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频道(名字待定)
最近重写了微信搬运工的 bot,做了个内容跟微信搬运工一模一样的新频道(@wxbyg),现在内测中,欢迎关注。 新旧频道的差异,先讲一点:以前遇到 telegraph 的长度限制只能把内容截断,现在可以翻页搬运了,比如这篇朱松纯 2017 发在微信公众号上的超长文章:https://www.tgoop.com/wxbyg/150 新 bot 能直接切成四段。 另外,微信公众号不支持外链,让互联网不互联。新的 bot 也把文字形式的链接识别并加上了外链。比如一些长文章结尾的参考文献,可以直接点击,不需要复制粘贴到浏览器了。…
因为重写了搬运 bot, 顺手做了个搬运知乎内容的频道
知乎大巴扎 @zhihu_bazaar
欢迎关注。还是由 bot 搬运到频道的模式,但这个频道开放了评论,如果有意投稿,也可以把知乎内容的链接发在讨论区(发在讨论区的知乎问答链接会被自动备份到 Telegraph,但仅限问答,不包括知乎专栏文章)。
最近弄的另外几个频道,统一把入口在这:微信搬运工(新),小红书一瞥
知乎大巴扎 @zhihu_bazaar
欢迎关注。还是由 bot 搬运到频道的模式,但这个频道开放了评论,如果有意投稿,也可以把知乎内容的链接发在讨论区(发在讨论区的知乎问答链接会被自动备份到 Telegraph,但仅限问答,不包括知乎专栏文章)。
最近弄的另外几个频道,统一把入口在这:微信搬运工(新),小红书一瞥
Telegram
知乎大巴扎
搬运和备份一些知乎上的内容。
许志永法庭陈述:美好中国 | 原文
丁家喜法庭陈述:专制必亡 | 原文
按:最近一直想写文纪念/声援编程随想,但迟迟写不出令自己满意的。今天借搬运许志永法庭陈述的机会简单说两句。编程随想判了七年,许志永最近判了十四年(不熟悉的读者建议阅读许志永的 维基百科条目)。同一天判刑的还有丁家喜律师(十二年),他的法庭陈述较短,也一并搬运了。
编程随想的博客,我只能说“读过”,并不是忠实读者。可能很多人也是类似的状况。但关于此案,存在一个非常吊诡的局面:如果想跟之前不了解编程随想的人解释这个案子,往往费了很多口舌,别人也只能了解到他是一个“博主”(blogger),难以传达他在很多人心中的分量;如果过度强调他干的那些更“反动”的事情,比如 2011 茉莉花革命期间的几篇“煽颠文”,和“太子党关系网络项目”,这些确实“够判几年的”,但好像也不是重点。做类似事情的人不止他一个,但像他这样被网民关注的略罕见。
编程随想对于简中翻墙用户最大的意义,其实在于,他能自由地说话。这也是他最大的“罪”。翻墙是一定程度言论自由的起点,但我们都知道,即使在网络空间里到了墙外(甚至肉身翻墙),获得的自由也是很有限度的:一旦有一定程度的参与和输出,自己或者家人就会被骚扰。我们没有免于恐惧的自由。所以很多人翻出来只能看看,叹口气,摇摇头,仅此而已。
但是编程随想不一样。在长达十二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坚持输出,并收获了一批读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外,他并不是专家,也不是什么居高临下的网红,他就是一个自由的,读书稍多的网民。他给我们展示了自由的模样,就像穿过高墙缝隙照到角落里的一缕阳光。为了不被专政机器碾过,他采取了很多防护手段(这一点点自由来之不易!),但噩梦终究降临。
某种意义下,我甚至希望编程随想不曾做过前面提及的那些特别“反动”的事情——并不是说这样他遭受的苦难就会变轻,相反,哪怕在这种情况下,他遭受的苦难一分一毫也不会少。而这更能反衬出他们处心积虑必欲除之而后快的,真的不是什么“反贼”,恰恰是一个追求自由且有能力实践的灵魂。
最后,借陈寅恪《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铭》,表达一下对最近受难的几位的敬意(黑体字为笔者所加):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丁家喜法庭陈述:专制必亡 | 原文
按:最近一直想写文纪念/声援编程随想,但迟迟写不出令自己满意的。今天借搬运许志永法庭陈述的机会简单说两句。编程随想判了七年,许志永最近判了十四年(不熟悉的读者建议阅读许志永的 维基百科条目)。同一天判刑的还有丁家喜律师(十二年),他的法庭陈述较短,也一并搬运了。
编程随想的博客,我只能说“读过”,并不是忠实读者。可能很多人也是类似的状况。但关于此案,存在一个非常吊诡的局面:如果想跟之前不了解编程随想的人解释这个案子,往往费了很多口舌,别人也只能了解到他是一个“博主”(blogger),难以传达他在很多人心中的分量;如果过度强调他干的那些更“反动”的事情,比如 2011 茉莉花革命期间的几篇“煽颠文”,和“太子党关系网络项目”,这些确实“够判几年的”,但好像也不是重点。做类似事情的人不止他一个,但像他这样被网民关注的略罕见。
