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 Web
泡泡玛特最大的「泡沫」,不是硬拉估值的资本,也不是用限定款透支注意力的隐患。

它最大的泡沫是「IP」。泡泡玛特卖得最好的娃娃形象,本质是一个没有背景故事、没有灵魂、没有文化立足点的空壳子。历史告诉我们,这样的 hype,最容易过气。还记得芭比娃娃吗?现在已经是女性刻板印象的反面历史教材了。

一个 IP 想要长青,必须「用热爱为它注入灵魂」。多看,多想想迪士尼和任天堂是怎么做的。这个东西在「禁止创作」的中国,不太可能生根发芽。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4335059/answer/1623212096
目前你正在使用智能可穿戴设备(无线耳机、智能手表、眼镜),价值总计约为多少?
Anonymous Poll
32%
小于 800 元
22%
800 - 2000 元
26%
2000 - 5000 元
13%
5000 - 10000 元
6%
大于 10000 元
AirPods Max 开售,在它到货之前,可以回顾一下「计算音频」三部曲。

>Sound-hacking 的大门已经被打开了。从消除噪音,到增强乐音。用户需要对自己听到的声音进行掌控,放大自己想听到的、消除自己不想听到的。而在用户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是好的声音」之时,苹果要帮助用户对声音进行分类和筛选。
https://jesor.me/2018/homepod-an-audio-hacking-speaker/

> (AirPods) 像空气一般,让你感受不到它存在的同时又离不开它。
https://jesor.me/2019/AirPods-2019-review/

> AirPods Pro 已经非常接近耳机的终极形态:24 小时佩戴,接管我所听到的一切。
https://jesor.me/2019/airpods-pro-review/
我想起了《Our Song》。这首歌推出于 2006 年,是 Taylor Swift 最早发布的优秀作品之一。它传达出一种意识:人生是复杂的。其中囊括了希望和失落,有一成不变的日常,也有突如其来的意外。这一切混杂在一起,不可能被一首歌简单定义。今年,疫情让一切停滞的同时,也给了我们一次思考和转变的机会。通过 Evenmore,Taylor Swift 似乎与过去的自己和解了,不再屈服于任何既定的规则。她用旋律和歌词告诉我们,自我的强大才是最重要的。

And I think of 2006’s “Our Song,” one of her first great songs, which took comfort in the idea that no music can capture the chaos of a lifetime, its moments of hope and loss, the familiar routines and sudden jolts. On evermore, she seems at peace with her past, in a suspended moment of transition, letting us follow along as she learns: Don’t just get settled, she tells us through this bounty of material. Get stronger.

https://pitchfork.com/reviews/albums/taylor-swift-evermore/
索尼从 PS 商店下架《赛博朋克2077》,并为所有购买了数字版的玩家提供无条件退款。

https://www.playstation.com/en-us/cyberpunk-2077-refunds/
5 年前,Marcin Iwinski 来中国的时候,背了一个战损成色的 Freitag 邮差包。那时 Freitag 在国内还没什么知名度,就是一个单纯以环保为出发点的小品牌。

5 年之后,Freitag 早就火「出圈」了,已经在 SKPS 设了专柜,和 LV、Hermés 登了同堂。

引进《博德之门》是 CDPR 传奇的起点,它以尼采的那句名言开场:「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

https://jesor.me/2020/cyberpunk-2077-disaster
帮朋友出一个未拆封 PS5,日版光驱版、额外附赠一个手柄,价格 6500。

长沙本地可面交,其他地区可走咸鱼邮寄。

有兴趣可以 Telegram 找我:https://www.tgoop.com/jesoooor
不难算出回形针目前商业内容的刊例价是 120-150 万一条,这也是中文世界新媒体的天花板了。这个声量对应的收入水平,已经相当于 YouTube 贴片广告的两倍了,很强。

