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XIJIN_GT Telegram 9402
近日看到两个新闻,一个说常州市血站给十年无偿献血100次及以上的人吃免费或优惠酒店自助餐,二是张家口一滑雪场对65岁以上老人实行免门票滑雪政策。乍一看,都挺奇葩的。要献100次血才能去免费吃自助餐,这门槛高得吓死人;另外招揽65岁以上的老人免门票滑雪,老人普遍骨密度下降,甚至骨质疏松,摔一跤,摔断了骨头怎么办?这两个免费,用一些网友的话说,“是何居心”呢? #献血100次可免费吃酒店自助餐#

不过常州市还真有人献血超100次,血站称,符合条件的人达80多位。再仔细了解,献血不都是献全血,其中一种献血方法是只需捐献血液中的血小板,经分离后的血液再输回献血者体内。献全血一年最多只能2次(部分地区为4次),但是献血小板则可一年最多献24次。十年无偿献血100次以上才能免费或优惠吃酒店自助餐,无论如何门槛都高了,而且“免费”得不够坚决,因为后面还跟了个“优惠”,不知如何区分。

不过在受到批评嘲讽的同时,这个消息带动我们了解了献血的新知识,尤其是它让我们知道了,在常州市就有十年献血100次之多的非常高尚的无偿献血者80多人,他们默默无闻,却为救死扶伤做了我们常人难以置信的贡献。让我们大家对那些人表达崇高的敬意。

65岁以上的老人免费滑雪的消息,老胡找来原文看,发现那是该滑雪场对几种人实施免门票入场的统一告示,65岁以上老人只是其中一项,是互联网把它单拎出来,起到了滑稽效果。这当中有一个悖论:65岁以上的老人,在绝大多数公共场所都是优惠免票的,所以滑雪场把65岁以上老人纳入免门票人群,无可非议;但是大多数65岁以上老人的确更容易摔伤,按说不属于滑雪场鼓励前来消费的游客。据滑雪场回应采访说,该滑雪场确有一些65岁以上的滑雪积极分子,他们大多年轻时就是滑雪爱好者,是在延续自己的爱好。老胡觉得大概也是这样,都65岁以上“奔七”了,再开始学滑雪,我想没有哪个老人会为了贪“免门票”的便宜而开启这种新爱好和尝试。但是如果有的老年人年轻时就是“雪上飞”,过了65岁身体又很好,滑雪场对他们给予免门票待遇,就应是正当的。

互联网上的信息受到标题的拉动,迅速就被赋予放大的意义和感受。原本某个平行的因素变突出、尖锐了,灰色被分解为黑白对立。其实还原到生活本身,它们中的许多可能挺平缓的。

互联网有这种放大镜效应,效果很复杂,有时是破坏力,但另一些时候,又未必就是坏事。在后一类场合,它会帮着我们把很多事情看得更细,左看右看的,几条逻辑线索在相互碰撞和竞争中,最终合成了某种完整。

尤其生活中的信息出现多元化呈现,引起了并非原则性的质疑和争论,并不造成什么损害。现在一些地方和机构特怕受关注,成为焦点,脆弱得经不起任何争议,老胡觉得真是没必要。做事认真、防止误读固然很重要,但是保持对多元反应一定的承受力,同样值得倡导。

via 胡锡进的微博



tgoop.com/HuXijin_GT/9402
Create:
Last Update:

近日看到两个新闻,一个说常州市血站给十年无偿献血100次及以上的人吃免费或优惠酒店自助餐,二是张家口一滑雪场对65岁以上老人实行免门票滑雪政策。乍一看,都挺奇葩的。要献100次血才能去免费吃自助餐,这门槛高得吓死人;另外招揽65岁以上的老人免门票滑雪,老人普遍骨密度下降,甚至骨质疏松,摔一跤,摔断了骨头怎么办?这两个免费,用一些网友的话说,“是何居心”呢? #献血100次可免费吃酒店自助餐#

不过常州市还真有人献血超100次,血站称,符合条件的人达80多位。再仔细了解,献血不都是献全血,其中一种献血方法是只需捐献血液中的血小板,经分离后的血液再输回献血者体内。献全血一年最多只能2次(部分地区为4次),但是献血小板则可一年最多献24次。十年无偿献血100次以上才能免费或优惠吃酒店自助餐,无论如何门槛都高了,而且“免费”得不够坚决,因为后面还跟了个“优惠”,不知如何区分。

不过在受到批评嘲讽的同时,这个消息带动我们了解了献血的新知识,尤其是它让我们知道了,在常州市就有十年献血100次之多的非常高尚的无偿献血者80多人,他们默默无闻,却为救死扶伤做了我们常人难以置信的贡献。让我们大家对那些人表达崇高的敬意。

65岁以上的老人免费滑雪的消息,老胡找来原文看,发现那是该滑雪场对几种人实施免门票入场的统一告示,65岁以上老人只是其中一项,是互联网把它单拎出来,起到了滑稽效果。这当中有一个悖论:65岁以上的老人,在绝大多数公共场所都是优惠免票的,所以滑雪场把65岁以上老人纳入免门票人群,无可非议;但是大多数65岁以上老人的确更容易摔伤,按说不属于滑雪场鼓励前来消费的游客。据滑雪场回应采访说,该滑雪场确有一些65岁以上的滑雪积极分子,他们大多年轻时就是滑雪爱好者,是在延续自己的爱好。老胡觉得大概也是这样,都65岁以上“奔七”了,再开始学滑雪,我想没有哪个老人会为了贪“免门票”的便宜而开启这种新爱好和尝试。但是如果有的老年人年轻时就是“雪上飞”,过了65岁身体又很好,滑雪场对他们给予免门票待遇,就应是正当的。

互联网上的信息受到标题的拉动,迅速就被赋予放大的意义和感受。原本某个平行的因素变突出、尖锐了,灰色被分解为黑白对立。其实还原到生活本身,它们中的许多可能挺平缓的。

互联网有这种放大镜效应,效果很复杂,有时是破坏力,但另一些时候,又未必就是坏事。在后一类场合,它会帮着我们把很多事情看得更细,左看右看的,几条逻辑线索在相互碰撞和竞争中,最终合成了某种完整。

尤其生活中的信息出现多元化呈现,引起了并非原则性的质疑和争论,并不造成什么损害。现在一些地方和机构特怕受关注,成为焦点,脆弱得经不起任何争议,老胡觉得真是没必要。做事认真、防止误读固然很重要,但是保持对多元反应一定的承受力,同样值得倡导。

via 胡锡进的微博

BY Hu Diaopan 胡锡进 🅥


Share with your friend now:
tgoop.com/HuXijin_GT/9402

View MORE
Open in Telegram


Telegram News

Date: |

In 2018, Telegram’s audience reached 200 million people, with 500,000 new users joining the messenger every day. It was launched for iOS on 14 August 2013 and Android on 20 October 2013. The visual aspect of channels is very critical. In fact, design is the first thing that a potential subscriber pays attention to, even though unconsciously. Write your hashtags in the language of your target audience. Channel login must contain 5-32 characters Public channels are public to the internet, regardless of whether or not they are subscribed. A public channel is displayed in search results and has a short address (link).
from us


Telegram Hu Diaopan 胡锡进 🅥
FROM Americ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