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莽莽 | Newsletter功能上线
很多读者向我们询问,如何更便捷、及时且安全地追踪《莽莽》杂志的最新内容。为此我们在Substack开通了阅读主页,并启用了邮箱订阅功能。
在此我们诚邀各位忠实读者订阅《莽莽》的Newsletter。你只需访问 read.mangmang.run,输入接收邮箱地址即可完成订阅,今后你将定期接收到我们的最新文章与动态。(更多详情见Q&A)
(预告:近期我们即将推送多篇系列文章,敬请期待)
订阅Newsletter | 莽莽主页 | 文章阅读
很多读者向我们询问,如何更便捷、及时且安全地追踪《莽莽》杂志的最新内容。为此我们在Substack开通了阅读主页,并启用了邮箱订阅功能。
在此我们诚邀各位忠实读者订阅《莽莽》的Newsletter。你只需访问 read.mangmang.run,输入接收邮箱地址即可完成订阅,今后你将定期接收到我们的最新文章与动态。(更多详情见Q&A)
(预告:近期我们即将推送多篇系列文章,敬请期待)
订阅Newsletter | 莽莽主页 | 文章阅读
离散时代|黄台仰专访:最重要乃维持身份认同 (上)
这是“离散时代”专题的第一篇的文章,内容关于香港人身份认同、建立离散港人社群以及他在德国做游说,分为上、下两篇。黄台仰是前香港本土派人士,2018年他流亡德国,于19年正式获政治庇护。2022年他在德国成立“自由香港协会”(Freiheit für HongKong),在德国进行政治游说工作。
今天发布的为本文的上篇,下篇将在两天后(周日)推送,敬请关注。
你可以在我们的阅读平台read.mangmang.run浏览全文,也欢迎在此订阅我们的Newsletter。
订阅Newsletter | 莽莽主页 | 文章阅读
这是“离散时代”专题的第一篇的文章,内容关于香港人身份认同、建立离散港人社群以及他在德国做游说,分为上、下两篇。黄台仰是前香港本土派人士,2018年他流亡德国,于19年正式获政治庇护。2022年他在德国成立“自由香港协会”(Freiheit für HongKong),在德国进行政治游说工作。
今天发布的为本文的上篇,下篇将在两天后(周日)推送,敬请关注。
你可以在我们的阅读平台read.mangmang.run浏览全文,也欢迎在此订阅我们的Newsletter。
订阅Newsletter | 莽莽主页 | 文章阅读
离散时代|黄台仰专访:最重要乃维持身份认同 (下)
这是“离散时代”专题的第一篇的文章的下篇:在德国游说。你可以在我们的阅读平台read.mangmang.run浏览全文,也欢迎在此订阅我们的Newsletter。
订阅Newsletter | 莽莽主页 | 文章阅读
这是“离散时代”专题的第一篇的文章的下篇:在德国游说。你可以在我们的阅读平台read.mangmang.run浏览全文,也欢迎在此订阅我们的Newsletter。
订阅Newsletter | 莽莽主页 | 文章阅读
离散时代|白纸之后,伦敦社群实践的三种可能性
特约作者:随便
这是“离散时代”专题的第二篇文章,内容为对三位伦敦运动社群行动者的采访,他们来自中国反贼(China Deviants)、伦敦女权开放麦(50 shades of feminism)、左翼中国学生联盟(Left Chinese Student Association)。
你可以我们的阅读平台 read.mangmang.run浏览全文,也欢迎你在此订阅我们的Newsletter,即时接收最新文章推送。
—————
阅读/订阅,请访问 read.mangmang.run
特约作者:随便
这是“离散时代”专题的第二篇文章,内容为对三位伦敦运动社群行动者的采访,他们来自中国反贼(China Deviants)、伦敦女权开放麦(50 shades of feminism)、左翼中国学生联盟(Left Chinese Student Association)。
你可以我们的阅读平台 read.mangmang.run浏览全文,也欢迎你在此订阅我们的Newsletter,即时接收最新文章推送。
—————
阅读/订阅,请访问 read.mangmang.run
离散时代 | 一个新的“我们”
这是“离散时代”专题的第三篇文章,它来自一位柏林社群行动者“秦晓洁”的投稿。作为一名典型的“留德华”,Ta从为自己起的德语名字出发,讲述了自己从赴德读语言班到大学再到工作后关于身份认同的心路历程。而当Ta参与过在柏林的勃兰登堡门举行的乌鲁木齐大火遇难者烛光悼念活动后,Ta的想法却突然发生了转变:不想再成为“融入”,不想再成为“他者”了。
作者:秦晓洁
你可以在我们的阅读平台 read.mangmang.run 浏览全文,也欢迎你在此订阅我们的Newsletter,即时接收最新文章推送。
