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 Web
Forwarded from 豆瓣精选
如果你相信天道酬勤的话很容易导致人走向骄傲,或者是走向虚无。因为当你成功的时候,你觉得是靠你努力拼搏得来的,你配拥有这一切,所以你就瞧不起那些失败的人。

我们读了桑德尔的 《精英的傲慢》,他提醒我们不要为名校的光环,陷入自欺与自怨。成功并不一定凭借的是自我的努力,我们的命运深刻的依赖手我们无法选择的运气,如果身处名校的学生认为天道酬勤,没有感恩与谦卑,也就很难关心公共利益,精致的利己就会成为自然的人生选择,社会必然出现巨大的撕裂。只有对命运偶然性的强烈感觉才可以激发出某种谦卑,而谦卑是弱肉强食式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解毒剂。 source
Forwarded from 豆瓣精选
简中互联网现在最流行各种“精神状态不正常”,最喜欢用“发疯发病”来吸引眼球,看见一个地铁判官地铁战神就开始大肆叫嚣“这个世界不能没有精神病”,结果生活中见到了真精神病又弹射起飞离人家三百米远,看到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在自己社媒里发点发泄的话又吓死了呼吁大家远离这类人开始宣扬有精神稳定的朋友多么多么重要,一些小姑娘情绪崩溃关起门来自残od(过量服药)还被你们掘地三尺挂出来轮番羞辱审判“别死我家门口”,转头又美美在朋友圈发“xxx哪有不疯的想死毁了全世界” source
Forwarded from caoz的梦呓
成为反贼的几个条件,请各自对号入座。
第一,讲科学,敢在大是大非的话题上讲科学,妥妥的反贼;

第二,讲逻辑,你如果用逻辑去解读各种官媒文字和政策,完了,妥妥反贼;

第三,会求证,中文互联网热播的信息,包括各种官媒转发的所谓世界新闻,你如果试图去求证,去追溯原文和上下文,不用说,很容易走向反贼。

第四,有记忆,但凡敢翻旧账的,都是反贼。

其实最好还有一条,不虚伪,如果你看不惯那些空话,套话,虚伪的言行和表现,完了,必然是反贼。

虚伪已经是深入社会基层的通行证,敢不装的,直接暴露反贼身份。
👍5
Forwarded from 豆瓣精选
法院裁判文书网上公开率断崖式下跌,上一年度年行政案件一审裁判文书网上公开率仅0.06%。 source
Forwarded from 豆瓣精选
#程序员翻墙工作被罚100万#

这事的意义,不在于它翻不翻墙,也不关乎你是不是程序员。它的核心逻辑是,将间接的、历史的收入直接定义为违法收入进行罚没,而新的治安法正在进一步下放权力。

如果成为日常,就意味着所有流程有瑕疵的收入,都是可以罚没的。在你电脑里发现翻墙软件,你的远程收入可以作为违法收入罚没;在你电脑发现盗版软件,你的历年上班收入也可以作为违法收入罚没;在你的手机里发现群聊缓存违规图片,你的自媒体收入可以作为违法收入罚没;送外卖的骑手和开滴滴的司机,同样可以因为交通违章罚没全部收入。这是每个人都可能面对的问题。尤其是在经济下行和地方缺钱的时期。

【网评】根据评论补充两句吧。就算假设当事人偷税或者有其他违法行为,也应该以对应的法律来进行处理。而不是查完以后罚款200,然后因为电脑装了翻墙软件将其历史的、间接的收入定义为违法收入。 source
Forwarded from 竹新社
曾在《哈利·波特》电影中扮演霍格沃兹魔法学院校长邓布利多的演员迈克尔·刚本去世,享年82岁。
BBC
Forwarded from 豆瓣精选
现代学术期刊论文的增速已经超过光速,但这不违背相对论,因为它们没有传递任何信息。 source
Forwarded from 咕咕咕 卖掉了~
Forwarded from 竹新社
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卡塔琳·考里科和德鲁·韦斯曼,以表彰其发现核苷碱基修饰,从而开发出有效的抗新冠病毒mRNA疫苗的贡献。
诺贝尔奖网站
Forwarded from 睡前消息
» 2、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两位mRNA技术开创者获奖

10月2日,“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名单揭晓。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的诺贝尔大会宣布,将该奖项授予美国科学家卡塔林·卡里科(Katalin Karikó)和德鲁·魏斯曼(Drew Weissman),因为他们发现了核苷酸基修饰,从而开发出有效的抗COVID-19 mRNA疫苗。

