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 Web
https://x.com/KobeissiLetter/status/1820438281844039760

之前日元负利率,美元长期高利率,人们通过两个货币的利差套利。

但是在日元利率上升,美元有降息预期的前提下,日元对美元汇率上涨一点,这些人就都爆仓了。
👍1
从昨晚开始,我看了YouTube频道上的一个“一口气看完《大明王朝1566》”,共五个多小时。过去对电视剧不太感兴趣,试着看过几次这部剧,都看不下去,但是看视频解说的话感觉节奏刚刚好。

我今天又翻看《明朝那些事儿》,把嘉靖皇帝继位到徐阶发迹的一段看了下,很有意思。

我还了解到《三国演义》电视剧的主题曲是明朝学问最渊博的杨慎写的: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1
https://m-mono.github.io/

这位网友使用LaTeX排版了好几本中文书。
👍1
《明朝那些事儿》中有句话:清朝名臣鄂尔泰曾经说过一句话:大事不糊涂,小事必然糊涂。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人们必须做出选择。选择在大事上糊涂还是小事上糊涂,会造成完全不同的结果。

明清政府都知道自己的管理能力有限,所以才会严格约束下面的百姓,禁止通商、出海,鼓励臣子内斗,试图让所有人来适应自己的制度。

但是邻居蒙古、日本的资源有限。大国不通商,小国也不会坐以待毙。只能通过抢来谋求一条生路。

后来的鸦片战争以及最近的贸易战,则是英美与中国持续的贸易逆差让其无法承受。中国管理者不去体谅他们的难处,他们只好向国外输出鸦片或者通过操纵汇率努力引爆别国的泡沫以转移代价。

作者在书中还说:在中国历史上,共同创业的人大都逃不过“四同”的结局:同舟共济——同床异梦——同室操戈——同归于尽。
😢51👍1
这种“城市从制度聚集区转变成失业聚集区”的问题,现在在欧美很严重,将来在中国也是很大的问题。

只有让每个人都能比较体面的生活下去,才可能缓解这类问题。

或者通过战争消耗掉多余的人,让剩余的人都有相对稳定的工作。

上个世纪之所以会爆发一战、二战,我认为根本原因也是类似的。德国、日本的工业很发达,当时他们的失业率应该也非常严重。

未来发生三战的可能性很大,人们应该认真思考如何避免,或者如何苟且。
👍5💩4
今天认真看了一章 Introduction to Robotics,然后又快速浏览几章,感觉其中的运算过于复杂了。

矩阵运算、逆运动学、雅可比……​自然界的生物控制系统似乎没有这些计算。

生物在视觉、触觉、听觉的辅助下,在先天继承的模型下根据自己特定的条件和场景迁移学习一段时间后,就能获得比较好的表现。

​未来的机器人如果标准化了,可能也会通过深度学习训练来提高它的运动表现,而不是经过复杂的让人头大的运算来获得精确解。

https://youtu.be/ET-MmoeSvXk

Deep Learning and Transfer Learning. This is the way!
Know Thyself
前一段时间,我在研究LaTeX和数学时,恰好媒体在持续热炒“中专数学天才姜萍”。虽然我没有十足的证据证明造假,但是概率告诉我十有八九是假的。于是我做了这样一个表格,发到了小红书上。 今天测试了下阿里的通义千问qwen2:7B小模型,在我多次提示的情况下,它也很难正确计算假阳性的概率。 这让我想起,前一段时间在Slate Star CodeX上看到的一篇博客《Statistical Literacy Among Doctors Is Lower Than Chance》,说的是很多医生的统计学素养完全不及格。…
昨晚睡觉时我在思考,为什么过于干净的环境反而会增加过敏、免疫排斥反应的几率?

