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oop.com/pincongessence/2518
Last Update:
1.方法论
本书是有干货的。我有学到一些技术细节,并且打算引入到我目前的日程规划系统中。比如,利用符号与文字结合的模式去快速记录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信息——在保证可读性的前提下尽量提高效率。我对在手帐中采用模块化思维去管理多个项目的方式也很感兴趣,接下来会体验看看。
我比较欣赏作者的一点是他在书中反复强调做一件事前应该先问why再问how,不然会很容易瞎忙。唉,读到这里仿佛看到那个一心想要提高阅读能力、结果却花大把时间在研究 Kindle 到底需不需要贴屏幕保护膜的自己。
2.结构
我认为这本书的结构比较凌乱,而结构凌乱也就意味着它并不是那么易读。不易读并不是因为书里有什么晦涩难懂的概念,而是因为章节安排不合理和内容注水导致阅读体验不流畅。本书分为五个部分,每个部分包括五至十三个不等的小章节。这是一本介绍子弹笔记方法论的书,但实际上只有 Part II 和 Part IV 在认真讨论子弹笔记的使用方法。其他部分基本可以看作是对读者的精神动员:“我这个方法很厉害!大家用了都说好!你也很需要!快点试试!” 会给人一种满墙贴锦旗、大喇叭不停广播的错觉。
3.内容
上面讲结构其实已经提到,本书插入了很多煽情、动员、和心灵鸡汤的成分。不知道作者是怎么定位目标人群的。我总觉得,会愿意花时间精力去读这本书的人,本身已经是人群中比较有好奇心和上进心的那部分,实在没必要补充这么大剂量的鸡血。倒不如再精简些,把方法和案例整理得更清楚,方便新人上手。
作者在书里一直强调功能大于形式的理念:如果简简单单的风格已经可以满足需求就没必要过度装饰,我也深以为然。然而作者的书读起来却并不是这个风格滴,不免让人感叹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遥远距离。
另外,作者喜欢以名人名言或是某个领域专家的研究来开启一个新章节的讨论,可惜提出观点后往往缺乏数据支持或实际论证过程。如果你本来就赞同某个观点,那可能会觉得作者说得好有道理;不然其实很难被真正说服。
书中提到了很多心理学和行为学的研究,我的建议是可以先记录下关键词。如果真的感兴趣,再去搜索其他资源来学习,不要盲目接受书里的结论。
4.视角
虽然看起来有点像是吹毛求疵,但我想怀着善意讨论一下这个话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作者也不例外。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时会想,其实作者描述的很多经历与烦恼对生活在底层的人而言已经是一种幸运。本书的主要服务对象应该是(美国的)中产阶级:一个解决了基本温饱问题却依然有很多烦恼的群体。
近年来越发觉得,生活中会遇到的许多困难实际上都有更深的社会根源。换句话说,社会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并不是我们能够通过提升个人工作效率来解决的。在此提出针对写作角度的讨论,一方面是想提醒自己本书的语境与适用范畴,一方面也是希望自己能保持对社会问题的觉悟与关注。
5.结论
说了这么多,到底这本书值不值得读呢?
我的评分是:3.5/5
读完后我并不觉得后悔,学到了一些想要尝试的技巧,也有收获一些有趣的发现和思考。如果你对这本书的内容感兴趣,建议采用精读与略读结合的策略。
#读书笔记 #BuJo
BY 蛋挞报
Share with your friend now:
tgoop.com/pincongessence/2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