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 Web
tgoop.com
»
United States
»
随机漫步
» Telegram Web
随机漫步
telegra.ph/缅甸政变两年后-年轻人到迪拜打灰工资助民间力量对抗军政府-02-22
Telegraph
缅甸政变两年后 年轻人到迪拜“打灰工”资助民间力量对抗军政府
在迪拜从事着灰色金融工作、每天过着黑白颠倒的生活的缅甸朋友艾米经常回忆起几年前在仰光的美好生活。 那时,她赶上了昂山素季执政时期国家对外开放的好时机,凭借流利的英语从一家月薪只有2500元人民币的当地公司跳槽,成功应聘一家第一批进入缅甸的外企,同样的工作拿到了月薪7000人民币,而她在仰光市中心租下设施齐全的小型单身公寓,月租只有1500元人民币。 一切终止于2021年2月1日,在民主选举选出的新政府和议员就职前一天,缅甸军方扣押昂山素季并接管了政府,不仅昂山素季由国家领袖沦为阶下囚,缅甸年轻一代的未来也随之灰飞烟去。…
随机漫步
https://zhuanlan.zhihu.com/p/609456619
知乎专栏
我们将如何描述过去的这一年?
应该如何描述过去的这一年?也许可以讲讲其中的一个“切片”。 突进2022年2月24日,也就是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开始的第一天,位于乌克兰赫尔松州南境的卡霍夫卡水电站落入了俄军的控制,同时易手的还有第聂伯河…
随机漫步
telegra.ph/亚洲猎豹距离灭绝又近了一步-03-03
Telegraph
亚洲猎豹,距离灭绝又近了一步
在世间坎坷生活10个月后,世界上仅有的一只非野生环境下出生并被人工饲养的亚洲猎豹“皮鲁兹”(意思为“胜利”)因肾衰在德黑兰中心医院死亡。 2022年5月1日伊朗塞姆南省图兰国家公园保育区,难产的母豹菲鲁兹(意为“绿松石”)在工作人员剖腹产手术协助下顺利生下三只幼崽,“皮鲁兹”与它的两个兄弟,却导致其在产后不认自己的三只幼崽,拒绝喂奶,哺育责任只能由保育区工作人员承担。三天后,一只幼崽因肺部粘连夭折,两周后,另一只幼崽因为奶水质量问题夭折,而幸存下来的幼崽就是皮鲁兹。
随机漫步
telegra.ph/马克龙之后下一任法国总统会是谁左派告诉我一个名字-03-08
Telegraph
马克龙之后,下一任法国总统会是谁?左派告诉我一个名字
在一位朋友的引荐之下,我有机会见到了法国知名律师让-皮埃尔·梅尼埃(Jean-Pierre Mignard)。目前已经退休的他,仍旧经常出现在法国各大电视台的访谈栏目上,作为嘉宾对法国的时政新闻以及司法事件发表评论。这样的经历也让他自嘲成为了一名“电视律师”(avocat à la télé)。梅尼埃常年笔耕不辍,将自己的感悟与经历相结合,出版过多本著作,其中包括《为所有人的正义》(Justice pour tous)、《罗伯特·肯尼迪:民主信仰》(Robert f kennedy la foi dem…
随机漫步
telegra.ph/今年份的极端高温已经来了-03-10-2
Telegraph
今年份的极端高温,已经来了
“2022年也许是未来十年当中,最凉爽的一年。” 2023年,事情正在向着这个方向发展,高温、热浪、干旱和山火等关键词,在过去几年里已经不再是陌生事物,但今年的问题在于,越来越多的地区发现异常气候真正的时间单位应当以“年”计算。 今年的极端高温,比过去来得更猛一些。 “坏消息连着坏消息” 今天发生在阿根廷的一切,听上去都似曾相识:一方面是连续发生的极端高温,另一方面则是已经持续到第三年的异常干旱,去年10-12月的三个月间,阿根廷中部降水达到近半个世纪以来最低,11月到12月,多轮热浪开始侵袭阿根廷。高…
随机漫步
telegra.ph/黑海粮食协议距离过期还有一天-03-18
Telegraph
