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 Web
特色的法制节目

出于普法宣传目的的法制节目,其实并不是世界各地的电视台都有,所以这算是个地区限定的特色节目。2006 年时,广电总局统计到超过 200 个广播电视法制栏目,确实不少。

但在 2006年11月17日,广电总局针对法制节目强调:「广播电视法制宣传要严格防止追求猎奇刺激和娱乐化倾向,坚决抵制低俗之风和片面追求收视率的做法。」

具体指出了法制教育引导不力,缺乏经济犯罪纠纷和民事案件,但对作案方法过程以及警方侦破思路与手段有过于详细的展示。因此近期下发了文件,要求严格控制绑架、纵火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案件和恶性刑事案件的报道等。

那么法制节目为什么变得猎奇化?答案可能出在 2004 年,广电总局下发的《关于加强涉案剧审查和播出管理的通知》。其中要求涉案剧(犯罪类型)必须在 23:00 后播出,不能在黄金时间播放,并且拍摄涉案剧在立项时就会被审查机构卡住。

这导致犯罪类型的节目市场衰退,但需求可能还是很旺盛。因为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公司的《2003年中国电视剧市场报告》显示,从全国范围内来看,中国观众收看涉案剧的时间最多,占了 17 % 的收视份额。

所以也许一些电视台的法制栏目,就尝试用猎奇、娱乐化的方式制作所谓的「法制节目」,但实际上是犯罪主题的节目。比如央视网曾表示:法制节目本来就与凶杀、爆炸等惊险刺激的画面相关联,有巨大的新闻市场,能够强烈吸引眼球。

附言:美国确实有类似的电视台,叫做 Court TV。但早期是直接播出法庭诉讼内容,之后制作娱乐化的节目,也是以犯罪心理、手法和刑侦等内容为主,还包含 未解决事件。所以这并非在最后给出天网恢恢,犯人已经在监狱里反思的法制节目。

ggame(完整内容)
狗肉香肠

注意,本故事含有标题提到的内容,这句话作为提醒。

在河谷型城市附近的山上,承包了一块地。考虑多种作物后,最终选择用嫁接的方式种植板栗树。因为正常情况的结果需五年,而嫁接能节省两年。

冬天到来,于是用积蓄买猪肉来灌香肠,完成后就放在院子里晾晒。一天晚上,看院子的狗不断汪汪叫,于是大喊让其停止,便又睡去。第二天,自然就发现院子里的香肠不见了。

不知道究竟是为了每年灌香肠这个习俗,还是惩罚没有看住香肠的狗。所以便将看门狗做成了香肠。

附言:现在有很多地区,包括但不限于香港、澳门、台湾、韩国(即将)和新加坡,会对狗屠宰、销售和购买行为进行限制或禁止。考虑到有人 偷宠物卖给狗肉馆,确实还是一刀切比较好。或是留个全链路追踪可溯源的肉狗,作为唯一合法途径。

#故事
视听异步

视听不同步,不是很常见的情况,可能只有蓝牙耳机编码延迟,是平常可能容易注意到的视听异步。不过由于解码器差异,甚至是电气结构也会带来延迟,只是过于微小,所以应该无法察觉。

那么视听异步问题有多严重,才会被发觉?欧洲广播联盟推荐的差异,是在 +5 ms 与 -15 ms 以内。即声音在画面前 5 ms,与声音在画面后 15 ms。只要在 +40 ms 与 -60 ms 以内,就不算电视台事故。

而蓝牙编码的延迟有许多超过 100 ms,所以多数人都会察觉这种延迟,但也有缓解方法。只要都延迟相近的时间,那么也能实现同步。蓝牙有个 AVDTP 1.3 协议,该协议的 延迟报告 功能,能让耳机将延迟发送到设备,如果播放设备、软件支持,就会调整延迟实现同步。(但也可能报告的延迟太高,导致 音频比更画面快的情况。)

不过该功能仅对视频有效,需要实时播放的游戏,就没法利用了。Michelle Annett 搭建了个高性能数字画板,最低延迟仅 1 ms,然后面向测试人员时,使用各种不同的延迟。结果发现,在特定情况下用户能区别低至 1 ms 与 2 ms 的延迟,所以不能给画面添加过多延迟。

