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 Web
Daily Productive Sharing 1198 - Ten Years After GigaOm

十年前,Om Malik 关闭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媒体公司 GigaOm,回首这些,他不仅感慨:

1. 他的好朋友 Tony Conrad 把他拉到一旁,告诉他,像这样的失去,并不能一夜之间走出来——至少需要几年,最快也要三年。

2. 他们曾尝试过的事物——比如付费订阅和活动——现在已经成为大多数媒体公司的常规操作。

3. 他们早期讨论过的话题——无处不在的连接、工作的未来、云计算、数据文化、清洁技术以及“剪线”潮流——如今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基本事实。

4. 过度追逐风投资金,反而让他们走上了不必要的道路。

5. 失败教会了他对其他创业者的同理心,因为最终(除非是冷血无情的人),他们都在不完美的环境中,尽力追求一个完美的结果。

6. 结束,也给了他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7. 科技的极端成功意味着媒体领域只有两种生存方式——要么俯首称臣,向虚假的救世主屈服,要么与那些极度成功者对立。

8. 再次提醒:那些看似人生最糟糕的事件,其实只是通往更好未来的一段旅程。只是当时的我们还看不清这一点。

如果你喜欢的话,不妨直接订阅这份电子报 ⬇️

https://letters.acacess.com/daily-productive-sharing-1198/
突然想明白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不是很喜欢用各家的 deep search 来了解一个陌生领域。
😁1
Forwarded from DPS Books
途中有一次他(苍本聪)停下来,问我:“你觉得幸福是什么?”

我迟疑着,不知道该如何给他一个满意的答案。

“是漂亮衣服吗?”他又问。

“不,幸福是每天喝咖啡。”我脱口而出。

他笑了,指了指我眼前的马克杯:“来,赶紧喝咖啡吧!”

在短暂的一个半小时里,我意识到:再没有别人会像他这样耐心地教给我人生道理了。同时意识到,真正的幸福,真的也就是坐下来喝一杯咖啡,和喜欢的人聊聊天。能够和仓本聪面对面坐下来谈话,是发生在我三十几年的人生中,最大的一个奇迹。


— 《纵深入山海》 by 库索
🥰1
Daily Productive Sharing 1199 - Time Wealth

Cory Zue 说他工作主要是为了获得时间:

1. 霍夫斯塔特定律:事情总是比你预期的花费更长时间,即使你已经考虑到了霍夫斯塔特定律。

2. Zue 定律:自由时间总是比你想象的更有价值,即使你已经考虑到了 Zue 定律。

3. 人们经常争取加薪,却很少要求减少工作时间——即使他们并不需要额外的钱。

4. 人们常说金钱买不来幸福,但时间却能无限接近它。

5. 拥有时间意味着有更多机会休息、照顾自己、投资于人际关系。它还意味着更少的焦虑,以及更少因“轮到谁照看孩子”而与伴侣争执。

6. 时间本身可能不会直接带来幸福,但它能让幸福变得更容易。
让时间成为优先事项,并找到创造更多时间的方法,同时仍然满足生活中的其他限制。

7. 实际上,这通常意味着接受降薪,或者找到提高每小时收入的方法,然后逐步建立被动收入。

8. 这并不容易,但最困难的往往是心理上真正下定决心去尝试。

9. 话虽如此,如果你想变得非常富有、重要或有影响力,你很可能不得不接受“时间贫困”的生活方式。

10. 这些事情比我的时间更重要吗?如果你能重新掌控自己的晚上,或者争取周五休息,会发生什么?你可能会发现,时间的富足比任何其他形式的财富都更珍贵。

如果你喜欢的话,不妨直接订阅这份电子报 ⬇️

https://letters.acacess.com/daily-productive-sharing-1199/
3
Forwarded from DPS Books
“我是乳腺癌晚期了。”这是王桑偷偷告诉我的秘密。她说自己原本是台南一所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几年前被确诊癌症之后就辞了职,开始在全世界这里那里住一阵。丈夫偶尔陪她一阵,但最多一个月,营察这份工作不会有太多假期。唯一的儿子刚刚高中毕业,放弃了去海外留学的机会,说服家人,说他要走自己的路,要去做游泳教练。“我想,他之所以选择这样的路,也许有和我相关的因素。”无论谈到死亡还是谈到儿子,王桑都很镇定,她说是基督教让她变得不那么害怕,“我正在慢慢目送人生的结束”。她在全世界的角落里目送自己的人生,总是随身携带一个巨大的旅行箱,里面装满了台湾食材和调味料。她最后的人生中有一件快乐的事情:做饭给全世界的人吃。