编程随想对于简中翻墙用户最大的意义,其实在于,他能自由地说话。这也是他最大的“罪”。翻墙是一定程度言论自由的起点,但我们都知道,即使在网络空间里到了墙外(甚至肉身翻墙),获得的自由也是很有限度的:一旦有一定程度的参与和输出,自己或者家人就会被骚扰。我们没有免于恐惧的自由。所以很多人翻出来只能看看,叹口气,摇摇头,仅此而已。
但是编程随想不一样。在长达十二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坚持输出,并收获了一批读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外,他并不是专家,也不是什么居高临下的网红,他就是一个自由的,读书稍多的网民。他给我们展示了自由的模样,就像穿过高墙缝隙照到角落里的一缕阳光。为了不被专政机器碾过,他采取了很多防护手段(这一点点自由来之不易!),但噩梦终究降临。
某种意义下,我甚至希望编程随想不曾做过前面提及的那些特别“反动”的事情——并不是说这样他遭受的苦难就会变轻,相反,哪怕在这种情况下,他遭受的苦难一分一毫也不会少。而这更能反衬出他们处心积虑必欲除之而后快的,真的不是什么“反贼”,恰恰是一个追求自由且有能力实践的灵魂。
最后,借陈寅恪《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铭》,表达一下对最近受难的几位的敬意(黑体字为笔者所加):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Telegraph
许志永法庭陈述:美好中国
我想有一个梦想,美好中国,美丽且自由,公正、幸福。那是民主中国。天下仍是天下人之天下,非一族一党之江山,真正人民的国家,政权出自选票,而非枪杆子。 人民定期选举议员、市长、省长、总统,权为民所赋,民有、民治、民享。从此,人民不再是独裁者遮羞的幌子,不再是王朝轮回中默默无闻的蝼蚁,而是国家真正的主人。从此,执政者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占领者,而是谦卑的服务者,他们公平竞争,人民择优聘任。从此,政权更替不再刀光剑影,血雨腥风,而是人民节日的庆典。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三千年了,中华民族必将走出历史的三峡,走向现代…
新频道(名字待定)
许志永法庭陈述:美好中国 | 原文 丁家喜法庭陈述:专制必亡 | 原文 按:最近一直想写文纪念/声援编程随想,但迟迟写不出令自己满意的。今天借搬运许志永法庭陈述的机会简单说两句。编程随想判了七年,许志永最近判了十四年(不熟悉的读者建议阅读许志永的 维基百科条目)。同一天判刑的还有丁家喜律师(十二年),他的法庭陈述较短,也一并搬运了。 编程随想的博客,我只能说“读过”,并不是忠实读者。可能很多人也是类似的状况。但关于此案,存在一个非常吊诡的局面:如果想跟之前不了解编程随想的人解释这个案子,往往费了很…
受 心灵魔法站 启发,弄了个 xLog 博客,并把上面这篇文章放到了上面:编程随想:穿透高墙的阳光。可以说说体验:
1. xLog 是一个区块链上的去中心化博客项目。
2. 最初需要从一个水龙头 (faucet) 领一点 CSB, 而领币需要发一条推特,这对不熟悉区块链或者没有推特账号的人不太友好,对有隐私需求的创作者也不太友好。
3. 领了一次以后,看起来还是够用一段时间的——领到的东西没太多价值,但可以把这个博客理解成一辆车,而 CSB 就是汽油,每次操作都需要消耗一点点,领一次大概够操作八九十次,在能接受的范围内。(耗光了以后可以免费续领)
4. 目测官网还没被墙,所以上面的内容墙内的朋友应该是可以直接看到的。上面暂时也没太多敏感的信息。这东西有多抗墙还需要交给时间判断。(我的理解是长远看所有的用于展示内容的网站都会被墙,但如果用户在本地运行节点可以在本地读取链上数据,从而浏览/发布博客。)
5. 体验上可能比一般的(中心化)博客服务差一点,比如说哪怕是点个赞或者发条评论,都是上链的,所以需要签名。这个过程相对无痛,但还是稍微有点折腾(首次点赞可能需要点击五六次)。所以在这里写博客就不要指望很强的互动了。点赞也上链这个我一开始觉得有点费解,但放在抗审查的视角下还是可以理解的。另外因为每次评论都需要上链,可能垃圾信息刷屏会比较费劲(这个也需要时间测试)。