在音频有延迟的情况下玩游戏,多少延迟会被感知以及产生负面影响?Topi Kaaresoja 的实验表明低至 19 ms,大多数人会在 70 到 100 ms 延迟时出现负面影响。(附言:触觉/震动的「主观同时性」低至 5 ms)

参考了一些 David Halbhuber 的论文 The Effects of Auditory Latency on Experienced First-Person Shooter Players。该论文研究 CSGO 的耳机延迟影响,发现 40 ms 几乎不影响,更高的 270 ms 会带来明显的紧张和消极影响,但缺乏中间数据,因为这是仅有 28 人参与的小型实验。

#science
公式化的多样化

「公式化」是指,沿用工具来设计。比如剧作家会用「英雄之旅」「原型人物」来设计一个不会太差的故事(详情阅读〈吸引人的故事〉)。游戏也存在公式化,比如育碧过去的公式化沙箱游戏,充满了清单式的任务。

这些公式化,能让作品不至于太差,在同类型作品缺乏、不够优秀的情况下,甚至能被当作优秀作品。这些公式化,能够维持作品的下限吧,但不是任何内容都适用公式化,比如多样化。

让作品里出现少数族裔、病患、身障、非二元的性向认同和少数性取向的角色,理论上能够带来多样化。比如 2017 年的美军构成,有 17 % 的非裔,亚裔 4 %。那么一款表现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游戏,就该有各种肤色的士兵。

但暴雪将多样化给公式化,而开发了 Diversity Space Tool 多样化工具。原理是将个人特质评分,越偏离「常规」,其评分就越高。结果是英雄们,人均拥有多个负面特质。

常规作品往往会设计一些互补,比如外表丑陋,但内心美丽。亦或是看起来靓丽,但内心十分疯狂。但暴雪沉迷于走捷径,将公式化的做出评分很高的人设(比如外表较丑陋的身障精神病),当作玩家与市场也会认可的人设。

为了多样化,反而将主要受众群体给边缘化,其实是比较危险的行为。毕竟在一款游戏里,如果没法扮演和自己相似的角色,可能有损代入感吧。并且如果没有合适的背景故事解释这种多样化,也会损害代入感。就像是《战地V》里的残疾女性士兵,以及《刺客信条:影》里来自东非,定居日本的黑人武士。

#杂谈
网络游戏、单机游戏

网络游戏、单机游戏这样的「游戏二元论」,是中文世界的常见概念,但在其它语言社区里没有这样的二元论。主要原因可能是定义模糊,几乎不能清晰描述游戏。

比如 2003 年,新浪游戏评选出了当年的「十大单机游戏」。第二名《仙剑奇侠传3》很合理,因为没有联网要素。但第一名《魔兽争霸III:冰封王座》也被当作单机游戏,现在绝不会这么认为,可见当时的定义有多么模糊。

2003 年左右,当时的含义其实是「服务型游戏」与「非服务型游戏」(或可离线游戏)。比如《魔兽世界》这种不联网就没法玩的游戏,就是服务型游戏。而 CS 等能联网,也能离线游玩的游戏,就是「非服务型游戏」。

这种过于模糊的词语,理应随着时间逐渐被精确的词语取代。之所以没有被取代,可能有各种原因,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被用在官方文件里,比如下面的文件。

2002 年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这是管理网吧的条例,其中提到「不得经营非网络游戏」。但什么是网络游戏,以及非网络游戏,条例也没有给出说明。不过当当工商局,文化局抽查时,发现网吧出现没有版权的本地游戏,就会依此 罚款 5000 到 15000

2004 年,广电总局发布《关于禁止播出电脑网络游戏类节目的通知》,要求禁播所有电脑网络游戏类的电视节目。CCTV-5 体育频道《电子竞技世界》的负责人,认为这属于体育竞技类节目,因为节目内容是当时所认为的「单机游戏」,比如《星际争霸》等。但该节目最后在 6月4日 停播。

2010 年,文化部发布《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里面终于解释了网络游戏的含义:「本办法所称网络游戏是指由软件程序和信息数据构成,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信息网络提供的游戏产品和服务」。看起来能扩展解释到 Steam 等游戏,不过卡带、光盘上的离线游戏不算网络游戏。

