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warded from caoz的梦呓
成为反贼的几个条件,请各自对号入座。
第一,讲科学,敢在大是大非的话题上讲科学,妥妥的反贼;
第二,讲逻辑,你如果用逻辑去解读各种官媒文字和政策,完了,妥妥反贼;
第三,会求证,中文互联网热播的信息,包括各种官媒转发的所谓世界新闻,你如果试图去求证,去追溯原文和上下文,不用说,很容易走向反贼。
第四,有记忆,但凡敢翻旧账的,都是反贼。
其实最好还有一条,不虚伪,如果你看不惯那些空话,套话,虚伪的言行和表现,完了,必然是反贼。
虚伪已经是深入社会基层的通行证,敢不装的,直接暴露反贼身份。
第一,讲科学,敢在大是大非的话题上讲科学,妥妥的反贼;
第二,讲逻辑,你如果用逻辑去解读各种官媒文字和政策,完了,妥妥反贼;
第三,会求证,中文互联网热播的信息,包括各种官媒转发的所谓世界新闻,你如果试图去求证,去追溯原文和上下文,不用说,很容易走向反贼。
第四,有记忆,但凡敢翻旧账的,都是反贼。
其实最好还有一条,不虚伪,如果你看不惯那些空话,套话,虚伪的言行和表现,完了,必然是反贼。
虚伪已经是深入社会基层的通行证,敢不装的,直接暴露反贼身份。
👍5
Forwarded from 豆瓣精选
#程序员翻墙工作被罚100万#
这事的意义,不在于它翻不翻墙,也不关乎你是不是程序员。它的核心逻辑是,将间接的、历史的收入直接定义为违法收入进行罚没,而新的治安法正在进一步下放权力。
如果成为日常,就意味着所有流程有瑕疵的收入,都是可以罚没的。在你电脑里发现翻墙软件,你的远程收入可以作为违法收入罚没;在你电脑发现盗版软件,你的历年上班收入也可以作为违法收入罚没;在你的手机里发现群聊缓存违规图片,你的自媒体收入可以作为违法收入罚没;送外卖的骑手和开滴滴的司机,同样可以因为交通违章罚没全部收入。这是每个人都可能面对的问题。尤其是在经济下行和地方缺钱的时期。
【网评】根据评论补充两句吧。就算假设当事人偷税或者有其他违法行为,也应该以对应的法律来进行处理。而不是查完以后罚款200,然后因为电脑装了翻墙软件将其历史的、间接的收入定义为违法收入。 source
这事的意义,不在于它翻不翻墙,也不关乎你是不是程序员。它的核心逻辑是,将间接的、历史的收入直接定义为违法收入进行罚没,而新的治安法正在进一步下放权力。
如果成为日常,就意味着所有流程有瑕疵的收入,都是可以罚没的。在你电脑里发现翻墙软件,你的远程收入可以作为违法收入罚没;在你电脑发现盗版软件,你的历年上班收入也可以作为违法收入罚没;在你的手机里发现群聊缓存违规图片,你的自媒体收入可以作为违法收入罚没;送外卖的骑手和开滴滴的司机,同样可以因为交通违章罚没全部收入。这是每个人都可能面对的问题。尤其是在经济下行和地方缺钱的时期。
【网评】根据评论补充两句吧。就算假设当事人偷税或者有其他违法行为,也应该以对应的法律来进行处理。而不是查完以后罚款200,然后因为电脑装了翻墙软件将其历史的、间接的收入定义为违法收入。 source
Forwarded from 纽约时报 全文 实时推送
Telegraph
普世价值观真的“普世”吗 - 纽约时报
本文来自雅典民主论坛与《纽约时报》合作的特别报道。 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在西方被颂为自由民主对威权共产主义的胜利,这在当时引发了关于世界已经到了所谓历史终结的讨论,这种观点认为,无论好坏,自由民主是大多数人过上更好生活的默认设置。 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强调所有人的个人权利和自由——被联合国奉为圭臬,用美国《独立宣言》的话来说,它被视为“不言而喻”的真理。换句话说,它被广泛接受,以至于无需证明。 但真的是这样吗?这个问题现在变得更加重要,因为自由民主似乎在文化、宗教和种族问题上正堕入激烈的两极分化,尤其是在被全球视为典范的美国。…
Forwarded from 豆瓣精选
我从公开渠道下载了承德市过去三年的财政预算表。承德市2021年罚没收入3.8亿元,占一般公共收入收入15.5亿元的四分之一,而到2023年,罚没收入猛增到8.39亿元,翻了一倍还多,占一般公共收入20.76亿元的百分之四十。
也就是说三年来罚没收入增长了4.59亿元,占全部财政收入增长的87%。财政收入增长主要靠罚没。 #程序员翻墙工作被罚100万#
telegra.ph/没收程序员收入后我查账承德财政-09-29 source
也就是说三年来罚没收入增长了4.59亿元,占全部财政收入增长的87%。财政收入增长主要靠罚没。 #程序员翻墙工作被罚100万#
telegra.ph/没收程序员收入后我查账承德财政-09-29 source
Telegraph
没收程序员收入后,我查账承德财政