黑海粮食协议,距离过期还有一天
随着续约期限的临近,黑海粮食协议在本周再一次成为谈判焦点,这项通过于去年七月的粮食出口协议经历一次续签以后,目前的有效期将于3月18日到期。在俄乌局势未现半分缓和迹象的当下,这份协议的续期谈判风波迭起,俄方在3月14日更新其谈判条件称,要将原定的120天有效期减半至60天,乌方随即拒绝了该提议。 由于120天的续约有效期是已被写入2022年7月四方分别达成的黑海粮食协议文本的内容,当前仍不知道俄方的“有效期减半”是否真有可行性,或者需要各方重新就协议条件进行谈判。从谈判参与方到世界粮食市场,主流舆论并不…
随机漫步
telegra.ph/财政捉襟见肘法国政府出狠招用不信任动议换强行延迟退休-03-20
Telegraph
财政捉襟见肘,法国政府出狠招:用不信任动议换强行延迟退休
法国养老金改革方案已经引发了长达三个月的街头抗议和罢工,且矛盾有愈演愈烈之势。在某一瞬间,形势貌似在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但好景不长。面对议会中中右派“共和党”(Les Républicains)部分议员的反对,以及执政联盟内部部分议员的迟疑,3月16日下午,法国总理伊丽莎白·博尔内(Elisabeth Bornes)在总统马克龙的授权下,登上国民议会的讲坛,启动法国宪法中第49条第三款的规定,就退休改革草案抵押政府信用,以期强行通过这项备受争议的改革。 根据法国宪法中的规定,如果第49条第三款所规定的程…
随机漫步
telegra.ph/新青年对战帝国龙--无国界社运-Borderless-movement-03-24
Telegraph
新青年对战帝国龙? — 无国界社运 Borderless movement
作者: 汤若望 翻译:翁营 陈独秀在1921年成立中国共产党之前,在1916年创办了《新青年》杂志,教育新一代追求个人自由、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新思想。三年后,新一代青年在伟大的五四运动中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懦弱的北洋政府。不久,陈独秀在1925年领导新近成立的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但两年后惨败,并很快被苏联的史达林贬逐。一百年过去了,尽管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进步,中国人民仍然是 「臣民」,而不是拥有个人自由权利和参与政治的权利的「公民」。 从韭菜到人矿 自1949年以来,直到最近几年,一代又一代的「新青年」不断…
随机漫步
telegra.ph/Tiktok的国会审判及其美国困境的过去现在与未来-04-03-5
Telegraph
Tiktok的国会“审判”,及其美国困境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你们的平台应该被封禁”(“Your Platform should be banned”)——众议院能源和商业委员会主席,华盛顿州共和党人凯西·罗杰斯(Cathy McMorris Rodgers)在万众瞩目的国会Tiktok听证会的开局发言当中便一语惊人,以一种丝毫不打算给听证对象辩护机会的方式,开启了五个小时针对Tiktok的轮番轰炸。 从事后的情况来看,就算是在科技企业和金融行业日常被国会委员会“怒斥”的当下美国,也从未有过这种由委员会主席带头先入为主早早给听证会定下基调,两党议员轮番上阵一同针…
随机漫步
telegra.ph/特朗普被起诉罪有应得还是政治迫害对未来选情有何影响-04-11
Telegraph
特朗普被起诉:罪有应得还是政治迫害?对未来选情有何影响?