面对混乱的定义,比起修正它,不如直接启用,选择更精确的词语吧。比如「服务型游戏」「有联网验证的单人游戏」「可离线游戏」等说法,如果词缀太长,那么直接用游戏一词就好,之后再介绍它的细节。比如 CS 1.6 在当时,是有联网验证的可离线游玩游戏……

附言:也许没人想到,既是服务型游戏,也是可离线游戏,竟然也存在。比如 CSGO、Minecraft 就能离线游玩,也可开设私人服务器,但官方也把它当作服务型游戏运营,不怕赚不到钱。而普通的服务型游戏,一旦泄漏服务器端,就会有各种私服影响官服的运营。

#游戏 #杂谈
依附的邪恶

有个概念叫做「依附的自由」,意为利用有不会轻易封锁的大型服务,或特许服务,作为信息自由的载体。比如已经常被封锁的网站,会开设「防迷路页面」提供最新的域名。该页面可能会使用 github.io、Microsoft Sway 等不容易被封锁的托管。(前者后来被封锁了)但附上的除了自由,也可能是邪恶。

QQ、微信等软件,对外部链接有复杂的审查,以至于在防御诈骗网站时,经常误封正常的网站,用户需要申诉恢复。
但对于厂商而言,误封锁重要的网站,给自己带来麻烦就不好了。所以专门将一些域名加入到高优先级名单,比如 gov.cn

2013 年上半年,政府部门网站有 1736 个遭到黑客篡改。这种事情之后鲜有相关报导,虽然有加强网站安全的功劳,但还是有一些没有封堵漏洞的网站,在被篡改后作为欺诈网站的跳板,绕过外链审查了。

一些游戏游戏会用高权限的反外挂程序,比如「驱动级反作弊」程序,具有系统最高特权 Ring 0 内核级别的权限。虽然通常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如果设计不够安全,就会导致该权限被恶意软件利用。

有正当签名的《原神》反作弊程序 mhyprot2.sys,早在 2020 年,unknowncheats 论坛上的 YuanShenPlayer 就用来修改内存,之后 RaitixX 尝试用作 CSGO 等游戏的外挂 rootkit。

不过似乎没有引起米哈游或 Valve 的注意,直到 2020年8月,有勒索病毒利用了 mhyprot2.sys 关闭杀毒软件,以部署恶意软件。被广泛关注后才解决。

ggame
打压方言

200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七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开始施行。该法律要求广播、电影、电视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即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但也给出了可使用方言的方法:「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中需要使用的」以及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的播音用语,即广电总局批准的播音用语。

2004年10月18日,广电总局发布《广电总局关于加强译制境外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管理的通知》,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一律不得播出用地方方言译制的境外广播电视节目。正在播出的用地方方言译制的境外广播电视节目必须立即停播,妥善处理。

这导致方言版的《猫和老鼠》无法在地方电视台播出。四川话版《猫和老鼠》导演表示「既然现在广电总局对其在电视台播出进行封杀,我们也只能到此为止」。上海话(沪语)版本的配音导演、上海滑稽剧团常务副团长张定国,表示没听说要限制 VCD 发行,所以打算继续做。

截至 2013 年,全国各省的电视方言类节目仅余 30 档左右。2014年1月3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广播电视节目规范使用通用语言文字,在推广普及普通话方面起到带头示范作用。这次对方言更严格,将方言规定为特殊需要才能使用,似乎彻底禁止了方言节目。

2014年5月,上海电视台的上海话节目《闲话上海滩》,表示即将关闭。这是 2013 年秋天以来,被取消的三个上海话节目之一。另外的是新闻节目,以及上海方言配音的普通话电视剧。

之后上海电视台,似乎就没有上海话的节目了(上海话电视剧除外)。但其它地区的方言节目仍然存在,比如天津电视台的天津话节目。所以被认为是故意打压上海话,但其实没有专门的方言教育,比如学校禁止方言,不传授方言音标,提供方言词典,就是打压。

日本小学的课程大纲,将日语区分为「方言」和「通用语言」。曾经在冲绳县,如果学生在学校使用方言,那么将受到在脖子上会挂一块写有「方言札」的木板的惩罚(冲绳语现被认为是独立语言)。后来该表述不再作为强制要求,比如山形县三河町的一所初中,学生也可以选择学习当地方言的课程,所以日本的打压方言已经逐渐成为历史了。

ggame
广义的街机游戏

在 Steam 商店里筛选游戏时,能看到「街机」标签。但其中的内容有许多明显没有发行在街机的游戏,比如《极限竞速:地平线 5》《吸血鬼幸存者》《冰与火之舞》等游戏。

