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大家好,我是一个派对上的小丑。在派对上,我会给小孩子在脸上画上各种图案。
我刚刚从一个派对回来。派对里有个四岁的男孩想在脸上画上蝴蝶,但小孩妈妈在边上制止了我:他不想。
我说:蝴蝶很好看的,如果他想要画的话,没问题呀?
孩子妈妈说:不,给他画点男孩子的东西。
这位妈妈把孩子爸爸也叫过来了,然后对自己丈夫说:你那个好儿子想要在脸上画蝴蝶,你怎么看?
孩子爸爸:不许。
所有这一切,小孩都看在眼里。现在这个小孩知道不仅是自己妈妈不同意,自己的爸爸也不同意,而且自己的父母还为自己想在脸上画上蝴蝶这件事情深感羞耻。小孩妈妈指示我给小孩画海盗的符号。我画完骷髅头的时候,我问小孩:你想不想我再给你画一个蝴蝶?
小孩妈妈在边上很生气:我是他妈妈,你怎么敢不先询问我的意见?
我回家之后感觉很难过。这个小孩只是想在脸上画上一个小蝴蝶,但他的父母不许,还羞辱他。这不是我第一次看到这种事情了。男孩不许“女孩的图案”,女孩不许“男孩的图案”。相比来说在这种事情上,家长对男孩要严苛更多:你画了就不准进家门,你敢画爸爸妈妈就不要你了。
我们都在教小男孩什么事情啊?喜欢美丽的细腻的东西?不许。你只能喜欢暴力的东西。我只是一个在派对上给小孩在脸上画小图案的人,但我想质疑:因为小孩想在脸上画什么图案,就去羞辱小孩,你们这些家长是怎么回事?
评论:这个就是厌男。厌男背后的原因也是因为父权制度。父权制度强迫男性不能哭泣,甚至不能有情绪波动。在父权制度的理论里,任何“不够男人”的男性都是“可怕”的,他们是“性变态”,是会加害别人的人。 source
我刚刚从一个派对回来。派对里有个四岁的男孩想在脸上画上蝴蝶,但小孩妈妈在边上制止了我:他不想。
我说:蝴蝶很好看的,如果他想要画的话,没问题呀?
孩子妈妈说:不,给他画点男孩子的东西。
这位妈妈把孩子爸爸也叫过来了,然后对自己丈夫说:你那个好儿子想要在脸上画蝴蝶,你怎么看?
孩子爸爸:不许。
所有这一切,小孩都看在眼里。现在这个小孩知道不仅是自己妈妈不同意,自己的爸爸也不同意,而且自己的父母还为自己想在脸上画上蝴蝶这件事情深感羞耻。小孩妈妈指示我给小孩画海盗的符号。我画完骷髅头的时候,我问小孩:你想不想我再给你画一个蝴蝶?
小孩妈妈在边上很生气:我是他妈妈,你怎么敢不先询问我的意见?
我回家之后感觉很难过。这个小孩只是想在脸上画上一个小蝴蝶,但他的父母不许,还羞辱他。这不是我第一次看到这种事情了。男孩不许“女孩的图案”,女孩不许“男孩的图案”。相比来说在这种事情上,家长对男孩要严苛更多:你画了就不准进家门,你敢画爸爸妈妈就不要你了。
我们都在教小男孩什么事情啊?喜欢美丽的细腻的东西?不许。你只能喜欢暴力的东西。我只是一个在派对上给小孩在脸上画小图案的人,但我想质疑:因为小孩想在脸上画什么图案,就去羞辱小孩,你们这些家长是怎么回事?
评论:这个就是厌男。厌男背后的原因也是因为父权制度。父权制度强迫男性不能哭泣,甚至不能有情绪波动。在父权制度的理论里,任何“不够男人”的男性都是“可怕”的,他们是“性变态”,是会加害别人的人。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走进线下的性少数群体,我想说一下我的一些观察。
很多人说,“男的不允许进入拉拉的活动”,但实际上这个“禁令”在现实中实施起来并不一定是好事。很多还在探索自己性向和性别的人会想要参加性少数的活动来了解自己,而且这个探索常常会让当事人很紧张,第一次参加性少数活动的人常常会担心自己在这样的活动中会不会开心,会不会讲错话,会不会用错词,这种时候如果好朋友或者家人在身边的话会让人放松很多。
我第一次去我们大学的性少数相关的团体的时候,我叫上了我当时最好的朋友。他是顺直男。我第一次去我所在城市的跨性别互助小组询问关于开始激素治疗的事情的时候,我也叫上了我当时最好的朋友。这个朋友也是顺性别异性恋。这两次经历都非常愉快。大家没有质疑或者盘问我的朋友“到底是不是性少数”,没有人把我的朋友看作“闯入者”。大家对待我的朋友就像对待我一样,热情而友好。
其实我实在不理解,为什么性少数活动中出现不是性少数的人,会让我们当中有些人立即惊慌失措并开始攻击别人。因为性少数活动中出现不是性少数的人,其实是非常常见,甚至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这些不是性少数的人大多数怀有善意,而且Ta们在我们的活动之中看到我们的友好,然后愿意帮助我们争取平等的权利,是非常好而且非常重要的事情。很可惜,我很少能在网上看到这样包容的性少数社群政策。
当时,我大学的性少数相关的团体的名字是,“某某大学同志和非性少数同盟小组”。那是15年前,那时候“同志”更加经常用来指代所有性少数群体,而不是仅仅同性恋群体。但我想突出的重点是,我们的团体是性少数和非性少数的同盟。在那里,我们很欢迎大家把不是性少数的亲朋好友带来我们的活动。我们很欢迎不是性少数的学生过来参加我们的活动,问我们各种各样的问题。
有时候,性少数学生的家长也会来我们这边。我们也欢迎这些家长。我们和这些家长交流,在性别性向方面该如何支持自己的孩子。我们认为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对话。相反,“不许非性少数来找我们”才是荒谬的做法。我们想要帮助性少数学生的家长了解我们的需求,我们的文化,更好的接受我们。