4月4日的纽约,因为一位前纽约居民的到来变得格外热闹。上周被纽约曼哈顿区大陪审团起诉的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自愿来到了纽约市法院接受法庭传讯。此前通过特朗普的自我宣告和媒体不断报道,尽管外界对特朗普被正式起诉已经有了充分预期,但特朗普作为2024年总统大选参选人和共和党实际政党领袖的特殊地位,还是引发了纽约警方的严阵以待、车水马龙的媒体与各路 “勤王” 队伍齐聚纽约下城的盛况。 作为首位面临刑事案件指控,遭遇大陪审团起诉的前总统和仍在活跃的政治人物,特朗普在法庭传讯环节还是得到了优待。一套过程下来,特朗…
随机漫步
telegra.ph/台湾海峡战云密布左翼应如何构建反战立场--无国界社运-Borderless-movement-04-15
Telegraph
台湾海峡战云密布,左翼应如何构建反战立场? — 无国界社运 Borderless movement
作者:刘项 在过去一年里,“左翼”针对乌克兰战争的立场常常引来诟病和热烈争论。虽然“左翼”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各种不同流派之间并没有统一立场,但其中一部分声音已经足以让不太留意种种细分的人士对这一标签产生整体反感。 造成这种窘境的原因之一,是西方左翼有优先批判自身所在地之帝国主义阵营的传统。在所有反战问题上都坚持这一原则,肯定是过于教条,也会产生错误。但华文世界左翼对这个传统的继承,则问题更大——往往只坚持“优先批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阵营”,而忽略“自身所在地”。要知道,西方左翼之所以有这一传统,并…
随机漫步
telegra.ph/英国的香港新公民社会--无国界社运-Borderless-movement-04-26
Telegraph
英国的香港新公民社会 — 无国界社运 Borderless movement
作者: Zi-Yuet 翻译:陈怡 原文: Building Hongkonger civil society in diaspora 三月下旬,在伦敦举行了第一次的英国与香港峰会,聚集了来自英国62个不同的香港人组织,与会者超过一百人。大家进行了三天会议和分组讨论。第二天的分组讨论集中在英国新生的香港公民社会的短期和长期目标和愿景。参与者被分配到各个小组进行集中讨论,然后每个小组将讨论共识提交给主办方。随后是自由交流环节,所有与会者都可以发表个人意见。 这篇文章总结了与会者在分组讨论中提出的观点和看法…
随机漫步
telegra.ph/面对2024美国大选共和党的困境和无法摆脱的党领袖特朗普-05-26-2
Telegraph
面对2024美国大选,共和党的困境和无法摆脱的“党领袖”特朗普
赢得了共和党初选的人大概率赢不了大选,有可能赢得了大选的人在初选中压根没戏。 近日,随着以弗罗里达州长罗恩·德桑蒂斯(Ron DeSantis)和南卡罗莱纳州参议院蒂姆·斯科特(Tim Scott)为首的一批共和党政客,正式宣布投身2024年的共和党总统初选,四年一度的总统选举周期可以说是拉开了帷幕。由于民主党一方有作为现任总统的拜登主动谋求连任,导致民主党初选沦为程序性的走个过场,缺乏实质性看点。所以到明年夏天普选阶段开启之前,美国政坛的主要目光都会聚焦在共和党初选,和注定火药味十足的这场内部之争之上。…
随机漫步
telegra.ph/大炮射蚊须北京又舞剑--无国界社运-Borderless-movement-05-26
Telegraph
大炮射蚊须,北京又舞剑 — 无国界社运 Borderless movement
作者:区龙宇 国泰空服员与乘客的纠纷,现在已经被国家机器收编,成为继续歼灭香港自治权的又一种武器了。人民日报海外版那篇鸿文,把一件个别普通人之间的小纠纷,株连为国家大事,上升到要清算香港2019运动的国家大业的层次上,这才笑死人。 一位空服员在访问中说,「事件的重点,就是因为大家都没有尊重对方——被人解雇的同事没有尊重对方——可能英文不是很好,有些老人家不会说英文的。但投诉的乘客也没有尊重别人,偷录和假设别人正在歧视。」这似乎是比较合理的评论。一个正常社会,就会放手让所有当事人和企业自行解决,大家最多做…
随机漫步
telegra.ph/以粮为纲全面扫光又来了--无国界社运-Borderless-movement-05-28
Telegraph
「以粮为纲,全面扫光」又来了! — 无国界社运 Borderless movement
作者:欧芳/刘项 大陆各地最近出现所谓「退林还耕」的闹剧,例如官员把农民种的姜全砍倒,强迫改种粮食。这令人想起毛时代。 中国大跃进时期,曾经出现过「农业以粮为纲,工业以钢为纲」的口号。中央为求达标,放任各地官员野蛮执法,不论土地是否适合,迫令农民只种粮食不种经济作物。后果就是粮食不够,经济作物也不够,普通人民都吃不饱又吃得差。文革后期,出现顺口溜「以粮为纲,全面扫光」。太阳底下无新事,几十年后的今天,大地上又再搬演一次「扫光」闹剧。 种姜罪莫大焉 5月8日,福建省一养猪农民在反抗「农管」强拆猪棚时,用射…