这种情况,跟游戏历史有关。早期游戏基本没有存档机制,都是能很快玩到游戏结束,然后重启的模式。比如控制飞船发射导弹的 Space Wars,控制飞船降落的 Space Travel,以及双人打乒乓球的 Pong。

由于一局通常很快,以及无需保存,所以这些游戏被制成了街机。因此,现在许多没有登录街机的格斗、STG、竞速以及音游,也可能会被称作街机式游戏。

能安装软件的智能手机推出后,《涂鸦跳跃》《水果忍者》《神庙逃亡》等游戏占领了榜单。这些游戏看起来与街机游戏设计相同,甚至授权给了街机厂商,制作了街机版本。

现在街机与非街机游戏的界限,早已模糊。比如 Valve 将旗下的 CS 与 L4D 都授权给了日本街机厂商,做出了 Counter-Strike NEO 以及 LEFT 4 DEAD -生存者たち-,使用鼠标来控制镜头。「传统街机」也开始联网,使用 Amusement IC 卡记录用户信息,所以街机游戏变得不一定能称作街机式游戏了。

#游戏
UGC 视频内容审查的十字路口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鸟笼山剿匪记》是 2006 年流行的网络短片,由胡戈制作。前者是重新剪辑电影《无极》,并配音的恶搞作品。后者是胡戈拍摄的恶搞微电影,提到了国际政治和一些社会现象。(如伊拉克战争、拆迁)

当时《无极》导演陈凯歌对此非常不满,以至于起诉了胡戈,并称「一个人不能无耻到这样的地步」。不过绝大多数媒体都肯定了恶搞短片带来的情绪价值,所以可能迫于压力,陈凯歌最后放弃起诉。但在此之外,还有其他人注意到了网络恶搞短片。

早在 2004年7月6日,广电总局的《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要求网络传播的新闻类视频,需要经过批准。影视剧类视听节目,必须取得《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电影公映许可证》。只是没有严格执行,否则能处罚 1 到 3 万元的罚金。

2004年6月4日,广电总局已经下发了《关于加强影视播放机构和互联网等信息网络播放DV片管理的通知》。该通知要求民间使用 DV 拍摄的短片,需要经过审查、批准后才能上架到网络或送往境外参评参展。但这项通知针对的是电影、电视的业内人士,因为违反后,仅在三年内不能在国内播放,也不得从事其他广播影视节目制作经营活动而已。而胡戈是自由职业者,显然不影响。

于是在《鸟笼山剿匪记》发布的两个月后,广电总局酝酿视频新管理条例,限制网络短片,比如恶搞短片。新条例预计将设立网络视频提供商制度,未获得资格的网站,不能开展视频服务的资格。资格认定方面,新浪、搜狐和网易等上市互联网公司,均被视为拥有开展视频服务的资格,未上市公司则视情况而定。

好在这个设想没有完全实施,个人网站还是可以分发自己制作的视频,独立的微电影也能通过 UGC 网站上传视频,无需通过电影局审查取得《电影公映许可证》。只是关于恶搞的部分,被后来的《英雄烈士保护法》禁止,以及被《关于进一步规范网络视听节目传播秩序的通知》限制了。

ggame
开放协议的私有协议

有许多开放,或部分开放的协议、软件,就像 USB 和 Android 等。任何厂商都能使用相关技术,部分情况需要取得授权。比如 USB 设备如果要 在亚马逊上销售,就需要 USB-IF 认证。但在监管不严格的地方,不需要该认证。

而 Android 理论上不需要授权就能使用,只是使用 Google 服务须取得授权,所以 华为被仍能使用 AOSP(Android 开源项目)代码库,并在鸿蒙上使用。

不过有些偏题了,这里想要讨论的话题,其实在开放协议之上,搭建私有协议是很常见的情况。虽然都叫做 Android,但不同厂商加入了大量私有的 API,导致许多功能无法在其它 Android 设备上使用,比如互传功能就有多种私有协议。