6. 其实区块链上还是有真东西的,但用户体验和学习曲线陡峭始终是个门槛,区块链本身的很多特性限制了产品经理的发挥,但降低在区块链上的使用门槛并教育用户还是很有意义的。不知道弄个 telegram bot 允许大家投稿并把合适的内容发到链上有没有人用(对 telegram 用户而言应该轻松很多)。
7. 要是编程随想开博客的时候有这个基础设施就好了。(这是一句感慨,但需要补充一句适当的警告:平心而论现在的去中心化服务在对抗国家级别的对手的时候还不是 fool-proof(即小白来了也能用)的,有些比较消耗资源的监控/攻击方式——比如运行节点从而实时监控最初提交交易的 IP ——对于比较强大的对手还是可行的,格外敏感的操作需要进一步的防护。)
本条也准备发到 xLog 上。另:开放了本频道的 telegram 评论区,听听大家的意见。
(刚发现之前那条没开评论区,重发了一遍)
1. xLog 是一个区块链上的去中心化博客项目。
2. 最初需要从一个水龙头 (faucet) 领一点 CSB, 而领币需要发一条推特,这对不熟悉区块链或者没有推特账号的人不太友好,对有隐私需求的创作者也不太友好。
3. 领了一次以后,看起来还是够用一段时间的——领到的东西没太多价值,但可以把这个博客理解成一辆车,而 CSB 就是汽油,每次操作都需要消耗一点点,领一次大概够操作八九十次,在能接受的范围内。(耗光了以后可以免费续领)
4. 目测官网还没被墙,所以上面的内容墙内的朋友应该是可以直接看到的。上面暂时也没太多敏感的信息。这东西有多抗墙还需要交给时间判断。(我的理解是长远看所有的用于展示内容的网站都会被墙,但如果用户在本地运行节点可以在本地读取链上数据,从而浏览/发布博客。)
5. 体验上可能比一般的(中心化)博客服务差一点,比如说哪怕是点个赞或者发条评论,都是上链的,所以需要签名。这个过程相对无痛,但还是稍微有点折腾(首次点赞可能需要点击五六次)。所以在这里写博客就不要指望很强的互动了。点赞也上链这个我一开始觉得有点费解,但放在抗审查的视角下还是可以理解的。另外因为每次评论都需要上链,可能垃圾信息刷屏会比较费劲(这个也需要时间测试)。
6. 其实区块链上还是有真东西的,但用户体验和学习曲线陡峭始终是个门槛,区块链本身的很多特性限制了产品经理的发挥,但降低在区块链上的使用门槛并教育用户还是很有意义的。不知道弄个 telegram bot 允许大家投稿并把合适的内容发到链上有没有人用(对 telegram 用户而言应该轻松很多)。
7. 要是编程随想开博客的时候有这个基础设施就好了。(这是一句感慨,但需要补充一句适当的警告:平心而论现在的去中心化服务在对抗国家级别的对手的时候还不是 fool-proof(即小白来了也能用)的,有些比较消耗资源的监控/攻击方式——比如运行节点从而实时监控最初提交交易的 IP ——对于比较强大的对手还是可行的,格外敏感的操作需要进一步的防护。)
本条也准备发到 xLog 上。另:开放了本频道的 telegram 评论区,听听大家的意见。
(刚发现之前那条没开评论区,重发了一遍)
Telegram
心灵魔法站
和大伙儿说个事儿:我开通了自己的去中心化博客,使用的是xLog ,非常的简单优雅。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 去中心化。你的博客内容是存储在区块链上的。
- 安全。只要没有人知道你的钱包私钥,你的数据就是安全的。
- 导入导出非常的方便,完美的支持markdown文件。
- 随意的定制。如果你不喜欢博客的默认样式?OK,你完全可以自己修改。
- 免费开源。博客本身完全开源,使用也是完全免费,我用brave的电子钱包很快就创建好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账户。
最后,以后我的长文章就会通过博客链接的形式转到频道里。…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 去中心化。你的博客内容是存储在区块链上的。
- 安全。只要没有人知道你的钱包私钥,你的数据就是安全的。
- 导入导出非常的方便,完美的支持markdown文件。
- 随意的定制。如果你不喜欢博客的默认样式?OK,你完全可以自己修改。
- 免费开源。博客本身完全开源,使用也是完全免费,我用brave的电子钱包很快就创建好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账户。
最后,以后我的长文章就会通过博客链接的形式转到频道里。…
Forwarded from 浮生东京
时代周刊:2023年最具影响力的100人
Peng Lifa (彭立发)
The true meaning of expression emerges only when individuals like Peng Lifa are willing to make sacrifices and pay the price.