随机漫步
telegra.ph/国王的新衣续集六四34周年出版--无国界社运-Borderless-movement-05-31
Telegraph
「国王的新衣」续集!六四34周年出版! — 无国界社运 Borderless movement
国王穿上「新衣」后,被人民耻笑,颜面大损,决定通过国安法去打压人民。人民忍无可忍,终于起义。北面树林的樵夫樵妇,举起斧头,南面的农夫农妇举起镰刀,举起彩虹旗,南北两路奔向王府。国王在城墙看到下面起义军人头涌涌,很是惊慌。保安局长邓PK凑前道: 「皇上不用担心,只要告诉北人,南人会趁北人休息时,夺其斧头。同时我们又对南人照办煮碗,两批人就内讧,我们坐山观虎斗。」 结果国王成功了,如此,又安安乐乐坐了33年江山。 但是在2022年底发生了白纸运动,历史忽然翻开新一页。示威者不只抗议清零政策,而且当时有些学生…
随机漫步
telegra.ph/The-sequel-to-The-Kings-New-ClothesDue-to-be-Published-on-the-34th-Anniversary-of-June-4th--无国界社运-Borderless-movement-06-03
Telegraph
The sequel to "The King's New Clothes"Due to be Published on the 34th Anniversary of June 4th! — 无国界社运 Borderless movement
After the king put on the “new clothes”, he was ridiculed by the people. He was very angry and decided to pass the national security law to suppress the people. The people couldn’t bear it anymore and finally revolted. The male and female woodcutter in the…
随机漫步
telegra.ph/致敬5月35日左眼旁观--无国界社运-Borderless-movement-06-03
Telegraph
致敬5月35日—左眼旁观 — 无国界社运 Borderless movement
直接观看文章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gv2d4t8i2pg/episodes/535-e255ja9 每年的5月35日,是个难忘却又忌讳的日子。 历史留下的血迹和反抗都不该被遗忘。 除了不遗忘,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呢?且听本期嘉宾的见解和分享。 发表回响 文章导览 先前的 上一篇文章: 「国王的新衣」续集!六四34周年出版!下一步 下一篇文章: The sequel to “The King’s New Clothes”Due to be Published…
随机漫步
telegra.ph/学术与联结北京篇-07-08-2
Telegraph
学术与联结——北京篇
今天 8:54 我第一次去北京,对它的感情就已经极其复杂。 头两天,我觉得这里和深圳没什么区别,当晚我对同行的人说,我从来没见过一个城市可以平庸地如此傲慢。“站在北大西门的时候,这种他乡非异乡的感觉强烈得无以复加,差点让我拂袖而去。”然而到我离开的时候,它已经带给我太多的惆怅和困惑:“它的外观和深圳如此相像,它的内核我又没有碰触到;它留着我太多的朋友,比广州还多,我在这片困顿的土地上最想见的人几乎都在那里,我不可能感到陌生。” 北京让我困惑的还有一点:以它的文化中心地位,它带给我的冲击,应该首先是学术上…
随机漫步
telegra.ph/学术与联结川渝篇-07-08-2
Telegraph
学术与联结——川渝篇
今天 8:53 这篇文章,起意容易,动笔难。 我是有写游历的习惯的,从2011年的《四城记·北京》、2012年的《2012,一些理想主义的故事》、2019年的《八年的北京》,到去年的《作为政治哲学发源地的广州》,标准放宽一点的话,《自由主义的“进”与“退”》与《这个时代的左翼青年》也可以算。以前某些时刻也觉得自己矫情,好像自己的交游有多重要似的,但现在回想起来,我会庆幸自己写过这些文字,不然我在学术文章之外就找不到别的线索可以把自己的过去串连起来了。 这是疫情结束以来第一次远游。其实去的几个城市,重庆、…
2025/07/14 14:22:51
Back to Top
HTML Embed Code:
TW
HK
DE
US
CA
RU
NO
CN
UA
SG
YE
IN
SA
FR
IQ
UK
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