假设人吃进去的食物99.9%都是无害的,而人体免疫系统正确分辨有害食物和无害食物的概率均为95%,那么免疫系统检测到的“有害物质”中有98%实际上是无害的。

如果吃进去的食物90%是无害的,那么假阳性的概率就会从98%下降到32%。

控制免疫系统的应该也是一个神经网络模型,这个大模型是在不干不净的环境下训练的,所以在特别干净的环境下泛化效果不够好。

我们需要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但是我们大脑中的很多核心控制模型都在是过去的环境下训练的,难以在快速变化的新环境中获得较好的表现。这个问题将来应该如何解决,我也不清楚。
👍21
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50774856

丁香园一个帖子怀疑最新的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教材有错误,截图中的内容分别在第三篇的第四章和第三章。

一本教材是由很多人写的,章末署名的每个人可能只负责那一个章节,所有内容写完后审查的少数几个人即使仔细看,也不会发现其中大多数矛盾的问题,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和兴趣点。

这就是医学教材有必要以非营利的方式开源、滚动更新的缘故,那样才能及时纠正其中的大多数问题。

我感觉医学教材应该非营利的发布电子版,网页版像维基百科一样随时更新,少数专家把关自己领域的内容,每年出一个比较权威的PDF版本,每隔5年出一个N审N校的权威纸质版。

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50668107

这个是老版本医学教材错误的讨论贴
今年最近几个月,我们公司经营的很困难,行业内卷的太厉害了。这种情况下,我也不能一门深入的学习、实践自己感兴趣的技术,只能被客户牵着走。客户就是上帝!

客户的需求一般都比较小众,大众的需求被卷的毫无利润,不值得做了。

我们公司不能为随机小客户的需求而承担整个测试成本,只能去找更专业的公司来解决问题。

其它同事把客户的需求讲给我,我再把自己领域的关键问题提取出来讲给更专业公司的技术客服,他们再跟技术销售沟通,帮助制定解决方案。

我今年写的代码基本只是在帮助自己、公司更好的决策,而很少运行在客户现场。

未来的企业经营会越来越困难,公司的管理水平必须不断提高,才可能生存下去。
🥰1😢1
https://x.com/tsarnick/status/1820933087829565939

Superintelligence的作者Nick Bostrom认为,为了学历而去读大学、读博都是不划算的,因为AI革命就在眼前,学历会持续快速贬值。

我认为即使AI在未来十年憋不出大招来,只要大模型、机器视觉……能持续不断降本增效并向各行业推广,也会让学历持续快速贬值。

在人力资源投资越多的高新技术企业,未来几年生存越艰难。因为技术的快速进步会让产能过剩、失业率更加严重,最终将没有足够的消费者买单。解决方案也很简单,每人每月无条件发几千块,这样既能打击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又能促进消费。

只要制造产品的速度比印钞的速度快,即使全民发钱,也不会有普遍的通胀。
👍1
美国通胀的主要原因有:

❶打贸易战、加关税,虽然利好就业,但美国消费者要承受代价。
❷疫情期间大规模的发钱。如果只是政府印钱,需要足够多的时间,这些钱才能流向消费市场。但是发钱的话,通胀马上就起来了。
❸认可美元的人变少了,美元却更多了,美元的信用正在被严重透支。不仅国际上在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很多美国人也选择投资加密货币来分散风险。

可能是因为利益相关,他们两个人都没把关键问题讲出来。

中国通缩的原因也是类似的:

①打贸易战以后,中国的很多产品卖不出去,只能打价格战。
②政府虽然印了不少钱,但是债务链条很长,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产生效果。发钱的话,则会立竿见影。
③中国在严格控制资产外逃,控制数字货币,甚至控制人民币大额交易。这导致很难有人可以操纵市场,政府是最大的庄家。

不过今年的水灾,已经让蔬菜、水果涨价了,未来中国普通人可能也要面临长期通胀的压力。

年轻人的普遍躺平、逆全球化、央行印钱、自然灾难、战争……都会推高通胀。只有AI和机器人产业在抑制通胀,甚至制造通缩。相对通胀,背负债务的人们更加难以忍受通缩。
😢1
不想骑车、轮滑、打球,美食对自己也没什么吸引力,不知道这算是什么状态。

