,我對被長期關在一間空間有了更大的耐性和韌性。2023 年我們一家被迫遷時,經歷近兩個月被斷水斷電的日子,李文足有點撐不住,我能坦然面對,有更大的耐性面對新的挑戰和限制。」

事件亦讓他反思人生和法律的意義,更明白人權律師的存在價值:「我們當然希望法律能保障每個人,能讓冤案可以洗清。即使做不到,每天會都有人權案件發生,受害人需要法律的協助,就像生病一樣,醫生不能治百病但醫生有存在的價值,律師也一樣。」

王全璋形容「709 事件」改寫了他的人生,由法律捍衛者變成被告,政治犯標籤讓妻兒受連累,自己亦失去執業資格,但他從沒後悔:「我們作為親歷者、承受者和被迫害者,我只能選擇不會遺忘,不放棄為了公正自由社會作出應有的努力。能做的我還是會做。」
🙏2🤬1
2025/07/09 15:00:55
Back to Top
HTML Embe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