诺贝尔奖委员会表示,今年的获奖者通过他们的突破性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 mRNA 如何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理解。在现代人类健康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期间,它们为疫苗的前所未有的开发速度做出了贡献。

» 今年诺奖奖金增至1100万瑞典克朗(约合715万人民币)

受理财效益等影响,诺贝尔奖的奖金金额,近年来也一直在上下调整。
2011年,由于全球股票市场不振,诺贝尔基金会的股票投资亏损了1900多万瑞典克朗。每项奖金的金额也从1000万瑞典克朗降低到800万。2017年,奖金又增加到900万克朗,2020年增加到1000万克朗。

2022年底,诺贝尔基金会的投资资本已达57.99亿瑞典克朗。到了2023年,财力雄厚的诺贝尔基金会,决定增加奖金。

据诺贝尔基金会,2023年的诺奖获得者将额外获得100万瑞典克朗(约合65万元人民币),奖金金额升至1100万瑞典克朗(约合715万元人民币),这将是诺贝尔奖一百多年历史上的最高奖金金额。
Forwarded from 豆瓣精选
多看自己,听自己的声音。 source
🥰6
Forwarded from 豆瓣精选
昨天是10月10日世界精神健康日。

精神健康是严肃又沉重的话题。弱势群体、被边缘化的群体、身处政治压迫中的群体,很容易因为压抑的社会环境和旁人无休无止的歧视偏见而陷入精神健康的困扰。有时我们会选择躲入自己的小圈层之中,而有时,又恰恰是封闭小圈层中恐慌和仇恨情绪的不断碰撞放大,让我们草木皆兵,陷入更大的痛苦和绝望。

如果你正在焦虑和痛苦中,请允许我们介绍一个精神健康中的概念,叫作“着陆”:通过深呼吸、体察自己周遭的事物、走入大自然、与信任的人倾诉等办法,重新与现实世界建立联结。“着陆”之后,我们可以重新检视自己的情绪,剔除那些并不具有事实基础的焦虑,为更可能发生的风险做好准备。

ヽ(●’◡’●) 最后,祝各位读者朋友们身心健康,事事顺利 (●’◡’●)ノ
🥰3
Forwarded from 豆瓣精选
看了《人物》这篇讲“脑机接口治抑郁症”的文章,写了很多微妙的东西。

首先,和很多人一样,本能地会有伦理发问,这样做好不好。读了文章里面说的,目标不是要“治”或者“控制人的感受”,而是“有效减少重症抑郁带来的巨大痛苦”,从这个角度看,至少这个层面的应用,大的局面是善的,也很有必要的。

但从这里出发,文章没说的,是这种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等等,处在整个照护环境里的哪一环?精神疾患,从初级医疗、低门槛日常诊疗、行为改善,社会支持,对于病人的体恤和关怀等等,缺一不可。实在不行,才做手术。需要避免的,是其它环都失灵了,不得不靠这一环,最后发展成无论如何先动刀子再说。

或者说,一个技术会不会被“曲解”,是由其社会网络形塑的,在一个将精神治疗作为“矫正手段”的社会,没有杨永信,也有朱永信。如果一个社会没有能够去关怀、包容抑郁病人,去理解精神疾患的社会根源,只把它们当作脑子坏掉的人,我觉得这种技术就会被带偏。

最后,是人机伦理的问题:靠机器产生的感受还是真实的感受吗?文中有非常有意思的探讨,即在技术和药物支持下的我们,已经不存在自然和人工的绝对二元分野了,技术在这个互动中扮演什么角色、我们能多大程度上左右这种“赛博”的演化?最后谈到的那个同学说想自己控制接口参数,我觉得是个非常大胆的提法,我们是否能安全、公平、自由地,依靠自己的感受和经验,去与技术手段相处、并生出更丰富的感受和经验?我觉得可能会有那么一天的。

telegra.ph/当抑郁症患者脑中被植入机器-10-13-2 source
感谢一路上各位的陪伴。

让我们一起,继续前行。🥰
9
Forwarded from 豆瓣精选
豆瓣精选
source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Forwarded from 豆瓣精选
我只想知道之前交了十几年的养犬管理费去哪儿了?我狗活了13年,我交了13年的养犬管理费,这钱被人类拿去干什么了??除了每年一针免费狂犬疫苗(自费50-60/针),我狗在公共场所没有获得过任何相应的动物福利——就说拿我们交的钱干嘛去了? #各地扑杀流浪狗# source
2
2025/07/13 18:42:19
Back to Top
HTML Embe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