可能是这些年食品安全的问题太多了,吃东西禁忌越来越多,营养跟不上,所以体力不够好也就不那么想动了。也有可能是过去几年骑车、轮滑太多了,激情已经退去了。

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我过去规划骑行、轮滑路线时,常常刻意找沿途有单杠并且人少的地方,去年底一个我常玩的单杠被拆了。这导致自己每次玩的都不够尽兴。
👍1😇1
Know Thyself
https://www.dxy.cn/bbs/newweb/pc/post/50774856 丁香园一个帖子怀疑最新的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教材有错误,截图中的内容分别在第三篇的第四章和第三章。 一本教材是由很多人写的,章末署名的每个人可能只负责那一个章节,所有内容写完后审查的少数几个人即使仔细看,也不会发现其中大多数矛盾的问题,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和兴趣点。 这就是医学教材有必要以非营利的方式开源、滚动更新的缘故,那样才能及时纠正其中的大多数问题。 我感觉医学教材应该非营利的发布电子版,网…
“忧思伤脾”,胃口不好、状态不好,跟脾胃不好也有一定关系。

在疫情期之前,我每天都面对着一个所有年轻人都在面对的死局。所以碰到2020年3月的机会后,我期望通过炒币暴富以打破死局,但我频繁的加杠杠合约交易让我在一年之内亏掉了近三个月的工资,虽然币价涨了近20倍。

之后家人生病,我也不再奢望暴富了,直接辞职回家摆烂了,顺便磨练投资者需要的耐心。

我的脾胃受到伤害的过程大概就在2019年到2021年之间。之后我开始规律的打坐,像个苦行僧每天吃一顿饭,有时候辟谷隔几天吃一顿。

去年入职体检时显示“脾大”,但医生看我的样子以及报告单,又不像肝有毛病,建议我到消化科检查。我说是不是因为头一天喝了点啤酒,医生说短期行为应该不会有太大影响。

想到要做胃镜之类的,就让我恐惧,我决定自己慢慢的调理,并改变生活习惯,减少思虑。

去年状态还是挺不错的,不过可能冬天运动量比较大,对气血的消耗比较严重,今年夏天状态就不太好。

我把人卫版五年临床第八、九版的全部教材,还有第十版的部分教材都下载下来了。如果西医对此有比较好的解释,我也愿意学习一下。我也买了本二手的人卫版《中医学》第九版教材,希望通过中医整体的思路,来诊断一下自己的问题。

之所以愿意保持开放的心态,一方面是感觉专科的西医有点水,一方面是看到我们认为是糟粕的“中医”又被西医当宝贝翻译过去了。

有一个华夏中医论坛,上面号称有2万本医书,如果用这些医书训练一个大模型,让病人们用实践来验证他们愿意相信的理论,通过统计学分析哪些理论更加有效,才是更科学的态度。
https://youtu.be/dAh4h2RGVcY