订阅Newsletter | 莽莽主页 | 文章阅读
这是“离散时代”专题的第三篇文章,它来自一位柏林社群行动者“秦晓洁”的投稿。作为一名典型的“留德华”,Ta从为自己起的德语名字出发,讲述了自己从赴德读语言班到大学再到工作后关于身份认同的心路历程。而当Ta参与过在柏林的勃兰登堡门举行的乌鲁木齐大火遇难者烛光悼念活动后,Ta的想法却突然发生了转变:不想再成为“融入”,不想再成为“他者”了。
作者:秦晓洁
你可以在我们的阅读平台 read.mangmang.run 浏览全文,也欢迎你在此订阅我们的Newsletter,即时接收最新文章推送。
订阅Newsletter | 莽莽主页 | 文章阅读
莽莽一周年 | 高墙内外 野蛮生长
一年前,莽莽的种子被种下。
回到2022年11月12日,我们是一群刚从柏林的亚历山大广场集会上散去的人,我们是从一部反修例抗争纪录片的放映现场走出来的人,我们是终于脱下口罩第一次看清彼此、一起去吃饭喝酒的人。
就在当晚热烈且真诚的畅聊中,我们灵光乍现:“一起来创办一本不受审查,用母语来记录和书写我们的生命的杂志吧。”
彼时,莽莽这个名字还没有诞生,但我们对书写和行动的渴望已经酝酿许久了。
一年以来,我们带着这种渴望,做出了第一本杂志,再经历外部威胁、同伴来来去去,更是收到了太多鼓舞和帮助。在此,我们想对所有支持《莽莽》的人道谢,并向路过、停留过这片莽原的朋友们致以问候。
《莽莽》仍在野蛮生长,并且,它也期待着你的到来。
————————————————————————
我们真诚期待您的捐助、订阅、互动、投稿,帮助《莽莽》继续在野蛮生长。
订阅Newsletter | 莽莽主页 | 文章阅读 | 捐助我们
一年前,莽莽的种子被种下。
回到2022年11月12日,我们是一群刚从柏林的亚历山大广场集会上散去的人,我们是从一部反修例抗争纪录片的放映现场走出来的人,我们是终于脱下口罩第一次看清彼此、一起去吃饭喝酒的人。
就在当晚热烈且真诚的畅聊中,我们灵光乍现:“一起来创办一本不受审查,用母语来记录和书写我们的生命的杂志吧。”
彼时,莽莽这个名字还没有诞生,但我们对书写和行动的渴望已经酝酿许久了。
一年以来,我们带着这种渴望,做出了第一本杂志,再经历外部威胁、同伴来来去去,更是收到了太多鼓舞和帮助。在此,我们想对所有支持《莽莽》的人道谢,并向路过、停留过这片莽原的朋友们致以问候。
《莽莽》仍在野蛮生长,并且,它也期待着你的到来。
————————————————————————
我们真诚期待您的捐助、订阅、互动、投稿,帮助《莽莽》继续在野蛮生长。
订阅Newsletter | 莽莽主页 | 文章阅读 | 捐助我们
亲爱的莽莽读者们: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莽莽杂志的支持与关注!我们在此告知大家,今后将停止在Telegram上的内容更新。如果您希望继续跟随我们的最新动态,请关注我们的其他平台:
官网: www.mangmang.run
阅读主页: read.mangmang.run
Instagram:@mangmang_editorial
X:@MM_editorial
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们期待在其他平台上与您相见!
莽莽杂志团队
————————————————————————
我们真诚期待您的捐助、订阅、互动、投稿,帮助《莽莽》继续在野蛮生长。
订阅Newsletter | 莽莽主页 | 文章阅读 | 捐助我们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莽莽杂志的支持与关注!我们在此告知大家,今后将停止在Telegram上的内容更新。如果您希望继续跟随我们的最新动态,请关注我们的其他平台:
官网: www.mangmang.run
阅读主页: read.mangmang.run
Instagram:@mangmang_editorial
X:@MM_editorial
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们期待在其他平台上与您相见!
莽莽杂志团队
————————————————————————
我们真诚期待您的捐助、订阅、互动、投稿,帮助《莽莽》继续在野蛮生长。
订阅Newsletter | 莽莽主页 | 文章阅读 | 捐助我们
read.mangmang.run
欢迎订阅《莽莽》Newsletter
《莽莽》杂志在此诚邀你订阅我们的Newsletter,第一时间追踪我们的最新内容和动态!(详情见下方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