我家承德,一名在github上的大牛程序员,通过github这个中国程序员或多或少都接触过的网站。领取外包任务写代码,在support上回答用户问题,还用zoom进行了远程办公,承德市公安局对其进行罚款200元,没收违法所得一百零五万八千元。 翻墙上网确实违反了一些行政管理规定,但是上升到没收三年来接外包的打工钱,绝对不合理。可能有些观众对于编程不了解,我们直观地说,相当于一家饭店,因为设施不达标,没做到生熟分离,除了除以罚款,还没收三年来的全部收入。相当于在骑电动车不戴头盔,被交警扣住,除了罚款还没收…
👍2
Forwarded from 睡前消息
» 2、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两位mRNA技术开创者获奖
10月2日,“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名单揭晓。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的诺贝尔大会宣布,将该奖项授予美国科学家卡塔林·卡里科(Katalin Karikó)和德鲁·魏斯曼(Drew Weissman),因为他们发现了核苷酸基修饰,从而开发出有效的抗COVID-19 mRNA疫苗。
诺贝尔奖委员会表示,今年的获奖者通过他们的突破性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 mRNA 如何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理解。在现代人类健康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期间,它们为疫苗的前所未有的开发速度做出了贡献。
» 今年诺奖奖金增至1100万瑞典克朗(约合715万人民币)
受理财效益等影响,诺贝尔奖的奖金金额,近年来也一直在上下调整。
2011年,由于全球股票市场不振,诺贝尔基金会的股票投资亏损了1900多万瑞典克朗。每项奖金的金额也从1000万瑞典克朗降低到800万。2017年,奖金又增加到900万克朗,2020年增加到1000万克朗。
2022年底,诺贝尔基金会的投资资本已达57.99亿瑞典克朗。到了2023年,财力雄厚的诺贝尔基金会,决定增加奖金。
据诺贝尔基金会,2023年的诺奖获得者将额外获得100万瑞典克朗(约合65万元人民币),奖金金额升至1100万瑞典克朗(约合715万元人民币),这将是诺贝尔奖一百多年历史上的最高奖金金额。
10月2日,“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名单揭晓。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的诺贝尔大会宣布,将该奖项授予美国科学家卡塔林·卡里科(Katalin Karikó)和德鲁·魏斯曼(Drew Weissman),因为他们发现了核苷酸基修饰,从而开发出有效的抗COVID-19 mRNA疫苗。
诺贝尔奖委员会表示,今年的获奖者通过他们的突破性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 mRNA 如何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理解。在现代人类健康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期间,它们为疫苗的前所未有的开发速度做出了贡献。
» 今年诺奖奖金增至1100万瑞典克朗(约合715万人民币)
受理财效益等影响,诺贝尔奖的奖金金额,近年来也一直在上下调整。
2011年,由于全球股票市场不振,诺贝尔基金会的股票投资亏损了1900多万瑞典克朗。每项奖金的金额也从1000万瑞典克朗降低到800万。2017年,奖金又增加到900万克朗,2020年增加到1000万克朗。
2022年底,诺贝尔基金会的投资资本已达57.99亿瑞典克朗。到了2023年,财力雄厚的诺贝尔基金会,决定增加奖金。
据诺贝尔基金会,2023年的诺奖获得者将额外获得100万瑞典克朗(约合65万元人民币),奖金金额升至1100万瑞典克朗(约合715万元人民币),这将是诺贝尔奖一百多年历史上的最高奖金金额。
Forwarded from 豆瓣精选
昨天是10月10日世界精神健康日。
精神健康是严肃又沉重的话题。弱势群体、被边缘化的群体、身处政治压迫中的群体,很容易因为压抑的社会环境和旁人无休无止的歧视偏见而陷入精神健康的困扰。有时我们会选择躲入自己的小圈层之中,而有时,又恰恰是封闭小圈层中恐慌和仇恨情绪的不断碰撞放大,让我们草木皆兵,陷入更大的痛苦和绝望。
如果你正在焦虑和痛苦中,请允许我们介绍一个精神健康中的概念,叫作“着陆”:通过深呼吸、体察自己周遭的事物、走入大自然、与信任的人倾诉等办法,重新与现实世界建立联结。“着陆”之后,我们可以重新检视自己的情绪,剔除那些并不具有事实基础的焦虑,为更可能发生的风险做好准备。
