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 Web
小破不入渠🌏
如果 B 站采取与 YouTube 类似的贴片广告策略,去广告功能收费 30 人民币/月,你会选择:
这个 Poll 结果出的差不多了,跟我预想的情况差不太多,以及收到了 4 个朋友的私信反馈,这里就稍微解释一下。

一、30 块的价格,比大会员贵多了。为什么?
因为大会员一种「增值消费」,靠低价吸引用户入坑,去广告是「惩罚消费」,先让你不舒服,再收钱。前者有理论上无限的增量,且可以给资本市场画饼,后者则有明确的天花板,是用户不增长之后才能关门杀猪的最后一招。像 YouTube 内容成本比 Netflix 低多了,但会员卖的就是比 Netflix(拼车)更贵。

二、为什么把「去广告插件」也设成一个选项?
B 站当然会和爱奇艺、优酷一样,尝试阻止一切「去广告插件」。这个选项的存在一方面是因为,YouTube 在桌面端有很多去广告插件可以利用,另一方面也在于,当你愿意研究插件和陈睿斗智斗勇的时候,说明这件事已经戳到你的体验痛点,你就已经是付费的预备军了。

三、这个投票真正想调查的是什么?
一方面是想看看 B 站的渗透率(最后一个选项),本频道内有 21% 的朋友不用 B 站,还挺令我意外的,不排除有人故意反骨选这个,但也可以理解。
选前两个选项(包括我自己,选的交钱)均说明你是 B 站高粘性的重度用户,属于当狗一样撵都撵不走的那一类。这部分用户占 B 站用户总量的 63%;愿意看广告的才是真正轻度用户,只占 15%,很小一部分。
等我终于来到 Hateno 村,回到「家」,我最终还是被那份喜悦、欣慰,混杂着怅惘与失落的心情,彻底击溃了。

特别是从塞尔达的日记里,故事以一种更细致的方式被串联起来:

战胜盖侬之后,你和塞尔达,以及所有的朋友们一起重建王国,那是触底反弹后,一段短暂的阳光和煦的日子,平和的生活变得充实而美妙。但随着一次意外,更凶猛的灾厄降临,大地变得破碎,公主化作虚幻泡影,与英杰们的羁绊也散落丢失。只剩下过往的记忆和泪滴,支撑你再次拯救世界。

而这,到底是虚构的一段传说,还是过去 6 年,我们的现实生活?

https://jesor.me/2023/zelda-totk/
关于苹果的这个头显,接下来会有一段密集营业(中年男的要揾食)。但熟悉我的朋友应该也知道,personally, I’m not the biggest fan of headsets.

这里的原因不是因为我不喜欢沉浸的交互体验(我花在看电影玩游戏上的时间远超工作);
也不是因为我不喜欢通过电子显示设备获取信息(我日常会用的电子屏幕就多达 9 块);
更不是因为我不喜欢苹果产品(我每年给果爹送的钱比我妈养老金还多)。

问题的一个切面是技术。我从内心依然不太认可「先定义概念,在尝试用技术实现」的开发路径。由这个问题导致的,苹果内部的冲突矛盾,也已经被充分报道过了。包括在这一行里混了这么多年,我对显像、图形、交互了解越多,就越明白这些东西实质上已经原地踏步了近 10 年。

其次是需求。我自己是一个十几年前就以脑插管强度冲浪,高考完语文,午睡前还要到贴吧回几个帖的那种人。也目睹着这件事逐渐渗透成今天,9-99 岁的人都无时无刻不在刷短视频的现状。我对今天任何一种号称可以颠覆现状的,新的「信息端子」,第一反应都是,你要插哪?还有地方给你插吗?

但也要说,我对 headsets 不「兴奋」,不代表我「见不得它好」。实际上我依然热烈期待着苹果,或其他任何公司,来对我进行一个狠狠打脸。

而且回顾过去,真正一秒钟就打动我的苹果产品,也只有 iPod 而已(也是一段 personal 的故事)。过去我对 iPhone、iPad、Apple Watch、AirPods,第一时间都不理解,甚至狠狠批评过,但后来……它们各自实现了对我的狠狠打脸。

所以在预言科技这件事上,我并不想当什么「智者」,而是更愿意不断怀着小白的心态,被新技术带来的体验震撼。如果说今天的我和当年的我有什么区别,那可能只在于 3000 美元的 Apple VR 我倒也买得起,但我也不至于因为花了 3000 美元就要假装高潮。