现在 USB 和 Android,处处充满了私有协议,手机厂商基本都有私有的快速充电协议,导致不同的电源适配器不一定兼容。软件也需要在各种不同厂商的 Android 实机上测试,因为各厂商在 API 的适配上,可能有不同的处理。

究竟是有些相同,但也有些不同的开放协议好。还是各个厂家都做完全不同不兼容的商品好?这是个有趣的问题。虽然这条第三方充电线,不一定能用上最高功率的快冲功能,但至少基本的充电功能还能使用。那么只要在功能命名,开发者手册上指出同与异,这样应该就好。(比如不要再犯下 USB 3.2 Gen 2×2 这种诡异的命名)

#杂谈
含有社会议题的漫画

《漫画party》《知音漫客》漫画刊物,前者主要是较短的搞笑漫画,比如《阿衰 on line》。后者有许多长篇连载,比如《偷星九月天》。要论剧情深度,比如谈论社会议题,感觉是长篇更擅长。但有位漫画家时常在短篇搞笑漫画里,记录下许多社会议题。

《漫画party》上的知名作品《豌豆笑传》,基本是纯搞笑的短篇漫画。但是除此之外没有什么深刻的内容,所以现在评价负面,人气也较低。「阿衰」同样与《豌豆笑传》有着相似的屎尿屁情节,但漫画里时常自然的出现社会议题,也许因此口碑更好吧。

比如阿衰有篇关于 偷偷摸摸去补课 的漫画,阿衰偷偷搬动井盖,随后进入下水道,因为最近教育局抓补课很厉害,所以老师在这里补课。还有一篇是关于食堂卫生的,阿衰在食堂吃猪肉,随后向食堂反馈猪皮上的毛没有弄干净,食堂工作人员称没有证据,于是阿衰露出了缠满猪毛的金属牙套。

阿衰作者猫小乐还有另一部作品,叫做《漫画K掐掐》,这是与单伟合作的漫画。内容是对一个议题进行辩论,以漫画的形式,在不同的角度讨论该议题。之后该漫画移交给蛋糊、于小刀与圣诞狐,并更名为《漫画猛掐掐》,但辩论中常常也含有社会议题。

比如 176 期「如果神话故事都是真的」,圣诞狐表示能长生不老,而于小刀设想了 200 岁的退休年龄。233 期「买个滑板车玩吧!」,于小刀表示能在超市购物后轻松推回家,而圣诞狐设想了被保安拒绝带入,放在外面被盗的情况。281 期「使用电热宝好吗?」于小刀表示电暖宝有各种好的用途,而圣诞狐设想了电暖宝漏电、爆炸的情况。

猫小乐之后 注销了新浪微博、知乎等帐号,理由是抑郁。《阿衰 on line》更新也变得缓慢,2024 年甚至没有在《漫画party》更新。不过在 2024 年的最后一天,猫小乐在小红书上带来了〈穿越童年来看你〉。

这篇漫画的现实感,应该达到了没法在《漫画party》发布的程度。阿衰来到现实世界,体验到外卖员请求顾客给好评,大脸妹也在做直播带货;被 HR 以「大环境和公司情况」理由开除;超过 35 岁找不到工作,所以在咖啡馆里假装上班等……不过最后还是回到了漫画世界,并祝各位读者「没心没肺,刀枪不入!」

#杂谈 #历史
为什么电视剧,总是不一次性呈现?

不一次性释放的作品,有刊登在报刊的连载小说、漫画,章节制发售的游戏。这些作品的共同点是在连载,所以不得不多次呈现其中的一部分。

对于韩国电视剧、日本动画来说,成熟的影视工业化能让作品边做边播(并非指有地区的影视工业化不够成熟,而无法边做边播,因为 卡住边做边播的是审查制度)。但这不是原因,而是结果,这种边做边播并非必要,因为 Netflix 出资拍摄的剧集,大多数会一次性上架。

一家传媒公司认为,电视剧周更比起完全释出,更能施加影响力。比如 Netflix 的《王冠》《布里奇顿》在排行榜上仅能坚持数周。而 Disney+ 周更的《曼达洛人》《旺达幻视》可以长期带来关注度。