link:
https://time.com/collection/100-most-influential-people-2023/6269835/peng-lifa/
Peng Lifa (彭立发)
The true meaning of expression emerges only when individuals like Peng Lifa are willing to make sacrifices and pay the price.
link:
https://time.com/collection/100-most-influential-people-2023/6269835/peng-lifa/
中国无证移民在抖音上找到陆路免签进入美国的建议,成群结队的出发了 | 原文 | 英文原文
按:中文编译是加美财经 (caus.com) 做的。这个网站值得推荐,算是难得的还比较靠谱的简体中文信息。英文原文由路透社发表,里面有很多图片和视频,推荐观看(用机器翻译也可)。原文只写了穿过边境到达美国这方面,不知道这些走线的人是怎么去的纽约和洛杉矶,估计也有很多故事(唔,其实到了美国境内可以随意坐大巴,坐飞机直接用中国护照也可,所以不缺钱的话可能没那么多 drama)。
按:中文编译是加美财经 (caus.com) 做的。这个网站值得推荐,算是难得的还比较靠谱的简体中文信息。英文原文由路透社发表,里面有很多图片和视频,推荐观看(用机器翻译也可)。原文只写了穿过边境到达美国这方面,不知道这些走线的人是怎么去的纽约和洛杉矶,估计也有很多故事(唔,其实到了美国境内可以随意坐大巴,坐飞机直接用中国护照也可,所以不缺钱的话可能没那么多 drama)。
Telegraph
中国无证移民在抖音上找到陆路免签进入美国的建议,成群结队的出发了
在三周的时间里,路透社在德克萨斯州东南部的一个偏远边境地带进行了拍摄和报道,目睹了数百名中国移民进入美国,并用普通话采访了二十多人。强烈建议观看路透原文报道,视频和图片非常精彩。
中国的防火长城是如何检测和封锁完全加密流量的
很有质量的实证研究。不管防火长城初期有多低效和无能,经过多年的资源投入和重金打造,现在已经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信息鸿沟。仅靠道义谴责是不能拆掉这堵墙的,需要热爱自由的专业人士付出艰苦的努力。向(站在自由一方的)GFW 研究者致敬。
很有质量的实证研究。不管防火长城初期有多低效和无能,经过多年的资源投入和重金打造,现在已经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信息鸿沟。仅靠道义谴责是不能拆掉这堵墙的,需要热爱自由的专业人士付出艰苦的努力。向(站在自由一方的)GFW 研究者致敬。
曝光!“颜色革命”,它干的 | 原文
这篇环球时报的文章有点逗(但也有“十万+”阅读量,转载的阅读量都很多,官方非官方的公众号都借机恰流量饭了)——国家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和360公司的报告披露了CIA惯用的五种手段,仔细看的话发现五种手段也就是保证群众能上网且不受审查。有一种某大恶人坏事做尽,竟然到处安装红绿灯方便老奶奶过马路的感觉(五种手段写得那么具体,甚至有点像软广)。如果 CIA 的经费真的都拿来干这个的话,世界各国的互联网环境可能真的会改善(笑)。
里面提到的“暴动”(Riot)也就是个聊天软件,现在都改名叫 Element 了 (Wikipedia: Element (Software))。很早就听说过,但早年体验比较原始。如果有人最近用过,请在评论区分享一些体验。
这篇环球时报的文章有点逗(但也有“十万+”阅读量,转载的阅读量都很多,官方非官方的公众号都借机恰流量饭了)——国家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和360公司的报告披露了CIA惯用的五种手段,仔细看的话发现五种手段也就是保证群众能上网且不受审查。有一种某大恶人坏事做尽,竟然到处安装红绿灯方便老奶奶过马路的感觉(五种手段写得那么具体,甚至有点像软广)。如果 CIA 的经费真的都拿来干这个的话,世界各国的互联网环境可能真的会改善(笑)。