这就是当下心情。
对 VR、AR 波澜壮阔的想象,已经不止一次地起飞,又不止一次地被现实的引力拉回地面。

实际上,在经历了 Google Glass、HTC Vive、HoloLens、PSVR、Oculus Rift 这一次又一次的期待和失望之后,我个人完全不怕 Apple Vision Pro 失败或怎么样。

https://jesor.me/2023/wwdc-23-apple-vision-pro/
看了一圈 Vision Pro 的体验报道,唯一一个明确讲「老子不买」的,是 Joanna Stern。与此同时,WSJ 的薪资,又是这个行业的绝对天花板了。

(当然,跟租栋别墅养包身工的自媒体老师还是不能比哈。)

这大概就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wUZUG8x2MI
在 Vision Pro 的这一系列体验报道中,你看到不同记者 address 问题的重点也各不相同。

比如 Marques 着重在说「眼手交互」的神奇,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乔布斯演示 multi-touch 时说的「you had me at scrolling」。

Nilay Patel 指出了 Vision Pro 依然没有完全突破头显的技术边界:视野边缘仍会有黑场,镜片边缘也会有色散导致的绿、紫色纹路。

Joanna Stern 和 Jason Snell 都指出了「重量」的问题,说明了 Vision Pro 依然是一个「无法长时间舒适佩戴」的设备,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苹果为它配备的外置电池仅能支持两小时续航。

我个人比较在意的一个点,是 Jason Snell 提到的「3-D content justice」的概念。作为一个 50 代的科技记者,他见证过 3D 概念的潮起潮落,并强调了他一直对影院里的 3D 电影持怀疑态度,但他依然盛赞了 Vision Pro 所呈现的 3D 内容。这是到目前为止,Vision Pro 最令我未曾料想的一个特性。

英文世界所有的报道,基本都提到了 Vision Pro 与社会生活的格格不入,特别是演示视频里,一个父亲戴着 Vision Pro 录制女儿生日聚会的这个部分,遭到了所有人的一致批评。Nilay Patel 更是直言,戴着 Vision Pro 让他感到「oddly lonely」。

最后,我个人认为很关键的一个共识是, 大家都看不到 Vision Pro 在具体应用场景上的落地点在哪,这依然只是一段美妙的技术 demo,而非产品演示。

Jason Snell 最后这样写道:I am now a believer that what Apple has built is an incredible accomplishment. This is the real deal. The unanswered question is, to what end?

https://www.theverge.com/2023/6/5/23750003/apple-vision-pro-hands-on-the-best-headset-demo-ever

https://sixcolors.com/post/2023/06/eyes-and-head-on-with-the-apple-vision-pro/

https://www.nytimes.com/2023/06/06/technology/personaltech/apple-vision-pro-headset-try.html

https://www.wsj.com/articles/apple-vision-pro-i-tried-the-new-mixed-reality-headset-f49a881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FvXuyITwBI
小破不入渠🌏 pinned «对 VR、AR 波澜壮阔的想象,已经不止一次地起飞,又不止一次地被现实的引力拉回地面。 实际上,在经历了 Google Glass、HTC Vive、HoloLens、PSVR、Oculus Rift 这一次又一次的期待和失望之后,我个人完全不怕 Apple Vision Pro 失败或怎么样。 https://jesor.me/2023/wwdc-23-apple-vision-pro/»
跟朋友进一步讨论了 Vision Pro 的 isolation 的问题。

苹果当然对这个问题有敏锐且充分的认识,早就在想办法了。EyeSight 这种方案放在任何一家科技公司都是过不了预算控制的。但这个问题依然凸显,这就是「技术现状的引力」。

如果 Vision Pro 能做到像空气一样,招之即来呼之即去,即便它依然会带来 isolation 的问题,它也不会成为被批评的对象,就像没人会批评 AirPods Pro 会导致 isolation。

而且,这个问题早就是互联网时代的大象了,《Alone Together》写的就是这个。过去我们和其他人共享的体验都是物理的:如果你要分享音乐就要递给她一只耳机,或混一盘磁带;如果你要分享视频就要把 MP4 摆在你们两个或更多人的面前……