我从小听过很多医学奇迹,但是当时不了解概率和假阳性,所以不知道应该如何评价那些案例,只能听从长辈的“不可不信,不可全信”。

比如一个人在西医看来无药可救,只能回家等死,结果被某个中医或者出马仙给挽救了。又或者某个西医认为无法逆转的疾病被某个大神给逆转了。

在病人痛苦到极点的时候,会有两种可能,放弃希望并变得越来越糟,保持乐观然后逐渐好转。

放弃希望的话,病人在焦虑的状态下,胃口不好、气血不足,是很难向好的方向发展的。

保持乐观的话,足够耐心,少折腾自己,给身体足够的自愈时间,反而有可能好转。

过去的医疗水平,假阳性的概率肯定非常高,因为根本没人讨论这个概念,完全相信“权威”就输了。只要是假阳性,并且病人不服输,就有很大概率创造医学奇迹。
3
Know Thyself
“忧思伤脾”,胃口不好、状态不好,跟脾胃不好也有一定关系。 在疫情期之前,我每天都面对着一个所有年轻人都在面对的死局。所以碰到2020年3月的机会后,我期望通过炒币暴富以打破死局,但我频繁的加杠杠合约交易让我在一年之内亏掉了近三个月的工资,虽然币价涨了近20倍。 之后家人生病,我也不再奢望暴富了,直接辞职回家摆烂了,顺便磨练投资者需要的耐心。 我的脾胃受到伤害的过程大概就在2019年到2021年之间。之后我开始规律的打坐,像个苦行僧每天吃一顿饭,有时候辟谷隔几天吃一顿。 去年入职体检时显示“脾大”…
今天跟家人聊了会儿,我感觉有生以来从来没有一年夏天像今年状态这么糟糕,又找到了一点可能的原因。

从2021年到2023年夏天,我在农村家里睡觉都不开空调,最热的那段时间,我在帐篷里铺个瑜伽垫打地铺。2021年之前上班时,住的地方有树遮荫,开空调也比较少。

去年上班以来,住的地方比较晒,在最热的那段时间不整夜开空调半夜会被热醒,整夜开的话睡醒后状态又很糟糕。

现在不太热了,我睡前调到28度到半夜两三点自动关机,身体状态也比之前好一些了。
👍1
https://x.com/whyyoutouzhele/status/1824847924871999902

在我当年大学退学后,租房被二房东坑、找工作被坑、出租屋中电脑被偷时,如果不是大学老师给我指了一条道,我可能也扛不下去。

当年虽然没人讲“学历是我下不来的高台”这种话,身边也没人可以理解我退学的选择,但我感觉自己别无选择了。

家人总拿我跟别人攀比,我不可能上的学又好,工作又好,身体又健康,家庭又美满……我不可能什么都比得过别人。卷了那么多年,我本来就想大学后好好休息的。看到大学无法满足我的期望,在陶渊明“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的鼓舞下,果断止损。

我很理解这个女孩,因为没有人可以深入交流,无所留恋,所以拉黑所有人。

成年之后,我们首先应该为自己而活,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让自己人生变得更有价值。等能够独善其身之后,再考虑去满足别人的期望。

这个女孩儿之所以无法自立,是因为她相信了父母、老师的“知识改变命运”,相信了网友们的考公上岸是最终的归宿……用自己二十多年的青春帮别人理论试错,却不晓得人生还有其它选择。
😢3
This media is not supported in your browser
VIEW IN TELEGRAM
在小红书上看到,三千多块招不到保洁,却能招到愿意兼职保洁、会开车的会计。

人们把名分看得太重要了。

刘皇叔当年不过是个卖草鞋的,但是他能够在市场快速变化的过程中,根据市场供需,找到更加符合自己比较优势的工作。

第一份工作并没那么重要,在当今尤其如此。越是追求安稳,越容易错过更好的机会,越容易掉入大坑。
👍6
https://youtu.be/D0hvrvw9fgA

关于脾脏肿大,在倪海厦的《人纪: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有简短的描述,位于视频2:10:32

截图是《医宗金鉴》中的相关内容。

在视频中,他也提及对于西医和科学的看法。
昨天照着倪海厦的视频,做了几个易筋经的动作,那些动作实在是太奇怪了,有一个动作对肚子压迫挺强的。

​虽然我过去也走路、骑车、轮滑、打球,但是那些运动对肚子都没多大压迫。

​我从他视频中了解到一个知识,有的人喜欢被踩背,因为他们的部分器官供血不足,通过施加外力让血液供过去会给人很爽的感觉。

人体血液循环这套液压系统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会出现各种小问题。即使AI能够帮助人们延长寿命,但是如果它无法修复血液循环系统的各种问题,那也只是让人们低质量的活着,维护成本会越来越高。

我想,不论是中药还是穴道都不能从根本上治疗现代人的疾病,因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严重超过了这套液压系统的负荷。只有权衡利弊,做出取舍,改变生活习惯,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1
2025/07/09 19:40:15
Back to Top
HTML Embe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