ヽ(●’◡’●) 最后,祝各位读者朋友们身心健康,事事顺利 (●’◡’●)ノ
精神健康是严肃又沉重的话题。弱势群体、被边缘化的群体、身处政治压迫中的群体,很容易因为压抑的社会环境和旁人无休无止的歧视偏见而陷入精神健康的困扰。有时我们会选择躲入自己的小圈层之中,而有时,又恰恰是封闭小圈层中恐慌和仇恨情绪的不断碰撞放大,让我们草木皆兵,陷入更大的痛苦和绝望。
如果你正在焦虑和痛苦中,请允许我们介绍一个精神健康中的概念,叫作“着陆”:通过深呼吸、体察自己周遭的事物、走入大自然、与信任的人倾诉等办法,重新与现实世界建立联结。“着陆”之后,我们可以重新检视自己的情绪,剔除那些并不具有事实基础的焦虑,为更可能发生的风险做好准备。
ヽ(●’◡’●) 最后,祝各位读者朋友们身心健康,事事顺利 (●’◡’●)ノ
🥰3
Forwarded from 豆瓣精选
看了《人物》这篇讲“脑机接口治抑郁症”的文章,写了很多微妙的东西。
首先,和很多人一样,本能地会有伦理发问,这样做好不好。读了文章里面说的,目标不是要“治”或者“控制人的感受”,而是“有效减少重症抑郁带来的巨大痛苦”,从这个角度看,至少这个层面的应用,大的局面是善的,也很有必要的。
但从这里出发,文章没说的,是这种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等等,处在整个照护环境里的哪一环?精神疾患,从初级医疗、低门槛日常诊疗、行为改善,社会支持,对于病人的体恤和关怀等等,缺一不可。实在不行,才做手术。需要避免的,是其它环都失灵了,不得不靠这一环,最后发展成无论如何先动刀子再说。
或者说,一个技术会不会被“曲解”,是由其社会网络形塑的,在一个将精神治疗作为“矫正手段”的社会,没有杨永信,也有朱永信。如果一个社会没有能够去关怀、包容抑郁病人,去理解精神疾患的社会根源,只把它们当作脑子坏掉的人,我觉得这种技术就会被带偏。
最后,是人机伦理的问题:靠机器产生的感受还是真实的感受吗?文中有非常有意思的探讨,即在技术和药物支持下的我们,已经不存在自然和人工的绝对二元分野了,技术在这个互动中扮演什么角色、我们能多大程度上左右这种“赛博”的演化?最后谈到的那个同学说想自己控制接口参数,我觉得是个非常大胆的提法,我们是否能安全、公平、自由地,依靠自己的感受和经验,去与技术手段相处、并生出更丰富的感受和经验?我觉得可能会有那么一天的。
telegra.ph/当抑郁症患者脑中被植入机器-10-13-2 source
首先,和很多人一样,本能地会有伦理发问,这样做好不好。读了文章里面说的,目标不是要“治”或者“控制人的感受”,而是“有效减少重症抑郁带来的巨大痛苦”,从这个角度看,至少这个层面的应用,大的局面是善的,也很有必要的。
但从这里出发,文章没说的,是这种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等等,处在整个照护环境里的哪一环?精神疾患,从初级医疗、低门槛日常诊疗、行为改善,社会支持,对于病人的体恤和关怀等等,缺一不可。实在不行,才做手术。需要避免的,是其它环都失灵了,不得不靠这一环,最后发展成无论如何先动刀子再说。
或者说,一个技术会不会被“曲解”,是由其社会网络形塑的,在一个将精神治疗作为“矫正手段”的社会,没有杨永信,也有朱永信。如果一个社会没有能够去关怀、包容抑郁病人,去理解精神疾患的社会根源,只把它们当作脑子坏掉的人,我觉得这种技术就会被带偏。
最后,是人机伦理的问题:靠机器产生的感受还是真实的感受吗?文中有非常有意思的探讨,即在技术和药物支持下的我们,已经不存在自然和人工的绝对二元分野了,技术在这个互动中扮演什么角色、我们能多大程度上左右这种“赛博”的演化?最后谈到的那个同学说想自己控制接口参数,我觉得是个非常大胆的提法,我们是否能安全、公平、自由地,依靠自己的感受和经验,去与技术手段相处、并生出更丰富的感受和经验?我觉得可能会有那么一天的。
telegra.ph/当抑郁症患者脑中被植入机器-10-13-2 source
Telegraph
当抑郁症患者脑中被植入机器
脑机接口结合DBS,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善抑郁症状?有机器参与调节的「我」,还是真正的「我」吗?以及,人的情绪真的可以被机器控制吗?机器「入侵」脑部从而改善人的情绪,这种听上去有点科幻的概念,正在逐渐变成现实。它是一种探索,也是一场冒险;它能给患者带来希望,但也产生争议和思考。 文|罗兰 编辑|楚明 1 「这个有了,开心的感觉。」 随着「叮」的一声,医生按下手中一个电视遥控器大小的仪器按键。两秒钟后,坐在对面的男子开口了。他看上去30岁出头,额上缠着一圈白色纱布。 「有没有觉得动力增加,想去做事情?」医生问。…
豆瓣精选
source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