类似的情形,在服务型游戏里也能见到。如各种抽卡手游里,首日版本的剧情总是不完整,需要更新多个后续版本,才能看到完整的故事。这大概也是买断制完整游戏的窘境,开发成本高昂,但热度难以持续。所以育碧、动视、华纳和索尼都选择做服务型游戏,来增加盈利,但还未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

所以,这样不完整的「抢先体验」作品,在未来占市场的比重,是否会继续增加?毕竟对于作品公司,投资这样的作品,相对完整作品更少。能够随时止损,又有持续的话题度。只是观众面对突然腰斩作品的概率,可能会增加吧。

#杂谈
被作为动词的软件、服务

1998年7月8日,Google 联合创始人 Larry Page 在邮件列表中写道「Have fun and keep googling!」,这是 Google 首次明确被作为动词。之后电视剧、新闻都出现了被作为 动词的 Google,作为搜索的同义词,算是为 Google 做了广告。

但后来 Google Inc. 担心自己商标变成通用词语,因此有限制这意味着其他人也能随意使用,类似于美国专利商标局驳回了 GPT 商标的情况。因此 Google 试图限制相关使用,向公众要求,只能在实际讨论到 Google 时使用 Google 作为动词,不能作为搜索的同义词。

PS(Photoshop)也是常见的被用作动词的软件,用作修图的同义词,不过 Adobe 公司似乎没有对此有什么看法。Adobe 并没有像 Google 一样限制 PS 作为修图的同义词,这可能是对自己软件的自信吧。毕竟 Google 挑战者有 Bing、Yahoo、Baidu 和 Yandex 等,而 PS 并没有什么像样的挑战者。

其它被用作动词的软件可能不多,仅知晓 Grep 和微信。前者是类 UNIX 系统上用于搜索的软件,在相关从业者的讨论社群里可能会使用,但没有推广到其它社区。后者会简写成 V,比如「V 我 50」。

#杂谈
孤岛 app

Android 上有 Google Play 等,手机内置的 app 商店,用户可以下载需要的,挑选有趣的 app,并且让商店自动更新 app。这些商店需要开发者认证后才能上架软件,但有开发者出于一些原因,没有上架到主流的 app 商店,所以通过其它渠道分发 app。

F-Droid 是知名的 FOSS app 商店,对隐私在意的开发者与用户会使用它。但还是有不符合 F-Droid 要求,或者单纯是开发者认为这很麻烦,所以没有上架到任何 app 商店。就将这种 app 称作孤岛 app 吧,意为与主流生态隔离的 app。

这些孤岛 app 虽然能从 GitHub、作者的个人网站下载,但也缺乏被 app 商店自动更新的功能。如果打开 app 的间隔较长,比如一个月运行一次,可能每次打开都会弹出更新,这种体验确实有些糟糕。

如果像订阅 RSS 一样,观察到 GitHub 仓库发新版本,然后脚本选择合适的 apk 进行安装,那么就能让孤岛 app 自动更新。开发者 imranr98 大概就是这么想的,所以制作了 Obtainium

可以预见 Obtainium 的复杂性,因为得识别版本号(如开发者乱写的 1.2-4),过滤各种 CPU 架构等。主流 app 商店是让 app 遵守自己的规则,而 Obtainium 只能去适配开发者的习惯。

好在目前 Obtainium 的效果不错。比如没有登录 app 商店的漫画软件 Mihon,添加仓库链接后就能自动识别,并正常更新。缓解了使用时,还要花时间更新的卡顿感。最后感谢 Obtainium 作者,以及分享该工具的「川陀大学图书馆」频道。

Obtainium 可以在 F-Droid 下载(下载链接),享受商店的自动更新。也可以从 GitHub 下载的版本,但不确定 Obtainium 能否自己更新自己。

#软件
Dungeon

dungeon 在游戏里很常见,比如标题里含有它的《地下城与勇士》Dungeon & Fighter、《暗黑地牢》Darkest Dungeon、《破碎的像素地牢》Shattered Pixel Dungeon 等。这些游戏所展示的 Dungeon,是充满了危险与宝藏的迷宫。

dungeon 源自法语 donjon,意为城堡最安全的主楼。但之后 dungeon 二次设定为了关押犯人的地下室房间,衍化细节尚不明确。但现实中的 dungeon 其实很普通,数量和功能都被夸张了。这可能与威慑犯罪有关,普遍的酷刑、暗门 等元素加入到了 dungeon 传说里。

