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 Web
Daily Productive Sharing 1184 - Apply for Jobs More Effectively

为什么一口气申请很多工作面试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Herbert Lui 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出了总结:

1. 他的策略最终是:挑选几个机会,全力以赴。

2. 由于他申请的职位较少,因此他非常谨慎地进行优先排序。

3. 他研究了公司,并向招聘人员或领导者表明我能在哪些方面做出贡献。

4. 他优先考虑那些可以找到人推荐我进入公司的机会。

5. 他准备了要问每位面试官的问题,并查看了他们的资料,以寻找共同点。

6. 他在准备每个问题时都录了音,并回听作出调整。

如果你喜欢的话,不妨直接订阅这份电子报 ⬇️

https://letters.acacess.com/daily-productive-sharing-1184/
1
Forwarded from DPS Books
600美金的一见钟情

Alexei Navalny 在自传中介绍了他如何与妻子 Yulia 相遇。

年轻的时候他刚入行,所在的公司业绩不错,会组织年度团建,去土耳其玩。轮到他可以去的时候,改了政策,入职不满一年的员工需要自费交600美金才能成行。

他本来就痛恨这种活动,更别提还要自费了。但他还是硬着头皮去了。

到了土耳其果然都是很无聊的活动,饮酒,保龄球等等。他们搭乘大巴在各个酒店穿梭接人。有一次停下来透气,他趁此机会抢到了一个临窗的座位。接着就看到一个全身发光的女生上了车,他暗自偷笑。没想到那个女生转过头来看到他,也朝着他微笑。那一瞬间,他觉得自己会和那个女生在一起。

这个女生就是 Yulia,余下的就是美好的爱情故事。

Patriot by Alexei Navalny
🤔2
Forwarded from DPS Books
京都有两座著名的公立美术馆:国立近代美术馆和市美术馆。星然限出的都是名品,但似乎因為太规矩,有敏乏感情之嫌,总觉得不如私人美术馆那般有意境。只在每年的一两次大型展览期间,我会挑个人少的日子去看一看。国立近代美术馆的大厅里有一扇明亮的落地窗,窗外有四季风景:春天的樱花,夏天的新绿,秋天的红叶,冬天的大雪⋯⋯无论我什么时候去,窗前长长的一排椅子上总有人坐着,寂静不语。


今年夏天也去了,还没来得及看展,突然接到了另一位朋友的电话,于是就坐在那排正对着落地窗的椅子上,听她无助地讲起突然被确诊为癌症晚期的父亲,讲到人生的愧疚和虚无,在真相面前假装什么都不知道的怯弱和无能为力•••因为父辈的关系很好,我们自小一起长大,参与了彼此的少年时代,旁观了彼此的青春时代,走上岔路又重新交会,如此过了30年,眼下刚刚开始感觉人生的艰难接连袭来,意识到死亡是没有先后的,像随机发出的牌。


过了半年,接到母亲的消息,说朋友的父亲去世了。我眼前浮现国立近代美术馆的那排椅子来,知道自己看见了一个人生的隐喻:来的时候坐满人,离开的时候空荡荡。我知道我们今后的人生必将如此,把的子上的人一个接一个送走,终于空无一人。


— 《自在京都》 by 库索
👍4
Forwarded from DPS Books
陈冲谈爱情:

从猿到人,我们是在哪个进化阶段开始了恋爱的行为?如此原始、野蛮和美丽的激情似乎并无必要,没有它照样传宗接代、繁衍子孙,然而天下没有比它更值得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事了。岁月教会了我,最美好的事大多都是没有功用性的,比方在树林中听小鸟歌唱,在花丛里追逐蝴蝶,在沙漠上仰望星空;或者用尽毕生,来证实引力波源于两个离地球13亿光年的黑洞相撞;或者坠入情网⋯⋯


— 《猫鱼》 by 陈冲
Daily Productive Sharing 1186 - Turning 40

我们常说“四十不惑”,Paul Millerd 正好到了四十岁,他分享了一些他的“不惑”:

1. 人们常说的“关键时刻”其实往往是事后构建的故事,而不是即时的转折点。

2. 我对二十多岁时的两大遗憾是:没有在另一个国家生活过,以及在职业选择上没有承担更多风险。这两件事本可以让我走出舒适区。

3. 你无法逃避工作,你只能超越它。这一点在离职之后就会变得格外明显。

4. 依靠自己赚钱,并学会如何在没有上司或外部压力的情况下保持生产力和动力,是一种极为宝贵的能力。

5. 拥有可以随意探索、跟随好奇心、阅读自己感兴趣事物的时间,可能看起来像是在“浪费”时间,但这些阶段往往会带来有趣的机遇。

6. 当你为自己工作时,更容易陷入倦怠,因为没有外部界限限制你的工作量。但这也可能是一个隐藏的优势,因为它能让你更快意识到哪些工作并不值得你浪费多年时间。

7. 金钱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之一,它在塑造你和周围人的决策时,比你想象的影响更深远。

8. 在经历过高收入后选择赚得更少,反而是一个快速搞清楚自己真正价值观的捷径。

9. 学会与恐惧、不确定性和不适共存,而不急于消除它们,这才是通往自由的道路。

10. 从 27 岁到 34 岁,我在单身的过程中经历了挫败、困惑和各种约会软件的失望。然后,我遇到了那个完美的人,生活瞬间发生了改变。

https://letters.acacess.com/daily-productive-sharing-1186/
5
豆瓣二十周年生日
👍11
Daily Productive Sharing 1191 - Don’t Batch Process Everything

一个重要的生产力技巧是批量处理,就是把类似的任务归类,集中在一次性完成。但 Herbert Lui 不建议我们把这一技巧用于所有事物上:

1. 批处理的好处是能减少干扰,让你更容易进入状态。

2. 但批处理也有缺点:有时候过度集中类似任务,反而可能降低效率,造成负担。

3. 批处理的优势在于能减少被打断的次数,帮助我们更深入地进入心流。

4. 理想的批处理方式应该帮助你积累动力,而不是拖慢节奏。

5. 今天的写作能让他明天更轻松地继续写作。而且因为他没有把所有任务都批处理,这也让我在安排上更灵活、更有弹性。

如果你喜欢的话,不妨直接订阅这份电子报 ⬇️

https://letters.acacess.com/daily-productive-sharing-1191/
DPS Main
这台 Mac mini 真是命运多舛,不到一个月,所有的雷电 / Type C 接口全部失效,插入任何设备都无法识别。 今天送去 Genius bar,连有线键盘鼠标都接不上,Genius 都傻眼。直接订了主板和一个前 usb 接口准备换。一看账单,好家伙,将近五千多人民币。还好有 Apple care,不用我掏钱。 吓得我当场续订了 Apple Care+ 😂
一个 Apple “fan boy”的信仰坍塌:

1. 订了一台 Mac mini,结果送了两台来;

2. 主动提出送还错送的Mac mini,联系了半天,第一次收到的链接打不开,第二次收到的 return label 是过期的;

3. 自己送到 Apple store,结果店员以为是退货,反复说明才给退换;

4. 配送正确的这台 Mac mini 用了不到一个月,所有的雷电接口失灵;

5. 2月10日送去 Apple store,都无法插鼠标键盘进行检修。只能更换主板及前 USB 小板。当时的 Genius 信心满满地说五个工作日就可以修复;

6. 一周后没有任何更新,再次联系 Apple Support,表示订制配件需要额外时间,不确定何时能修复;

7. 后续接到门店电话,再次表示需要延长维修时间;

8. 3月7号收到邮件通知,表示维修完成,可以取回机器;

9. 刚刚前往门店取回机器,要求有所补偿,至少将 Apple care 延保一个月。被拒。店员表示可以请示经理,经理来了之后,再次拒绝补偿。

估计接下来的几年内,会把所有的 Apple 产品替换掉。十五年的 Apple boy 就此告别 Apple 生态。
😁6🤔1
Forwarded from AwesomeVisa
身边又一个行动力爆表的朋友跑路成功。

去年跨年的时候,这个认识了很久但从未谋面的朋友跑来找我玩。吃饭的时候聊起了跑路的话题,他当时已经被外派,但过得并不开心。我说你有这么好的学历,又会法语,不如试试加拿大的机会。正好身边也有很靠谱的加拿大中介。

没想到他准备了一年多,顺利办完了各种手续。今年就可以登陆加拿大。

应该是我身边第三个和我吃了饭,然后付诸于行动,并成功登陆的朋友了 🤣
👍1
Forwarded from DPS Books
严冬冬一生共翻译了35本书。其中25本都在他生前出版了。这些书摞起来足有半米高。西天山山难一个月后,严冬冬生前翻译完的最后一本书《天生就会跑》(Born To Run)上市了。许多读者通过购买、阅读这本书的方式来缅怀他。这部畅销书后来间接推动了中国越野跑运动的发展。