我认为,欢迎那些支持我们的非性少数人群参与我们的活动,并且允许人们把亲友带来我们的活动,是我们社群重要的使命。我们希望我们身边的非性少数可以接受我们,把我们看作平等的人。我们也希望那些对我们怀有偏见的亲友可以改变想法。另外,我们也必须要欢迎和接纳那些还在自我探索过程中的人和那些还在思考要不要公开自己性少数身份的人。排挤这些人对我们的社群有害无益。
https://www.tumblr.com/genderqueerdykes/769604814156054528/since-a-lot-of-people-dont-have-the-opportunity
很多人说,“男的不允许进入拉拉的活动”,但实际上这个“禁令”在现实中实施起来并不一定是好事。很多还在探索自己性向和性别的人会想要参加性少数的活动来了解自己,而且这个探索常常会让当事人很紧张,第一次参加性少数活动的人常常会担心自己在这样的活动中会不会开心,会不会讲错话,会不会用错词,这种时候如果好朋友或者家人在身边的话会让人放松很多。
我第一次去我们大学的性少数相关的团体的时候,我叫上了我当时最好的朋友。他是顺直男。我第一次去我所在城市的跨性别互助小组询问关于开始激素治疗的事情的时候,我也叫上了我当时最好的朋友。这个朋友也是顺性别异性恋。这两次经历都非常愉快。大家没有质疑或者盘问我的朋友“到底是不是性少数”,没有人把我的朋友看作“闯入者”。大家对待我的朋友就像对待我一样,热情而友好。
其实我实在不理解,为什么性少数活动中出现不是性少数的人,会让我们当中有些人立即惊慌失措并开始攻击别人。因为性少数活动中出现不是性少数的人,其实是非常常见,甚至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这些不是性少数的人大多数怀有善意,而且Ta们在我们的活动之中看到我们的友好,然后愿意帮助我们争取平等的权利,是非常好而且非常重要的事情。很可惜,我很少能在网上看到这样包容的性少数社群政策。
当时,我大学的性少数相关的团体的名字是,“某某大学同志和非性少数同盟小组”。那是15年前,那时候“同志”更加经常用来指代所有性少数群体,而不是仅仅同性恋群体。但我想突出的重点是,我们的团体是性少数和非性少数的同盟。在那里,我们很欢迎大家把不是性少数的亲朋好友带来我们的活动。我们很欢迎不是性少数的学生过来参加我们的活动,问我们各种各样的问题。
有时候,性少数学生的家长也会来我们这边。我们也欢迎这些家长。我们和这些家长交流,在性别性向方面该如何支持自己的孩子。我们认为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对话。相反,“不许非性少数来找我们”才是荒谬的做法。我们想要帮助性少数学生的家长了解我们的需求,我们的文化,更好的接受我们。
我认为,欢迎那些支持我们的非性少数人群参与我们的活动,并且允许人们把亲友带来我们的活动,是我们社群重要的使命。我们希望我们身边的非性少数可以接受我们,把我们看作平等的人。我们也希望那些对我们怀有偏见的亲友可以改变想法。另外,我们也必须要欢迎和接纳那些还在自我探索过程中的人和那些还在思考要不要公开自己性少数身份的人。排挤这些人对我们的社群有害无益。
https://www.tumblr.com/genderqueerdykes/769604814156054528/since-a-lot-of-people-dont-have-the-opportunity
Tumblr
END TRANSMASC ERASURE
since a lot of people don't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interact with irl queer spaces, i want to point out yet another reason why "lesbian spaces are for women ONLY" doesn't work. attending a queer spac…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我想这个话题肯定有很多更聪明的人用更聪明的方式讲过了,但我还是想再讲一遍 —— 我们不该因为某些话题太黑暗,而不让孩子了解;我们不该因为某些书籍太沉重,而不让孩子阅读。因为这只会让那些生活在黑暗而沉重的现实里的孩子遭受更大的伤害。
如果一个七岁的白人孩子对种族歧视的历史和现状一无所知,那同样是七岁的黑人同学,便不仅需要应对生活中处处的歧视,还要遭受来自白人同学各种有意无意的偏见。如果一个七岁的遭到家人性侵害的孩子对性侵害相关的知识一无所知,那Ta就不得不生活在困惑之中,无法说出自己所遭受的伤害到的伤害,甚至以为自己才是那个做错了事情的人。
那些生活平顺的孩子,应当学习如何共情别人,如何帮助别人。那些生活遇到困难的孩子,有权了解自己为何遭受苦难,有权讲述自己的故事。把知识和信息禁锢住,不让孩子知道,只会便宜了那些滥用权力的大人。 source
如果一个七岁的白人孩子对种族歧视的历史和现状一无所知,那同样是七岁的黑人同学,便不仅需要应对生活中处处的歧视,还要遭受来自白人同学各种有意无意的偏见。如果一个七岁的遭到家人性侵害的孩子对性侵害相关的知识一无所知,那Ta就不得不生活在困惑之中,无法说出自己所遭受的伤害到的伤害,甚至以为自己才是那个做错了事情的人。
那些生活平顺的孩子,应当学习如何共情别人,如何帮助别人。那些生活遇到困难的孩子,有权了解自己为何遭受苦难,有权讲述自己的故事。把知识和信息禁锢住,不让孩子知道,只会便宜了那些滥用权力的大人。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