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 Web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完美符合二元性别定义的身体是很少很少的。多元是人类的常态,是属于我们的美妙所在。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你讨厌某类人,但你很快认识到这类人除了有点讨厌之外并没有真正伤害到任何人,于是你决定不去骚扰或辱骂或批评这类人。

这很好。这是成年人应该做的事情。

你真的没有理由因为有人在你帖子下面评论了某个你不认同或者不了解的事情就破口大骂。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消极的解药不是积极,不是正能量,而是温柔和关心。

遇到陷入悲伤心灰意懒的人,不要开口就说“你有什么好难过的”,而是问问Ta,“你想不想一起去吃个冰激凌?”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我是一名考古学家。我曾经在法国参加过一项考古挖掘项目。

我们的工作时间非常固定。因此,每天5点20分,我都会准时去上下班路上埃什米讷镇的同一家店买羊角面包。一个星期之后,我发现老板会在我进店之前就把我要的羊角面包放到柜台上。到了第二个星期,我在进店之前就会把钱准备好,因为我很确定老板会给我留一个羊角面包。

到了我们考古挖掘项目的最后一天,为了不让面包店老板白白等我,我甚至和他说了我项目完工的事情。

补充:每次买面包我都说的是法语。到了最后那天的时候,老板热情地拥抱了我,然后友善建议我以后再也别说法语了。

评论:你知道为什么老板每次都提前准备好你的面包吗?因为他不想听到你说法语啊😂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从耽美小说看各国文化😂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采访者:你说“性偏好不一定有明确的性别含义”,能详细说说吗?

《蓝调石墙T》的作者费雷思:我认为一部分打扮和举止和行为确实对当事人来说是有性别含义的,是当事人在表达某个性别特质。但性向或性偏好不一定和性别表达相关联,性别表达也不一定决定了一个人的性向或性偏好。这就是为什么我看到人们用“看着阳刚满满实际是枕头公主”去嘲笑别人的时候会感觉很糟心。这些人认定“表达男性气质”的人一定会希望“做1”,但这其实是并不准确的社会定见。抱着这样的定见去取笑别人“违和”,限制别人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等于是去取笑那些性少数中的性少数,去伤害那些已经受到过很多伤害的人。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我认为
一个完备自洽的价值观
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而在我的价值观里
很基础的一条价值是
“绝不基于性别去判定别人的价值或道德”

因此
如果有些说法
或所谓的“幽默”
和我的价值观相违背的话
我会选择
不去传播这些说法
也不去参与这类“幽默”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采访者:

第三波女权主义运动的推动者之一帕特里克·卡利菲亚希望我们将来寻找伴侣的时候不再在意对方的性别。关于这点,你怎么想?

《蓝调石墙T》的作者费雷思:

在这点上,我没办法作出很好的预测。不过如果我们远观历史的话,我们会发现,在政府和国家开始用自己的权力去压迫性少数之前,人们的性向就已经是非常多元了,并不是所有人都“不在意伴侣的性别”。因此我猜测,即使我们的社会不再伤害和歧视性少数,社会里仍然可能有一部分个人会在寻找伴侣的时候会对对方的性别有所偏好。

我认为,人们在寻找伴侣的时候对性别有所偏好并不是问题。问题是偏见。我看到有人在寻找伴侣的时候写,“严禁铁T和吸毒的人前来问询”。我认为你可以写“我希望找一个更有女性气质的人”,但写“严禁铁T”就非常糟糕。

对我们性少数有敌意的政策和想法,常常会把我们性少数分成“好”的性少数和“坏”的性少数,来给我们制造内部的偏见,分裂我们。我相信当我们解除这一个又一个的偏见的时候,我们也会得到更多的自由和勇气,来探索我们自己对各种性别的各种人的偏好。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孤独最好的解药
是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成为那个先主动联系的人

去主动联系
去保持联系
不要忘记时不时去联系你的朋友

做那个先发短信的人
做那个安排活动的人
做那个约人吃饭的人

主动一点
绝不是什么难为情的事情

是啊
每个人都很忙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困难
每个人的精力都很有限

在这种时候
我们很容易以为
“我根本不重要/没有人喜欢我/没有人需要我”

不要让你的朋友
陷入到这些想法里

去联系你的朋友吧
去做那个主动出现的亮堂堂的人吧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如果在一个社会之中,穷人因为经济压力而不得不贩卖自己唯一可以贩卖东西 —— 劳动力,换来的却只有自己生产出的价值的很少一部分,那这个社会和这个社会里的这些公司无疑是在剥削穷人。这是强迫。这是压迫。这是盗窃穷人劳动的成果,更可怕的是这种盗窃居然是受到法律保护的。

很多人没有看到这一点,因为数百年来资本家一直在为自己做各种各样的宣传和洗白。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假如你想开始跑步

不要总想着先找到搭子再跑
先去跑起来吧

也许是跑到第五次的时候
也许是跑到第二十次的时候
你会自然而然地找到志同道合的跑步搭子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2022年7月13日,楼主付费将自己已故的丈夫和爱犬玩耍的照片,推送给了7000名网友。

一天后,楼主回复说:“感谢网上的各位新朋友,我把这张照片强行植入到了你们朋友圈的时间线里,你们却对我回以了用无尽的包容。能读到你们善意的评论和标签,真的让我非常开心。我的丈夫马丁和我们的爱犬博斯克都已经去世很多很多年了,但在过去的24个小时里,他们好像再次回到了我的身边。我真的很感谢你们。”

两年后,2024年7月13日,一位网友再次转发了这个贴子,并回复说:“两年过去了,我再次转发这个贴子。希望楼主可以再次重温过去的幸福。人死不能复生,但死亡不能抹去我们的回忆。”

楼主再次回帖:“再次感谢所有的回帖和私信。是的,今天是马丁和博斯克的日子。两年前我一时异想天开付费推广这个帖子的时候,我从未想到马丁和博斯克可以因此结识到那么多新的朋友。真的很感谢你们。”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我喜爱的
最不起眼的艺术家

也许是
我家窗外的那只小鸟 source
Forwarded from 推特翻译
你可以
在任何时候
选择重新来过

深呼吸
放下不愉快
重新开始一天

或者是
离开过去的阴霾
重新开始你的人生 source
1980年代,美国政府认定艾滋病是“男同病”,拒绝给艾滋病的研究和治疗拨款,大量艾滋病患因此去世。医院拒绝将逝者的遗体转交其伴侣,逝者亲属也常常拒收遗体,很多逝者连葬礼都没有举办。

自1985年开始,旧金山的性少数开始为TA们因艾滋去世的朋友编织纪念毯。每一块小毯大约是2平方米大小,然后大家把做好的小毯子再拼接起来做成大纪念毯。

1987年,在美国首都特区,纪念毯第一次向公众展出。大量民众前来观看。此后,纪念毯又在各个城市巡回展出。每到一站,人们都会挨个念出逝者的名字,以示悼念。每到一站,都有民众把自己做的纪念小毯加入其中。

1988年,艾滋逝者纪念毯大约组合了8000块小毯。今天,这个数字已经增加到了5万。 source
组图:马丁·路德·金 source
2025/07/11 22:53:38
Back to Top
HTML Embe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