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youtu.be/1y8-cvc2eW0
我看到的景象是,每个人都在按照自己的节奏过着自己的生活,几乎完全生活在自己的信息茧房之中,不太跟不同圈子的人交流。
没有哪几个人能够代表全部河南人,也没有哪几个人能代表全部中国人。
前两天晚上出门散步,看到有人在直播带货,有人在旁若无人地唱歌,有人在遛狗,还有不少人在跳交谊舞。
而我在研究更健康的跑步方式,白天借助AI的帮助下在整理电子书、破解安卓应用。
我看到的景象是,每个人都在按照自己的节奏过着自己的生活,几乎完全生活在自己的信息茧房之中,不太跟不同圈子的人交流。
没有哪几个人能够代表全部河南人,也没有哪几个人能代表全部中国人。
前两天晚上出门散步,看到有人在直播带货,有人在旁若无人地唱歌,有人在遛狗,还有不少人在跳交谊舞。
而我在研究更健康的跑步方式,白天借助AI的帮助下在整理电子书、破解安卓应用。
👍1👎1
https://github.com/vyaus/Standard-Ebooks
这是前些天写的批量下载Standard Ebooks的compatible epub的程序,release中的压缩包包含960个电子书,calibre可以直接导入。
我发现最近不翻墙也能下载Github上的大文件了,不知道国内其它地区怎么样。
这是前些天写的批量下载Standard Ebooks的compatible epub的程序,release中的压缩包包含960个电子书,calibre可以直接导入。
我发现最近不翻墙也能下载Github上的大文件了,不知道国内其它地区怎么样。
GitHub
GitHub - vyaus/Standard-Ebooks
Contribute to vyaus/Standard-Ebooks development by creating an account on GitHub.
今天除了看牙医外,顺便在眼科验了个光、做了下眼底检查。验光之后还散瞳了,现在有点畏光,医生说过几个小时就好了。
近视度数相比2020年在宝岛眼镜验光时有所上升(升高不到100度),这说明我近两年试图降低度数的努力彻底失败了。不过也有可能视力是基本稳定的,一年四季视力会周期性的发生变化。当年是在6月份验光的。
医生说眼底看不出什么异常,只是高度近视的生理性变化。
每到冬天,眼睛就特别疲劳,这两年感觉飞蚊症也挺严重,最近一段时间其实已经好转很多了,但我还是想听医生讲一下ta们的观点。
近视度数相比2020年在宝岛眼镜验光时有所上升(升高不到100度),这说明我近两年试图降低度数的努力彻底失败了。不过也有可能视力是基本稳定的,一年四季视力会周期性的发生变化。当年是在6月份验光的。
医生说眼底看不出什么异常,只是高度近视的生理性变化。
每到冬天,眼睛就特别疲劳,这两年感觉飞蚊症也挺严重,最近一段时间其实已经好转很多了,但我还是想听医生讲一下ta们的观点。
我去年刚把《三体》三本书看完,今天又看了一集Netflix的《三体》。
人类总是在重复的犯错,AI时代人们可能会犯很多新的错,不过很有可能还是非常低级的错误。
还是看科幻比较有趣。
图二出自《文明的故事》中《西班牙的衰落》一节。
人类总是在重复的犯错,AI时代人们可能会犯很多新的错,不过很有可能还是非常低级的错误。
还是看科幻比较有趣。
图二出自《文明的故事》中《西班牙的衰落》一节。
Know Thyself
2024年1月 中国M2为298k CNY Billion 美国M2为20.8k USD Billion 美国政府债务为34.2k USD Billion
前几天跟一个同事进行了一次非常不愉快的交流。他考了一些证,并靠那个赚到了一些钱,认为我也应该像他一样做。我讲了我的观点,他表现的十分不屑。
我认为中国M2已经300万亿了,过不了多久钱就要大幅贬值,不值得我浪费太多精力去赚。
我对考那些证也不感兴趣,我认为那些收入是不合法、不道德的行为。
我认为在AI的冲击下、在债务危机的逼迫下,很多不合理的制度都将被改变。利用过去制度漏洞赚钱,就像49年入国军。
随着人口老龄化,未来会有很多机会的,当下目标是挺过下行周期最困难的阶段,而不是火中取栗。
最重要的一点,所有人看到的机会,就不再是机会了。我只会把握我感兴趣,并且竞争不那么激烈的机会,这是我的生存之道。
我认为中国M2已经300万亿了,过不了多久钱就要大幅贬值,不值得我浪费太多精力去赚。
我对考那些证也不感兴趣,我认为那些收入是不合法、不道德的行为。
我认为在AI的冲击下、在债务危机的逼迫下,很多不合理的制度都将被改变。利用过去制度漏洞赚钱,就像49年入国军。
随着人口老龄化,未来会有很多机会的,当下目标是挺过下行周期最困难的阶段,而不是火中取栗。
最重要的一点,所有人看到的机会,就不再是机会了。我只会把握我感兴趣,并且竞争不那么激烈的机会,这是我的生存之道。
🕊7🥰2😢2
Know Thyself
https://twitter.com/KimDotcom/status/1768067255689216064
前一段时间,一个中年同事说:“我其实不在乎上班这点钱,我不缺小钱,只缺大钱”。
这个时代,似乎每个人都是这样的,在通缩的中国对于有雄心壮志的人来说尤其如此。
中国印了那么多钱,却没有出现大的通胀,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中国家庭已经把未来一二十年的钱都提前花出去了,中国政府又不像美国那样直接给普通人发钱,广大中年人不得不拼命赚钱修复自己的资产负债表,这使得产能过剩更加严重,因而商品价格涨不上去。
有钱人只长了一张嘴,只能开一辆车,睡一张床,他们也难以消化过剩的产能。
只有等到中年人因为利润太少,开始控制产能,或者足够多穷人润出国去,或者发生战争,或者政府直接给普通人发钱……总之出现供不应求,通胀才会出现。
通胀可能会迟到,但是一定不会缺席。除非AI+机器人让物质极大丰富,那样货币就失去存在的意义了。
这个时代,似乎每个人都是这样的,在通缩的中国对于有雄心壮志的人来说尤其如此。
中国印了那么多钱,却没有出现大的通胀,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中国家庭已经把未来一二十年的钱都提前花出去了,中国政府又不像美国那样直接给普通人发钱,广大中年人不得不拼命赚钱修复自己的资产负债表,这使得产能过剩更加严重,因而商品价格涨不上去。
有钱人只长了一张嘴,只能开一辆车,睡一张床,他们也难以消化过剩的产能。
只有等到中年人因为利润太少,开始控制产能,或者足够多穷人润出国去,或者发生战争,或者政府直接给普通人发钱……总之出现供不应求,通胀才会出现。
通胀可能会迟到,但是一定不会缺席。除非AI+机器人让物质极大丰富,那样货币就失去存在的意义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