你会发现,对于立体声音乐来说,少了一只耳机就少了信息,但那个共享的体验却被扩增了。我认为这里的关键在于,即便我们耳朵听到的东西少了,我们的感官却没有被蒙蔽,它们依然在「后台工作」,捕捉着一切的信息,共同混合成了名为「气氛」的东西,最终让那个体验变得完整。

而 Apple Vision Pro,以及任何数字设备的问题则在于,它们在我们的感官和体验之间,加入了一个「中间层」。当空间和时间出现错位,共享这件事本身变得不再稀缺,「共处」的概念也就因此变得愈发虚弱。

在互联网时代,任何内容都可以点播,不再需要任何同步,今天你要分享任何东西,都可以用一个链接搞定,但有多少人还真的会「认真地」和其他人分享音乐,或其他任何东西?我觉得这是今天人们感到 isolated 的根本原因。

最后,针对 Vision Pro,address this issue 依然是必要的。且这是一个 Vision Pro 的技术表现越好,就越要重视的问题。中文世界里基本没有任何人提出这个问题,我觉得某种程度上可能还是,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已经习惯了那种 being isolated 的生活了,他们不会感到 oddly lonely,这对他们来说一点都不奇怪。
跟两个朋友聊了理想($LI),大概总结几条:

1. 所谓的「新造车」,从一开始就是伪概念,这个市场的主力消费者根本不 care 什么黑科技、智能化、服务、品牌基因,最后拼的还是:级别、配置,aka「大就是好」。

2. 买量是有用的,但前提是你的产品本身 work。且今天线上营销渗透圈层的速度,远超 5 年前。一个例子是 AirPods 从 2016 年发布,至少到 2019 年,TWS 这种产品范式才在三线城市开始流行起来。但 L9、L8 抖音博主一推,我们小区地库里新车几乎是肉眼可见地冒出来。且整个过程中,理想别说门店了,地推都没覆盖到我市。

3. 新造车的竞争形势远不是移动互联网软件的「先到通吃」。它更像智能手机,竞争空间和周期都更长,翻身只需要一款产品。当年很多人用「来晚了」评价锤子的失败,今天又用同一逻辑看衰小米造车。事实上,锤子同时代有 Mate7、R7 的成功案例,多年后也还有 iPhone 12 系列的逆袭,直到今天,竞争也从未平息,只是上桌的筹码门槛高了。

4. 理想半年内的翻身,和蔚来、小鹏拉闸,直接把所有新概念都狠狠抽打了一遍。什么自动驾驶、全系激光雷达、BaaS、体验店,用户感知不到都是虚的。最后卖得出去的,还是大彩电、大冰箱,推广还是靠粗暴买广。电子烟已经完犊子了,现在是传统香烟的时代,望周知。
内裤门老师的巨作,一口气读了三遍。

信息丰满、洞见深刻是当然,更令人惊讶的是整个文字的可读性。如此信息量的文章,我读了三遍,竟没有被语病 or 错别字打断哪怕一次。

与之相对的,是今天 average 的科技报道,我读个 1000 字就会眼球发烫,像吸血鬼暴露在太阳下一样扭曲难受。水平可能是一个问题,也可能是里面加多了语言模型的味精。

这件事和本文主题形成的同题异构,是让这篇变得更有意思的关键。

https://zhuanlan.zhihu.com/p/637044213
我第一次听 Gusty Garden Galaxy,是 2015 年初,看超级小桀直播打 3D World 的真结局关。那一关在整个马里奥的历史上都算非常难的一关,桀哥打了应该有两三个月,守着直播很难不听熟。包括最后通关的时候,那个 THANK YOU 也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所以后来我自己通关 Odyssey 真结局时,被这个 callback 瞬间淹没。

后来,dunkey 在他的 Odyssey 视频里也用了 Gusty Garden Galaxy(尽管这首并没有出现在 Odyssey 里,所以你能感受到他有多喜欢这首),差不多就在同时,2017 年秋季,我第一次看了 Shelby (Girlfriend Review) 的 BotW 视频,同样是杰出的作品。

再后来,就是 2020 年夏天,TLOU2 引发的那场地震。当时很大程度上正是 dunkey 和 Shelby 对 TLOU2 精准、深刻且充满共情的解读,帮助了我理解了它的妙处,坚定了我认同这是一个好作品的想法。