— 《纵深入山海》 by 库索
4
Daily Productivity Sharing_ Weekly Updates and Insights.wav
62.1 MB
试着使用 Notebook LLM 回顾了我过去四年写的 weekly updates:

https://letters.acacess.com/weekly
Forwarded from DPS Books
科比名字的由来,查了一下,还是真的:

科比(Kobe),那位刚罹难不久的天才篮球运动员,原来得名于神户牛肉(Kobe Beef),他的父亲在日本品尝到这美味,给儿子起了这样一个名字。


《意外的旅程》by 许知远
Forwarded from DPS Books
新闻里传来坂本龙一先生去世的消息,虽然知道他生病已经很长
时间,仍然感到震惊。

我桄惚看见,夜晚,他拿着一只很小的相机,我们去了什么已经关闭了的地方,不知是在北影还是故宫,我穿了件蓝色牛仔夹克爬在一扇门上,他拍下了那张相片。谁能告诉我,记忆的追光为什么照在了这么个偶然无序的画面?

两年后的奥斯卡晚会上,《未代皇帝》的音乐响起了九次,坂本龙一也上台拿了最佳原创音乐奖。那晚庆典我们一定见了面吧,我却一点印象都没有了。

几个月后,他来洛杉矶 Wiltern 剧院演出,邀请我去参加,那是我第一次听到他“黄色魔力交响乐”时期的音乐。结束后,他送我走到我的车子,不记得我们说了什么。我在车里向他挥了挥手,他站在路灯下的身能,与Wiltern 剧院那栋蓝色的“艺术装饰”建筑,在后镜中远去——那是我最后一次看到他。


— 《猫鱼》 by 陈冲
DPS 周刊 189 - 为什么我不喜欢 deep research

最近用 ChatGPT 和 Google Gemini 中的 deep research 功能去了解一些陌生领域,但是我并不喜欢用这种方式来了解这些陌生领域:

1. deep research 的确很高效,可以在短短几分钟内获得十几页甚至更详细的结果;

2. 而且生成的结果都非常结构化,只要你读了一个报告,了解了它的结构,读第二个报告也会觉得很熟悉;

3. 但我似乎没有多少耐心阅读这些内容,扫一眼前面的概述之后,直接就会跳到末尾的结论部分;

4. 这么读下来,其实会忽略很多细节。

5. 反倒是我去年自己花了很多时间去了解一些陌生领域,尽管亲自做要花很多时间,但是了解得更透彻。

6. 所以我在想,其实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我其实很难在短时间内消化 deep search 生成的内容,而我自己亲自去了解的话,其实在建构我自己的知识结构,一点点往上搭,尽管慢,但是透彻。

7. 所以这些工具看起来可以很高效地搜集知识,但是对于我们吸收知识并不是一条捷径。

8. 简而言之,真正的瓶颈恐怕不是工具,而是我们的大脑。

9. 就像以前的科幻小说里,只要在大脑里植入芯片就可以获得知识,但这些知识只是被植入,不会被吸收,不会被内化。

https://letters.acacess.com/weekly-189/
👍6
Forwarded from DPS Books
一个搜集了各路名人书单的网站

1. 搜集了近千位名人的书单;
2. 分析了每个人的书单类别;
3. 列举了喜欢一本书的名人;
4. 书单最长的名人分别是 Bill Gates (115本),Naval Ravikant (111本),Patrick Collison (102本)
5. 最受欢迎的三本书是Sapiens By Yuval Noah Harari,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By Viktor Frankl 和 Principles By Ray Dalio

https://ultimatebooklist.com
3
起底 Uncle Roger 背后的 Nigel Ng:

1. 毕业于西北大学
2. 成为喜剧演员之前的全职工作是 data scientist
3. 可以流利地说没什么马来口音的英语
4. 一开始做脱口秀,2019年开始全职做喜剧

一句话总结,还是趁早转行不写代码 😂

https://youtu.be/oHKqcE59AnE
3
Daily Productive Sharing 1201 - Fail At Everything

Dan Koe 分析了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失败,有两点让我眼前一亮:

1. 错误才是真正的老师,只有我们碰壁了,我们才会明白这条路不通;

