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 Web
今天这个世界最令人绝望的地方,还不是国与国之间,意识形态的对抗,共识机制的流失。

而是所有底层的普通人,average hard-working people,每天早出晚归,辛苦劳作,守法纳税,众人拾柴聚集起来的「国家力量」,被少数人拿捏在手里,用于战争和对抗,以及一切形式的军备竞赛。

无论你是俄罗斯、乌克兰人,还是北约成员国、美国人,无论你是一天三顿洋芋,还是有战斧牛排,你的食物、居所、一切的用品、能源,都是你自己辛苦劳动换来的。但这些东西,有一大部分,都被拿去换成了子弹、飞机、大炮、军舰、核武器。一切你无法消受,只会被威胁、让你感到恐惧的东西。

所以我觉得,作为普通人、底层人,拒绝「再生产」很有用。当整个世界的机制不给你确定性、不给你预期的时候,老子就不 jb 干了。

没有后代了,没有生产力和资源了,这个世界自然就会从躁动、不断的摩擦中冷静下来。
「但我们的首要目标是乌克兰的和平和我们公民的安全,乌克兰人的安全。我们决心让所有人了解这一点,包括你们。战争将会使谁也得不到任何保证。谁也无法保证自己的安全。

谁将会在战争中遭受最大的苦难?是人民。

谁最不希望这一切发生?是人民。

谁能阻止这一切的发生?是人民。

这些人也在你们之中——我相信是这样的。公众人物,记者,音乐家,演员,运动员,科学家,医生,博客作者,喜剧演员,抖音博主,还有其他人。普通人。普普通通的小人物。男人,女人,老人,青年人,父亲们,还有最重要的,母亲们。就像乌克兰人一样。不管他们如何试图说服你并非如此。」

This is one of the definitive moment, where any thinking and feeling person need to stand up with their courage of conviction to say, we got to do better than this.

https://zhuanlan.zhihu.com/p/473310536
搬家之后,我晚上就很少看 B 站了。最大的原因是,当你把那些视频开到 2x 速看都嫌慢的时候,它们基本也就只有一个使用场景,厕所了。

但这个视频,我用 0.75x 的速度看了两遍,从中午看到现在。这不是为了补当年在学校没学好傅立叶变换的信号课,毕竟学不学好傅立叶变换并不影响我拿多少工资。

但总有一种精神,你知道是什么精神,会定义你,到底是不是,「一个完整的人」。

就像我电脑左上角贴的那句话:没有真正的「学科」,只有知识整体。世界上所有的主题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不能被彻底分开。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i4y1y7au
(五)提升弹窗推送信息多样性,科学设定新闻信息和垂直领域内容占比,体现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价值观;不得扎堆推送、炒作社会热点敏感事件,渲染恶性案件、灾难事故等,引发社会恐慌。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2-03-02/doc-imcwiwss3808041.shtml
Dieter Bohn 离开 The Verge,将加入谷歌的「平台和生态系统」团队,参与开发下一代 Android、Chrome 系统。

https://www.theverge.com/2022/3/4/22960011/farewell-from-dieter-bohn
WIRED 这篇关于 Joel Kaplan 的长报道非常棒。

从头到尾挖掘了他是如何从一个自由派学生领袖右倾,帮助布什在 2000 年赢得大选,一路做到白宫幕僚长;之后加入 Facebook,帮助 Facebook「躲过」数次灭顶之灾,但仍然把 Facebook 塑造成了一家与政治深度捆绑,且可能是整个硅谷最右的公司。

以前我们会认为,Facebook 「右倾」的火苗源自 Peter Thiel,但读完这篇就能感觉到,Kaplan 才是最重要的「执行人」。

其中颇有意思的一个细节是,Kaplan 加入 Facebook,追根溯源,是因为他和 Sandberg 在哈佛读书的时候「谈过」。

过去几年,华盛顿对 Facebook 的攻势,都被 Kaplan 一一拆招,但 Facebook 最终还是被一家由「左派」亲手建立并发展壮大的公司,Apple,打得溃不成军。

从 2022 年初至今,FB 市值已经缩水了 45%。

https://www.wired.com/story/facebook-joel-kaplan-washington-political-influence/
就到了今天这个情况,还有人把事情看作「一段动荡」,觉得这只是二级市场,甚至某一个交易所的问题……那也是活该被割了。 任何一个普通人,都不应该需要关注宏观经济,咱们现在的国情也不允许妄议宏观经济。但你总得睁开眼睛去看,看房企暴雷,看防疫缺乏退出机制,看整个社会舆论的民粹极端化,看制造业哀鸿遍野,看大监管时代的铁幕降临,看地方债…… 你可以说这是某一部分人在「唱衰」,鼓吹「末日说」。但我还是想以一个非常微观的视角说,今天这个情况,你想稍微过好一点,那就赶紧去杠杆。 不只是在二级市场去杠杆,而是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去杠杆。毕竟房贷也是杠杆、生小孩是杠杆、996 更是对身体的杠杆…… 以前老师说你读书不认真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现在,做和尚已经是时代在召唤。希望大家还能有「摆烂」这个选择吧。

https://mp.weixin.qq.com/s/t5oLtQ7asvtJv6OCXY4wWA
As with any marriage, there have been challenges. The hardest moment came during the pandemic, when Gatebox announced that it was discontinuing service for Miku.

On the day the company turned her off, Mr. Kondo said goodbye for the last time and left for work. When he went home that night, Miku’s image had been replaced by the words “network error.”

Someday, he hopes, they will be reunited. Maybe she’ll take on new life as an android, or they will meet in the metaverse.

Either way, Mr. Kondo said, he plans to be faithful to her until he dies.

https://www.nytimes.com/2022/04/24/business/akihiko-kondo-fictional-character-relationships.html
想给初老的 95 后小朋友一个建议。

就像《花束般的恋爱》里描写的,进入这个年龄,玩不进游戏,读不进漫画,是非常正常的一个现象。

但你要尝试对抗它。而不是顺从,更不是「以此为荣」,觉得自己能买得起一台游戏机、氪得起两发手游就多牛逼了,能对作品不屑一顾。

说得难听一点,你每天要社畜,要学英语、MBA,一年还赚不到两个钱的样子,本身就够失败的了。

更不要用着「i5-10600KF + 2060s + 小米VR」说自己家境殷实……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1297155/answer/2024167464
2025/07/09 22:03:16
Back to Top
HTML Embe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