这些二设还影响到了现在的城堡旅游,一些城堡将储藏室称作 dungeon。毕竟过了数百年,设计图、标识早已遗失,城堡的所有者也换了不知道多少,没法清晰识别各房间的作用也正常吧。

随后哥特式、历史小说使用了传说中的 dungeon,如领主在这里迫害平民,将其作为暴政的象征。但熟悉的三设,可能来自万物起源《龙与地下城》D&D。D&D 使用 dungeon 来描述各种迷宫,这影响了后续各种作品。

不过应该如何翻译 dungeon,确实是个问题。dungeon 在日本直接作为外来词写作「ダンジョン」,算是最简单的(片假名地狱另说)。中文下通常翻译成二设的「地牢」,与三设的「地下城」「迷宫」,坏处是有些不统一吧。

附言:如果《在地下城寻求邂逅是否搞错了什么》翻译成《在地牢寻求邂逅是否搞错了什么》,确实有些诡异。

#游戏 #历史
Smooth Motion

NVIDIA 提高帧数的功能 DLSS,属于单独训练模型,所以支持的游戏有限,如今仅 不到 400 个。对于主要玩知名大作的玩家而言,性价比不错。但也有许多玩家和游戏,无法使用到 DLSS 功能。这让 NVIDIA 的 DLSS 功能,无法彻底杀死对手。

不过就在昨天,NVIDIA 突然为 RTX 50 系列发布了 Smooth Motion 功能。该功能被暗示为 DLSS 的替补,原文是「对于未支持 DLSS 帧生成功能的游戏,NVIDIA Smooth Motion 为增强 GeForce RTX 50 系列 GPU 的体验提供了新选项。」

「该技术的原理是在两帧之间插入由 AI 推理而生成的帧」「通常可将帧率提高一倍」,跟 AMD 的 AFMF 功能似乎相同。这种在两帧间插入一帧 AI 帧的情况,是否会带来明显延迟,还有待测试。但适用范围,可比 DLSS 广多了。

SM 支持任意 DirectX 11、12 的游戏,常见的现代游戏基本都支持。只是目前启用 SM 需要在 NVIDIA App 里设置,部分游戏可能无法直接设置。

SM 理论上会增加延迟,因为需要显卡读取到第 2 帧,才能输出 AI 制作的 1.5 帧,那么应该会带来一帧的延迟。尚不明确 NVIDIA 会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也许即将面世的,类似于 VR 的重投影技术Reflex 2 能够缓解。

#原理 #技术 #游戏
收益与捐赠情况披露(2025年1月)

2025年1月,本频道通过捐赠获得了一些收益,情况如下:爱发电 45 元/月(爱发电将收取 6 % 手续费)。

谢谢大家的对频道的捐赠,这些支持能帮助 gledos 继续运营频道。

如果想要支持该频道,可以到 gledos 的爱发电页面进行捐赠 <https://afdian.com/a/gledos>,捐赠者能够加入 Insiders 频道,提前一段时间看到 07:30 发布的微型博客,以及被抛弃的选题。(USDT 匿名捐赠或是其他情况,可私聊频道管理员 @gledos_green

#透明度
伪开源

开源无处不在,但伪开源也是如此。首先是 Google 的 Chrome 与 Android,其实开源的版本是 Chromium 以及 AOSP。后者移除了专有组件,但也缺少许多功能,类似于毛坯房。所以开发者如果要二次开发到合适的水平,那么要投入的成本并不低。

但毕竟 Chromium/AOSP + 专有软件 = Chrome/Android,所以称呼 Chrome 与 Android 是开源软件,也不是全错。只是对于大型语言模型(LLM)来说,伪开源的情况就很常见了。

2020 年 OpenAI 发布首个 LLM GPT-3 后,学界花了一些时间来做开源的 LLM。随后开源了 GPT-NEOX-20B,该 LLM 模型及其代码使用了 Apache 2.0 许可证,并且给出了全部 825 GiB 数据集。

所以 GPT-NEOX-20B 能够被第三方重新训练出来,可以复现,那么完美符合 开源倡议(OSI)对开源的定义。然而之后 Meta AI 就不是这样了,Meta 的 Llama 自称是开源模型,但并未分享数据集、相关代码,还对使用有限制。