2. 我们的身份认同就像螃蟹壳一样:当我们成长到一定程度时,壳就太小了,我们会感到疼痛;只有我们脱去原有的壳,才能继续成长,但是脱壳之后会变得非常脆弱,也就是所谓的成长的阵痛。

https://letters.acacess.com/daily-productive-sharing-1201/
1
Daily Productive Sharing 1202 - How to Run Major Projects

在像 Anthropic 这样的公司,优秀的项目管理是一项极具杠杆性的技能,不仅仅适用于危机时期。Ben Kuhn 分享了他的项目管理经验:

1. 公司的项目通常包含大量动态因素、复杂且不明显的相互依赖关系,以及严格的时间限制。因此,项目组织本身就是一项巨大工程,若处理得当,可节省数周的延误时间。
2. 在处理危机管理项目时,他通常会清空个人日程,专注于该项目,每天花费 6 小时以上来组织各项任务。
3. 乍看之下,项目管理似乎只是信息搬运而非真正的工作(如编码),但如果加总所有内容——主持会议、催促进度、梳理 Slack 线程、制定后续步骤等——会发现这其实是一项极为耗时的任务。
4. 清空日程的更大意义不只是腾出时间,而是让该项目成为大脑中最优先处理的问题,有助于提升集中度与执行力。
5. 一个关键工具是制定详细的胜利计划,也就是一份尽可能具体的步骤清单,从起点引导至目标达成。
6. 了解项目当前状况的好坏十分重要,这有助于判断何时需要寻求更多资源、缩减范围、升级问题或引起高层注意。
7. 大型项目常见的失败模式之一是未能及时警觉,而拥有一份清晰的计划是预防这种状况的最好方式。
8. 尽管详细计划不能完全避免失败(比如低估执行时间),但它无疑能大幅提升推进效率。
9. OODA(观察、定位、决策、行动)框架强调:项目执行过程需不断根据新信息调整计划与行为。
10. 在许多项目中,最困难的往往是获取完整信息。

https://letters.acacess.com/daily-productive-sharing-1202/
4
Forwarded from DPS Books
柴静回忆自己去收拾非典病人的医院采访,只有她穿着防护服进污染区。

没想到2019年,一切又重演了一遍,什么都没变。
😢4
一部关于日本排名第一的拉面店 Ramen Iida Shoten 的纪录片,由Alvin Zhou 拍摄:

1. 老板 Iida Shota 带着两个学徒,花费两天时间准备一碗拉面,熬汤就要花费第一个一整天;

2. Iida Shota 设计的店面完全透明,客人可以近距离观察他们制作拉面,他也欢迎其他拉面师傅前来观摩。对于两个学徒更是毫无保留。因为他的师傅也曾经这么对待他;

3. 制作拉面的机器花费达10万美金,制作拉面需要七种不同的面粉,都由 Iida Shota 亲自制作。每天备餐前,他都会试吃,然后告诉两位学徒拉面需要煮多久;

4. 一份拉面的前后准备时间不超过120秒,需要几个人通力合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11t0RGHvVo&pp
Daily Productive Sharing 1204 - China's EV Boom

Om Malik 认为中国的电动车产业已经大幅进步,甚至威胁到了美国汽车产业的领先地位:

1. 电动车不仅仅是一辆汽车,而是一台装在轮子上的超级计算机。

2. 吉利在 2010 年以 18 亿美元从福特汽车公司手中收购了沃尔沃汽车。此外,这家中国公司还拥有 Polestar,并持有路特斯(Lotus)和阿斯顿·马丁(Aston Martin)的少数股权。

3. 2023 年,特斯拉交付了 180 万辆汽车,而比亚迪交付了 157 万辆。2024 年,特斯拉交付 179 万辆电动车,而比亚迪则销售了 176 万辆。

4. 汽车行业已成为威胁美国技术主导地位及其塑造产业未来能力的先锋领域。

5. 中国目前已占全球汽车制造总量的 40%,并且仍具备每年额外生产至少 1000 万辆汽车的产能。

6. 中国汽车产业的优势在于其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以及比亚迪等垂直整合企业。比亚迪类似于特斯拉,能够控制大部分生产流程,从而提升效率和成本优势。

https://letters.acacess.com/daily-productive-sharing-1204/
这个比喻太妙了:梧桐区像预制菜,精致而单调;非梧桐区像现炒,生猛而有趣!

https://overcast.fm/+ABBApB7VsPE
2025/07/09 14:59:23
Back to Top
HTML Embed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