— 《比山更高》 by 宋明蔚
👍2
DPS 周刊 188 - 库索的深度体验

严格来说,库索那几本关于京都的作品并不能算作旅行作家的作品,毕竟她定居在京都。所以吉井忍在她为库索的《纵身入山海》 所做序言中写道:

经过多年的海外生活,我有了一个经验:你要了解一个地方,最有效的途径不一定是去找本地人。我们往往会觉得,想了解中国就要去问中国人,想知道日本就要去找日本人,但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尤其是刚开始,了解一个地方的最快方式是找一位拥有当地生活经验的外国人来你介绍。这是因本地人会忽略掉外国人可能遇到或关心的细节。我觉得库索和她的这本书刚好充当了非常优秀的指导人,会让你正确地“迷失”在日本。


与旅行作家相比,定居在一处的库索多了很多耐心和细腻,她更深入地去了解背后的故事。


https://letters.acacess.com/weekly-188/
Daily Productive Sharing 1196 - Two Years in NYC

在纽约居住了两年多之后,Herbert Lui 写下了他的感受:

1. 期待自己能看遍一切,只会让自己失望。而找到属于你的东西,才是更幸福的目标。

2. 过了几年,你会更了解彼此,最初的魔力会逐渐消散。而留下来的东西更珍贵,那就是现实。

3. 认识一个人和真正了解一个人是两回事,生活的地方也是如此。

4. 在纽约,街道是东西向,大道是南北向。

5. 当地人喜欢乱穿马路——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6. 当你真正理解一个地方的习惯,你才有资格为自己制定规则。

7. 住在纽约让他以全新的角度看待秋天,同时也提醒他去重新审视那些已经不再适合自己的固有观念。

8. 要为自己喜欢的音乐感到自豪,并与世界分享。事实上——要为真正的自己感到自豪。

9. 大都会博物馆成了他最喜欢的地方之一。他很庆幸自己保持开放的心态,没有让自负影响体验,但他也提醒自己,在疲惫的时候要减少固执己见的态度。

https://letters.acacess.com/daily-productive-sharing-1196/
2
Daily Productive Sharing 1197 - Why Silicon Valley Works

一月在三番转的时候,朋友和我解释了三番为什么适合创业,最主要的就是人。没想到 Sam Altman 在2014年就详细讨论过这一话题,他俩的观点惊人的一致:

1. 硅谷的成功之处在于,这里有大量从事创业的人,并且他们愿意相互帮助。

2. 硅谷是由一群“局外人”组成的社区。如果你创造了有价值的东西,人们会愿意帮助你。这里的惯例是向刚认识的人寻求帮助——只要你不过分打扰,大多数人都会乐意帮忙。

3. 创始人与早期投资者通常关系更紧密,而与后期投资者的关系相对较远。但他们最亲近的,往往是那些在创业初期共同奋斗的同行。

4. YC 的大约 700 家公司在法律上完全独立,但它们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以至于 YC 毕业公司的互相支持能带来显著的优势。

5. 大多数 YC 公司在选择产品时,会优先尝试另一家 YC 公司的产品,而不是直接选择 YC 体系外的公司。

6. 除了创业氛围浓厚的网络支持,成功的创业生态还需要两个关键因素:一个让有抱负的人都愿意投身于创业和科技的环境,以及对长期回报的关注。

7. 几乎所有人都想变富有,但他们愿意等待时机。

8. 牺牲短期收益,专注于长期财富积累,是打造具有深远影响力公司的关键——因为伟大的公司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建立起来。

如果你喜欢的话,不妨直接订阅这份电子报 ⬇️

https://letters.acacess.com/daily-productive-sharing-1197/
Forwarded from DPS Books
你年轻,你热爱自由,你享受快乐,你勇敢追求,你想要征服一切。你是极好的。但只要有一次,只要有一次你感受到温柔的力量,从那之后,你便只会拥抱温柔的世界,爱温柔的人,也会努力温柔待万物。

因为,因为这宇宙中,比温柔还宝贵的品质,一个也没有。


— 《纵深入山海》 by 库索
👍3
2025/07/09 19:46:23
Back to Top
HTML Embe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