所以当我看到这个视频里,Shelby 和 Matt 又选了 Gusty Garden Galaxy 作为他们婚礼走过通道时的音乐时,我依然不可避免地被打动了。不只是「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命,都是被音乐,用这样的方式串联起来」,完全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素未谋面也大概率不会见面的人,他们的生命也可以被旋律,用这样的方式交织在一起。而我相信,我做过的那些内容,也用同样的方式,将我与一些(或许不那么多)朋友的生命,交织在一起。

回到 2015 年,那时我刚刚拥有自己的第一台 3DS,还完全不知道这些旋律、作品,以及任天堂这家公司,将如何贯穿于此后我生活的每一个阶段。后来,每当存在主义危机汹汹袭来,我开始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时,我都会回到那些「交汇」的瞬间,是这些瞬间,让我成为了真正的、完整的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ida3Ib7EAE
Hanyang 这篇文章,如果把「小红书」这个帽子摘掉,单纯去讲消费 sa a social behavior,甚至为消费主义找一些新的视角和切面,我会赞同其中约 8 成的内容,特别是后半部分。

就像我自己说过多次,今天我们活在一个商品社会,生活本身就与消费符号交织着,人无法与消费主义彻底划清界限。「它是一种象征,象征着我们作为个体与社会、世界的关系,象征着你认同、珍视什么,否定、拒绝什么。决定了你最终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过怎样的生活。」

包括我自己,也算是在花钱这件事上「略有造诣」的一个人,花掉的那些钱,买到的东西,they had to mean something。

所以我庆幸什么呢?我很庆幸当年自己最初涉入商品社会时,第一个在我认知里奠基的商品,是 iPod。

熟悉我的朋友会知道,我讲过很多自己与 iPod 以及 any Apple device as an iPod 的故事。它远不止一阵风潮或时髦那么简单,在它的背后,是漫长的时间轴,一层又一层的,独特且切身的体验。

当你问我为什么只用 “iPod” 听歌的时候,我可能可以给你讲三天三夜,从 Steve Jobs 与 Walkman 的渊源,讲到有人在 iPod 上送我一张歌单的故事,以及这一切的机缘巧合如何最终将我带入了这个行业,让我站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最终定义了今天的我……

类似的事情可以对应很多品牌,Nike、Sony、Nintendo、Lego、The North Face、Freitag、Asics、Midori、Montblanc、BMW,可以说每一次消费,背后都有一次「种草」,但我可以告诉你,是哪些具体的,unique persons,与我的切身交流、互动,共同的体验,导致了这次「种草」,以及它又如何从「草」逐渐长成了一片「森林」,成为我人生故事的一部分。

这就是为什么,我直到今天也不「刷」小红书,我可能偶尔用它(as 一种实用工具),但我会非常恐惧一种情形,即:有人问我为什么买了某个商品,我说,「哦,这个是在小红书上刷到的」,that would make me feel so fucking cheap。

正因为「消费」这个行为如此重要,所以它不应该被一篇篇「笔记」定义,被单一的视觉媒介,单一的拟合分发渠道垄断。所以近几年,我有一个简单的 measure,就是用小红书越多的朋友,我对他们推荐的东西,以及品味的重视权重会相对降低一点。

https://mp.weixin.qq.com/s/9zByKJH87YM7IFa5mhhyyw
虽然不想 jinx it,但经历了去年被麻木和钝感支配的夏天之后,今年的夏天,可以说是无限美妙。

这里的美妙不在于具体干了什么,而是感官复活了,所有的神经末梢都被重新激活,一切感受都丰沛起来:跑在暴雨里雨滴砸在脖颈上的感觉;读塞尔达的日记疯狂流泪的感觉;用手臂拨开身前的水时吃痛的感觉;用散装粤语唱 K 被自己逗笑的感觉;哼着歌拼乐高,手上的节奏和歌的节奏对上的感觉;看老电影时一些记忆突触被点亮的感觉;睡饱一觉醒来一身清爽的感觉;傍晚散步喝奶茶,酸甜味道交织的感觉……最简单的日常也变得有意思起来。

旋律、节奏、画面、故事、味道、温度、触感、速度……它们像一阵阵暴雨一般涌入生活。听朋友讲生活的美好片段也能狠狠共情。这不是过往任何一个夏天的重演,而是全新的美妙体验。且这个暑假,其实才刚刚拉开序幕。

7 月了,暑假快乐,here ’s Summer Mix 2023.