但某种程度上也说明,国内的广告业蓬勃繁荣,但「影视制作」这一行还处于非常初级的水平。发达国家,高水平的视频工作室,主要的收入来源不会是广告。

这种状态,对一个「内容团队」还是好事。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且碰到了一种天花板,团队扩张的速度就会受到限制。不会出现类似 ZEALER 拿了几百万投资就把团队规模扩大到 300 多人的荒唐情况。

能够保持克制、健康的同时又不丢掉理想和野心,这个是很好的。

https://youtu.be/O7Tuf6EHMtI
根据 B 站 2020 年度总结,你有多少天访问了 B 站?
Anonymous Poll
38%
300 天以上
15%
150 - 300 天
7%
30 - 150 天
12%
小于 30 天
29%
我不用 B 站,或没看年度总结。
听了一半,我已经没法听下去了,如果一定要用两个字总结,我觉得可以用一个这位老师大概率很讨厌的词来形容他:杠精。

他为《soul》总结了三个「信念」,实际上就是三种陈述:「生活是没有意义,城市是混乱的;生活中唯一有意义的是具有审美意义的瞬间;通过美学瞬间的积累,人能够达到顿悟点。」然后他分别反驳了这三种陈述。

如果你真的懂一点点电影,或者剧作,应该不难发现,这三件事,在电影中分别担任起因、转折和结局。这个故事的起点是虚无,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感觉一切是没有意义的,第一个转折是发现意义,发现自己终于能做自己一直梦想的事情了,再一个转折是「所有的梦想并非总能成真,目标并非都能实现」,下一个 plot 是:「不要永远只盯着一个 Spark,而是要关注生活中其他值得欣赏的小细节,有时也可以换一个方向」,最后落脚,在小的美学瞬间和大的长远目标之间,生活其实是很有意义很美好的。

如果你对这期节目有兴趣,不妨带着我的这套叙述逻辑,去听听这位老师是怎么「杠」的。我都懒得一条条反驳了,太犬儒了,在他眼里,我猜所有为被皮克斯动画感动的人都是被迪士尼资本操纵的狗吧。

最后,我之所以写了这么长一串来反驳他,主要是因为他竟然狂妄到,试图独断地剥夺普通人「欣赏自然之美」的权利。我承认,人创作的作品、艺术,是有门槛的,甚至同一作品,不同的解读也有不同的理解门槛,因为这些东西都是人创作的,人有门槛。

但一切「自然」的美,往往是感官上的,它们的内涵都很简单,就是两个字,「低熵」。自然美学的终极内涵,和人类的存在是同源的,宇宙并非冰冷、空旷、寂静,而是活跃、生动的,充满了各种巧合,once in a lifetime 的奇遇。就这么简单,跟生活意义有个屁的关系……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7%BF%BB%E7%94%B5special-%E5%BF%83%E7%81%B5%E5%A5%87%E6%97%85-%E8%99%9A%E6%97%A0%E4%B8%BB%E4%B9%89%E7%9A%84%E7%BE%8E%E5%AD%A6%E5%8C%96-vol-38/id1119089237?i=1000504077964
看到这个标题,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一篇「探讨如何通过删除 app 来控制手机用量」的文章。

点进去之后才发现,这就是一篇,在 2021 年教你如何「在 iPhone 上删除 app」的「教程文章」。

https://mashable.com/article/how-to-delete-apps-iphone
写这封来信的时候,我的确感觉震撼:2016 年居然已经是 5 年前了。

5 年后的我,在很多人眼里可能变软弱了。我似乎更沉默、更容易妥协了,在网上与人争论的频率也越来越低了。种种迹象表明,我已经被社会磨平了棱角。

但在更深的地方,我其实比任何时候都更清楚自己的价值,立场也前所未有地坚定,我有更强的能力,更多的自信和自持,能坚守我想坚守的东西,做我想做的事。

无论是以怎样的形式,在过去、现在或将来,我都很高兴和各位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相遇、重逢。

https://jesor.me/2021/readers-letter-to-offline/
2025/07/14 12:37:00
Back to Top
HTML Embe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