里面提到的“暴动”(Riot)也就是个聊天软件,现在都改名叫 Element 了 (Wikipedia: Element (Software))。很早就听说过,但早年体验比较原始。如果有人最近用过,请在评论区分享一些体验。
Telegraph
曝光!“颜色革命”,它干的
长期以来,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在世界各地秘密实施“和平演变”和“颜色革命”,持续进行间谍窃密活动。国家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和360公司4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披露CIA在全球各地策划组织实施大量“颜色革命”事件的主要技术手段,其中包括一款被称为“蜂拥”的非传统政权更迭技术,用于推动通过互联网联接的年轻人加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流动性抗议活动。 CIA是美国联邦政府主要情报机构之一,总部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兰利,下设情报处(DI)、秘密行动处(NCS) 、科技处(DS&T)、支援处(DS)四个部门。其主要业务范…
我被盒马标记成小偷了(后续来了) | 原文
今天话痨犯了,干脆多说几句。这事情还没闹太大,但也是一个很夸张的新闻,浓浓的赛博朋克风。盒马用人脸识别等工具标注小偷,这还不算,数据还直接跟优衣库这样的公司分享了,优衣库那边拿到的数据直接说这人是小偷。感觉这技术应该用了一段时间了,只是这次标注了一个假阳性,所以才曝光出来。这技术一旦铺开那真的可以特定时间访问特定地点(比如乌鲁木齐中路,木樨地地铁站,林昭墓)扣社会信用分了。(为防有人看不懂,最后这句是个夸张的说法,实际情况大概率是一种妥协,但民众的权利肯定还是会受到一点不小的侵犯的----不要说什么在中国本来就没有隐私,现状是你以为你已经没有隐私了,那帮人还能从你身上再多拿走些)
复制一则评论:做监控系统的人告诉你 你可能被加进名单库了[笑哭R]比方说他们那个仓库 分白名单(员工)和陌生人 可能你就被报警之后拉进重点人员名单库 然后 所有共用这个名单库的企业 只要你进监控范围就会报警[笑哭R]
同一个评论者的另一条评论:不止是脸 现在已经可以做到步态 人体 同车……[笑哭R]包括戴口罩只要样本量够比较清晰也可以
按:小红书上的内容一般我是不给原文链接的,但这条我觉得比较重要,附了个原文链接。如果观光团过去请善待原作者。
今天话痨犯了,干脆多说几句。这事情还没闹太大,但也是一个很夸张的新闻,浓浓的赛博朋克风。盒马用人脸识别等工具标注小偷,这还不算,数据还直接跟优衣库这样的公司分享了,优衣库那边拿到的数据直接说这人是小偷。感觉这技术应该用了一段时间了,只是这次标注了一个假阳性,所以才曝光出来。这技术一旦铺开那真的可以特定时间访问特定地点(比如乌鲁木齐中路,木樨地地铁站,林昭墓)扣社会信用分了。(为防有人看不懂,最后这句是个夸张的说法,实际情况大概率是一种妥协,但民众的权利肯定还是会受到一点不小的侵犯的----不要说什么在中国本来就没有隐私,现状是你以为你已经没有隐私了,那帮人还能从你身上再多拿走些)
复制一则评论:做监控系统的人告诉你 你可能被加进名单库了[笑哭R]比方说他们那个仓库 分白名单(员工)和陌生人 可能你就被报警之后拉进重点人员名单库 然后 所有共用这个名单库的企业 只要你进监控范围就会报警[笑哭R]
同一个评论者的另一条评论:不止是脸 现在已经可以做到步态 人体 同车……[笑哭R]包括戴口罩只要样本量够比较清晰也可以
按:小红书上的内容一般我是不给原文链接的,但这条我觉得比较重要,附了个原文链接。如果观光团过去请善待原作者。
Telegraph
我被盒马标记成小偷了(后续来了)
事情的起因不是我漏扫,是因为我上班的地点在盒马的楼上是一栋写字楼里面,写字楼的负2楼是盒马的仓库,因为有次下雨,所以我就发现我可以从负2到公司去,相当于走了近路,但是我当时并不知道那里是他们存放货物的地方,因为刚刚开业的时候是有提示可以走的,后来就会从那边下去盒马,我当时走的时候心里也在想,咦这个货这么放不怕别人拿啊,会不会监控我啊,但是监控也不怕啊,不是有监控吗我也没拿啊,说的清啊,后来我才发现我这个想法多么的愚蠢。我像往常一样的逛商场遛娃跟大多数人一样的生活轨迹,直到有一次我去优衣库里面,被员工尾随…
