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 Web
>卫斯理·张(Wesley Zhang)等待恒大交付他为父母买的一套公寓已经等了四年了。33岁的张先生支付了60万元的首付,并已经支付了41个月的每月7000元的月供。当地官员曾在2018年暂停了那个开发项目,但后来改变了决定,让恒大恢复了建设。
>恒大没有对张先生购买的那套公寓进行过任何沟通,那个楼盘也没有任何进展的迹象。恒大目前正试图出售该小区的其他公寓,承诺在2023年将可入住。
>“对生活影响特别大,”张先生说。为了要回已经支付的钱,他必须对恒大提起诉讼,要求公司解除合同。“还要重新考虑买房子。合肥房价也涨起来了。”

就是这么简单的三段话,就足够令人窒息了。

如果国内有一家媒体(哪怕是官媒)能对这件事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报道,很难想象最后会呈现出一幅何种图景。

https://cn.nytimes.com/business/20210811/china-evergrande-debt-property/
Forwarded from 交差点
xLite 009:阿里性侵案

要改变做「生意」方式的阿里,最后却被「生意」改变了,为什么?

想要改变世界的我们,如何防止自己被世界改变?
Forwarded from 交差点
说这两年「都」在移民,还是夸张了,对真正的有资源的人(无论这个资源是个人能力,还是钱)来说,他们永远只关心两件事:「自己的资源放在哪能够体现价值,实现增长,换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同时如何以相对最低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

移民(包括拿绿卡、HK 身份)解决的都是后半部分的问题。在一个大部分人都光脚的国家,穿鞋的人某种程度上是瑟瑟发抖的,怀璧其罪,这都是历史教训,不敢忘。改革开放也是要解决这个问题,思想开放,事事都论迹不论心。

现在文革风气回归,导致的问题也是一样,有很多「能实现增值,同时利国利民」的事业,需要长期、巨大的投入。这件事无论对一家企业来说,还是某个能力很强的个人来说,大家想做,但还是怕有风险,毕竟现在,图图人、图图公司、图图行业,一天到晚鲨疯了。

人、企业、行业的风控意识就会越来越保守,赚点快钱差不多得了,能跑路就跑,能跳船就跳,实在不行大不了摆烂,吃饱一天算一天。生孩子这种在时间尺度上极大增加风险系数的事情,谁tm干啊。

最终会怎么样,轮不到我们来评判,我只能从个人的角度给自己做保守点的风控策略,最后的最后,一切就交给历史吧。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8618128/answer/2061680570
Craig Federighi 接受 Joanna Stern 采访,就「苹果推出儿童保护功能,扫描 iCloud 相册」事件做出回应。

我觉得首先大家应该要有一个最基本的共识,就是一切上传到商业公司云端的数据,技术层面来讲,都已经不再「安全」。云从诞生之初就不是私人领域。

例子有很多,比如苹果一直在向司法机构提供他们要求的特定用户的 iCloud 数据,谷歌早年会直接扫描你的邮件内容向你推送广告,以及 Google Photos 上所有照片都是在云端做机器学习处理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苹果的「儿童保护新功能」,并没有把这件事变得更坏。但在这个采访中,仍有一处我不理解的地方:苹果说如果用户有 30 张图片的 neural hash 匹配了儿童色情内容,就会引入人工审核。这个审核,如果可以审核到图片本身,那显然会导致与此前「直接把用户的 Siri 语音指令拿给第三方公司的真人去听」类似的实际隐私事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QUO1DSwYN0
90 后这一代人,是早生一年,少奋斗十年。

你会更早卷进大厂,父母会更早考虑帮你买房,赶在 2016 年去库存之前,2018 年移动互联网资本寒冬之前。

20 后这一代人,aka 理论上 90 后的后代,是晚生一年,少奋斗十年。

和你竞争的同龄人与日俱减,晚一年,房价就多跌 15%。

当然,终极解决方案是别出生了,彻底不用奋斗了。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9468035/answer/2063146780
上周,为这个视频做 researching,打磨结尾抒发情绪的几句话,搞到深夜,突然被一种 deja vu 击中了。

好像回到了 10 年前,我作业都不写了,专心准备广播站初音专题的歌单,写播音稿结尾的「煽情话」。

这就是「创作的魔法」,你为满足自己,记录、诠释的东西,永远在回答那个终极问题:「我是谁?」

当你成功得到一个答案,或仅仅是一股线索,就能获得强烈的成就和满足感,也有可能打动更多人。

未来我也会更多参与到这个频道的内容创作中,欢迎大家关注支持。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64y1Y7jy
不过目前的水温,FB 和头条还真是难兄难弟了。

FB 动摇了美国的民主根基,通过这么一个工具,左右民意就跟喝汤一样简单;头条则动摇了中国人的「奋斗」基因,娱乐从未像今天这么廉价。

图图游戏、明星,只是第一步,因为这些操作有前路可循,领导批得也快,顺坡滑就行了。

等他们意识到,国内最广阔的劳动群体,之所以能躺下,零成本消磨时间,其实是靠短视频,头条很有可能会遭一波重的。

😄
2018 年秋天,WeWork 刚进入深圳,我去那边参观,还跟他们的运营姐姐聊了一些可能性,比如为 remote 工作者提供一个 plan,到全球任何一座城市,都可以预约一个移动工位,甚至提供简单的住宿起居服务。

我很喜欢 WeWork 社区的氛围,包括「数字游民」这个概念,也让当时的我充满了遐想。直到 WeWork 上市失败的消息爆出,我都感到非常震惊:它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毕竟受疫情冲击更大的 Airbnb 都能迅速调整,摆正步伐。

The Cult of We 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内部的视角,也成为值得所有人参考的一个教训。

https://mp.weixin.qq.com/s/OiGeWTpmFh3enT8AUFFI9A
自 2012 年 Apple ifc mall 之后,我又去过了几十家直营店。更重要的是,经由苹果用户社群,我认识了很多新朋友。每到一个新城市,基本都会和新朋友见面交流。碰头的地点,自然选在 Apple Store。

从 Apple ifc mall 到三里屯,南京东路、天河广场、解放碑,再到 Apple 表参道、涉谷、Infinite Loop……

说 Apple 改变了我的人生可能有点夸张,但 Apple 的产品、理念、社群,的确成为了我过去十年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漫长旅途中,Apple Store 成为线下的一系列关键「点」。

https://jesor.me/2021/apple-changsha-opens/
我没法确认这个回答的真实性。

但从这个回答的角度,很容易理解最近几年整个服务业水准的全面塌方,包括但不限于肯德基、星巴克、Apple Store,这可能并不是某一家公司的管理问题,而是整个行业下沉的问题。

以及,在这个过程中茶颜悦色如何成为了新餐饮势力的服务水平基线,又是另一个很大的问题了。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6860382/answer/2121851086
2025/07/12 09:48:42
Back to Top
HTML Embe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