https://music.apple.com/us/playlist/summer-mix-2023/pl.u-38oWMMWsPXkkb8y
千禧年前后,我舅舅的新房刚装修好,按当时的标准置办了一台「大彩电」、VCD。

有个下午,大概是周五吧,我爸骑摩托车载着还没上学的我,去家附近的一个音像城,买了《宝莲灯》的光碟。又在一家新疆烧烤店买了羊肉串,带到舅舅的新家,一起看。

当时房子刚装修好,很多家具的塑料布都没拆,我们就坐在地上, 铺了几张报纸,把羊肉串摊在上面,一起看了《宝莲灯》。

按科学理论,人类一般从 3 岁开始会有记忆,到 7、8 岁之前,能记住的片段都极为稀少、模糊。但那个夜晚,是我早年少有的,记得极为清晰的片段之一。直到现在,我闭上眼睛,都能听到当时啤酒罐拉环的声音,闻到麦芽香随二氧化碳挥发在空中的味道。

去年初,我刚搬新家不久的一天,我也买了啤酒,买了同一家烧烤店的羊肉串,在新买的大电视上,和朋友一起看了 4K 修复版的《宝莲灯》。

正是这些经历,让我意识到,对任何一个人来说,你能拥有的东西,其实只有「感受」,无论是当下的感受,还是更宝贵的回忆。这也是为什么,把「感受」传递、播撒给更多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事情。

我相信,通过这种方式,即便短暂,她也度过了很有意义的一生。

https://new.qq.com/rain/a/20230705A091P100
蚂蚁落地了。

有一个没太多人知道的事,就是 2020 年我拿当时几乎全部家当买了筹码,本来的打算是 all-in BABA,打蚂蚁上市的短线。为什么没全打进去,有很复杂的原因不展开了(也铺了约两成仓,tm没少亏)。但也就是拿那笔钱,后来陆续买的 BILI。

第二年退出 BILI 的故事应该就很多人知道了。21 年我去核聚变,跟___吃饭,正直她们被民粹分子攻讦,加上同时见了___和__,我对 BILI 情绪上的看法就非常消极了。一个月后的周末,我去长沙喝酒,第二天宿醉,头痛得发晕,买了杯幽兰拿铁坐在车上缓神的时候,看到她们号没了,然后我当即决定挂单、全清。又是与子弹擦肩而过的一波。

在这一行里混了差不多 10 年,一个最大的感受确实就是「快」。事情的起落转折,很多时候就是排水渠过弯。特别是你把你人生的鸡蛋放在这个篮子里的时候,那种感觉,就跟没系安全带坐过山车,最后靠衣角卡在座椅缝里才没掉下来一样。

所以早几年,入行初期,我主要的心情是遗憾,恨自己怎么没早点出生,早点 all-in 人生,撬动最大的可能。但现在我其实也庆幸,自己只是在沙滩上玩了玩水,而不是一猛子扎进去,很多风浪,并不是你玩得起的。

到这个夏天,我回家就算整 6 年了,再有 6 年,35 岁的我也基本就要按行业惯例,到站下车,走向退休了。只是不知道这接下来的 6 年,我要乘哪条船到岸。

https://mp.weixin.qq.com/s/qQppa2BY2z09qQ7ty7txog
「我说的恰恰是法治基础上的宽松,是通过法治对个人权利的保障。它是法无明令禁止即可为,或者做了不会招致严厉、致命的清算,是宪法框架之内说话做事的基本安全,是犯了错误不会被一棍子打死,是好人好报普通人不遭恶报的确定性,是大家共同反对上纲上线的探头朝着生活里钻,朝着坟墓里挖。 」

胡锡进写了一篇《中国梦,宪政梦》。

I've literally seen everything.

https://mp.weixin.qq.com/s/inWnU-9gD8vWbs0yz8aBbQ
去年夏天我写过,本地房地产完犊子之后,空气质量巨幅改善,夏天湖边的晚霞都变得更美妙了。

今年情况继续改善,加上沿湖的散步道修到老城区之后,湖边的噪音污染、光污染、建筑遮挡都更少,散步的体验无比美妙。天色通透,云霞浓郁,夕阳能毫无阻碍地晕染整片天空。

由此愈发感到,繁殖是一种原罪。人这个东西,就是少一点才比较好。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942060/answer/3114463085
2024/11/26 20:28:58
Back to Top
HTML Embe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