五四青年节,读原汁原味的《新青年》 | 原文
按:今天又看到人提《新青年》杂志,于是去找来看了看(Wikisource 上有 全文,这里也有 简体版)。内容感觉可圈可点,政治学的内容挺多的,也有文艺方面的内容,还有一些翻译的文章,从搬运这篇来看,内页还有一些书籍广告,甚至包括微积分之类的书籍。
这杂志的内容在 1915 年的中国并不会有多少人能看懂(前几期的销量好像也确实堪忧),但看不到今日互联网上常见的那种 习得性无助 的情绪,感觉还是很有朝气的。那篇著名的《敬告青年》就出自创刊号,推荐阅读。
按:今天又看到人提《新青年》杂志,于是去找来看了看(Wikisource 上有 全文,这里也有 简体版)。内容感觉可圈可点,政治学的内容挺多的,也有文艺方面的内容,还有一些翻译的文章,从搬运这篇来看,内页还有一些书籍广告,甚至包括微积分之类的书籍。
这杂志的内容在 1915 年的中国并不会有多少人能看懂(前几期的销量好像也确实堪忧),但看不到今日互联网上常见的那种 习得性无助 的情绪,感觉还是很有朝气的。那篇著名的《敬告青年》就出自创刊号,推荐阅读。
Telegraph
五四青年节,读原汁原味的《新青年》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不少人转发《新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几句对青年人的呼吁,很是振聋发聩。网上见到的转发图有下面左右两个版本:
新频道(名字待定)
许志永《美好中国》.pdf
按:这是二十四篇文章的合集,许志永本意是要出这么一本书的,可惜放在网上的时候(2019.12.30)他已经在流亡,后来 2020.2 被捕。2020.4 有人把这本书做了电子版发到 这个频道。2023.4 许志永一审被判刑,又有人把书发到了 Google Play. 上面的 PDF 也是从这本电子书衍生出来的。
这本书非常有意思,它涉及的内容时间跨度特别长,且不说里面提到的许志永高中时期的心路历程(1990 之前),最早进入公众视野的孙志刚案(2003)至今也有二十年了。二十年间人的心态是会发生很多变化的,但许志永初心未改。
单从做事情的方式方法上看,变化是有的——如果我们以一种刻舟求剑的方式去苛责,或者从一个静止的时间点去观察,根据自己的立场不同,可能觉得他 2003 “幼稚”(参选、改良),或者觉得他 2019 “极端”(追求结束专制)。但这正是这本书的可贵之处:在这里你能看到许志永和公民运动的成长。这也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了几分包容和耐心,不会轻易跟人“割席”。
读过这本书,可能更能理解为什么专制政权要重判许志永——他真有成为甘地或者托马斯潘恩的潜力。一个非暴力+不组党的运动,其实就是一颗种子,现在可能不如砖头硬,但一旦长成参天巨树,是可以撬动专制政权的根基的。
这本书非常有意思,它涉及的内容时间跨度特别长,且不说里面提到的许志永高中时期的心路历程(1990 之前),最早进入公众视野的孙志刚案(2003)至今也有二十年了。二十年间人的心态是会发生很多变化的,但许志永初心未改。
单从做事情的方式方法上看,变化是有的——如果我们以一种刻舟求剑的方式去苛责,或者从一个静止的时间点去观察,根据自己的立场不同,可能觉得他 2003 “幼稚”(参选、改良),或者觉得他 2019 “极端”(追求结束专制)。但这正是这本书的可贵之处:在这里你能看到许志永和公民运动的成长。这也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了几分包容和耐心,不会轻易跟人“割席”。
读过这本书,可能更能理解为什么专制政权要重判许志永——他真有成为甘地或者托马斯潘恩的潜力。一个非暴力+不组党的运动,其实就是一颗种子,现在可能不如砖头硬,但一旦长成参天巨树,是可以撬动专制政权的根基的。
香港的公共图书馆清洗涉及天安门镇压的书籍 | 中译(ChatGPT)