LLM 开放性研究的学者,对 Llama 给出了仅次于 ChatGPT 的封闭评价(封面图)。OSI 也对 Meta 自称开源的非常不满,所以数月前,OSI 决定编写 AI 开源定义,尝试在 Meta 完全污染 AI 开源之前,定义 AI 开源。

2024年10月,AI 开源终于有了 The Open Source AI Definition(开源 AI 定义)。该定义要求开源的 AI 模型、AI 权重,必须包括用于得出这些参数的数据信息和代码。希望之后的 LLM,都能遵守这个规范吧,不要像 Meta 一样为了营销,而随意污染词语。

#原理
3303-6761-0110

注意,下面内容涉及少量「BanG Dream! Ave Mujica」ep.1 剧情。

动画「BanG Dream! Ave Mujica」ep.1 中,出现了电话号码「3303-6761-0110」。哔哩哔哩 UP 主老蒋,在 Reaction 视频 里认为这可能并非警局的电话。因为之前警局的电话有「赤羽警察署」备注,但这次是电话号码,存在叙述性诡计的可能性。

逻辑是导演通过剪辑,让观众误以为丰川祥子是因为父亲酗酒进了警局,才离开的 CRYCHIC。不过更合理的推测,应该是祥子在后期将警署的电话保存到了联系人里,表示已经多次到警署里捞父亲吧。

「3303-6761-0110」这段号码其实也很有趣,现实中的 赤羽警察署官网,其电话是 03-3903-0110。看来虚构的电话号码添加了 33 前缀,并调整了中间的号段,让这个号码不可能在固定电话为 10 位的日本拨通。

号码末尾的 0110,是日本电信公司的潜规则。0110、0119 分别由警察署与消防署,这两个保护城市的公共力量独占。虽然没有明文规定这个独占规则,但只要号码末尾是 0110,那么普通人就会相对信任。

不过这也给了欺诈师可乘之机,因为尾号独占规则仅在日本存在,而境外电话号码就不存在该规则了。最近数月,不少人被 +803 国际区号的 0110 的号码欺诈。(但 +803 未被分配,不知道欺诈师是如何使用的)

附言:之前在〈示例的联系方式〉里提过,美国存在专用的虚构电话,那就是 (XXX) 555-01XX 这个号段。该号段被电信公司保留,不会自动分配到社会上。

但日本没有相关规范,研究者 memotan 曾经在『電気通信番号指定状況』里,发现了 有批号段 被标记上了「使用不可」。具体有 03-3000-XXXX 等,但在现在,这些「使用不可」的号段都被移除了,尚不明确之后是否会启用。所以确实没有什么好方法来表示日本的示例电话。

#考据
记者俱乐部

日本新闻业,有种奇怪的规则,那就是政府各机构会开设 记者俱乐部。加入俱乐部后,能够在公开的记者发布会之外,还能获得更多私下的机会。但往往只有具备资历的大媒体记者,才有资格的加入。

既然加入资格苛刻,那么记者俱乐部的记者就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要求,不能破坏规则。但如果日本政府机构以资格威胁,记者是否就不能自由发布报导,导致作为第四权的媒体,作用被限制?

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发生后的记者发布会上,独立记者 上杉隆 提出了个问题,但被以「这不是您的采访!」拒绝了。因为这天的记者发布会属于属于新闻俱乐部,其它记者只有旁听的资格。(有的新闻俱乐部的记者发布会,甚至禁止非会员旁听)

朝日新闻有篇关于记者俱乐部的报导《〈纽约时报〉批评「日本,像独裁政权」》,其中摘录了《纽约时报》的一句话「记者害怕被封闭在俱乐部之外,或者失去访问信息的特权,所以倾向于避免与当局冲突。」

不过在无国界记者组织所编写的 新闻自由指数 里,日本的排名不算糟糕,排在第 70 位(最后是第 180 位的厄立特里亚)。原因自然是记者俱乐部,不过记者俱乐部只能影响与政府机构有关的新闻,独立记者仍然可以做许多事,所以排名算是中等。

#杂谈
2025/02/04 09:30:15
Back to Top
HTML Embe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