叹气。ChatGPT 生成的概要:香港图书馆删除了与1989年天安门广场事件相关的书籍,作为该市打压言论自由的一部分。政府指示图书馆清理威胁国家安全的材料。这一行动引发了争议,但行政长官李家超为此辩护。此前已有著名亲民主活动人士的书籍被下架。此举是中国在香港实施国安法后对言论自由的进一步打击。
叹气。ChatGPT 生成的概要:香港图书馆删除了与1989年天安门广场事件相关的书籍,作为该市打压言论自由的一部分。政府指示图书馆清理威胁国家安全的材料。这一行动引发了争议,但行政长官李家超为此辩护。此前已有著名亲民主活动人士的书籍被下架。此举是中国在香港实施国安法后对言论自由的进一步打击。
Bloomberg.com
Hong Kong Public Libraries Purge Books on Tiananmen Crackdown
Hong Kong libraries have purged books about the deadly 1989 Tiananmen Square crackdown, marking the latest step in the city’s campaign against free speech.
昆明城投专家会议纪要
网上流传很广关于昆明城投债的五张图,这里发一个校对过的文字版本。信息量挺大的。比如每年的几千亿转移支付去年因为疫情直接没有给,简直堪称休克疗法。(原文:上海是对云南对点帮扶的,中央转移支付中每年有几千亿从上海转移支付到云南。去年没有拨付,主要受疫情影响,转移支付到现在没有给。)
网上流传很广关于昆明城投债的五张图,这里发一个校对过的文字版本。信息量挺大的。比如每年的几千亿转移支付去年因为疫情直接没有给,简直堪称休克疗法。(原文:上海是对云南对点帮扶的,中央转移支付中每年有几千亿从上海转移支付到云南。去年没有拨付,主要受疫情影响,转移支付到现在没有给。)
Telegraph
昆明城投专家会议纪要
问:昆明市市级平台,尤其是土投,资金兑付的历程? 很简单,就是钱没有凑够,找财政拿钱,财政协调交投给了 1. 3 亿元,土投自己出去找社会资金 3500 万元,土储拨了 4000 万元,只有社会资金是星期五下午到位的,昆明交投的钱其实是交行放的高速货款,但受市政府委托划拔了 1.4 亿元 (其实查下来是不合规的),土储拨了 4000 万元,都是星期六到位的,交投的钱是星期五晚上放出的,但是系统关闭了,星期六和星期天都在转,昨晚踩红线到位。 问:未来半年到期压力较大,为 200 多亿,之后省里面有出手相救的可能吗?…
余英时:尝侨居是山,不忍见耳——谈我的“中国情怀”(1985)
按:原文发表于1985年,今天也很耐人寻味。用余英时在《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里的说法:“1985年6月,董桥先生为《明报月刊》计划了一个“中国的情怀”专页,坚邀我参加一份,因此我便写了那篇《常侨居是山,不忍见耳》,此文现收入本书之中。”
按:原文发表于1985年,今天也很耐人寻味。用余英时在《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里的说法:“1985年6月,董桥先生为《明报月刊》计划了一个“中国的情怀”专页,坚邀我参加一份,因此我便写了那篇《常侨居是山,不忍见耳》,此文现收入本书之中。”
Telegraph
尝侨居是山,不忍见耳——谈我的“中国情怀”
《明报月刊》要出关于“中国的情怀”专页,承编者雅意,让我参加一份。我很喜欢”中国的情怀“这个动人的名称。但是什么是“中国的情怀”呢?仔细一想却不好回答,因为这不是可以通过形式化、概念化的途径来解决的知识性的问题。怀疑主义的哲学家甚至还可以问:究竟有没有“中国的情怀”呢?“中国的情怀”和其他各国的情怀到底有什么根本的差别呢?我不想这样“煮鹤焚琴”地煞风景。我的直觉告诉我,“中国的情怀”确实是存在的一一它存在于每一个受过中国文化熏陶的人的身上。但是这种“情怀”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身上却有不同的表现,因此又是无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