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ARENOTALONEHK_LIVE Telegram 25802
#西九龍法院大樓第一庭 (暫代區院)
#梁嘉琪區域法院暫委法官 #求情
#1118油麻地 #營救理大

A1區(25), A2陳(22), A3陳(18),
A4陳(18), A5陳(21), A6鄭(23),
A8何(20), A9何(25)
🛑A5, A6, A8已還押14日;其餘五名被告已還押逾6個月

控罪:暴動
上述被吿被控於2019年11月18日,在窩打老道與咸美頓街之間的彌敦道一帶,與其他人,參與暴動。
================
📌同級法院的判刑:

控方立場:

控方向法庭呈上一份文件,關於涉及同日同地背景的其他案件的判刑。控方明白同級法院的案件對本案沒有約束力,法庭亦有權利不考慮這些案件,不過由於可能涉及到「分歧性」的議題,控方希望法庭考慮這些案件的判刑。

辯方立場:

除A5,6外,辯方表明反對法庭參考同日同地背景的其他案件的判刑,簡單而言,在CAAR21/2021案、CACC243/2021案、CAAR1/2023案:

⁃ 未經上訴的原審判刑對同級法院沒有約束力,對上訴法庭也沒有任何參考價值,「因為這些判刑,從來就沒有經過上訴而被肯定,也沒有什麼量刑原則可言,對量刑既沒有約束力也沒有參考價值,根本起不了任何指導作用,根本不應稱之為『案例』」

⁃ 此外,「暴動」罪的案情,以及某被告人的背景、犯案動機、於該案所扮演的角色等事項,可謂千變萬化,任何單純對案件判刑作出比較的做法,都不能協助本庭處理原審判刑是否恰當這個議題。歸根究底,控罪要旨及適用的量刑因素才是重點所在,而非個別案件的判刑

因此,本案原則上可以參考涉及理大背景的暴動的案件只有CAAR1/2023案,上訴庭認為刑令不應少於監禁3年。

📌A1,4,9的求情:

辯方希望法庭考慮到3位被告的認罪時間,給予他們1/4至1/5的刑令折扣。辯方也希望法庭考慮本案原於2022年開審,但因為疫情而延遲至2023年開審,這段時間對被告們的影響。

辯方同意考慮本案刑令時要顧及整體案情。本案涉及一定程度的破壞,範圍亦不小,亦有受傷警員,但慶幸數目因當時警員有裝備保護而較CACC130/2017案少。

A1於案發當日在場的原因是希望幫助現場拒絕上救護車的傷者。A1同意自己是以暴動鼓勵者角色參與暴動。辯方希望法庭就人道救援的情況酌量減刑,因為他的意圖並非想壯大暴動聲勢,與一般「串謀」罪的情況有別。A1的求情信提及擔當救護員的原因,如今將會失去再擔任夢想工作的機會。A1亦有家庭的支持。

A4案發時18歲,相信受社會氣氛影響,未有深思熟慮而犯案,如今已經後悔。案發後家人身體不佳,A4擔任照顧者的角色。

A9有強大的親友支持,過往有正當職業,現時在還押期間也有修讀英文課程增值自己。

📌A2的求情:

辯方希望法庭考慮到被告的認罪時間,寛大處理被告 - 給予他1/4的刑令折扣。辯方也希望法庭考慮本案原於2022年開審,但因為疫情而延遲至2023年開審,這段時間對被告們的影響。

A2有正當職業,過往對社福界有所貢獻,希望日後也能對社福界有所貢獻。A2也是孝順父母的人,理解父母工作的辛酸。A2現時還押期間也沒有浪費時間,努力反省和裝備自己,彌補自己的過去。

辯方希望法庭考慮到被告的背景和上訴案例,寛大處理被吿。

📌A3的求情:

辯方希望法庭以最有利的推論處理A3的判刑,特別是A3第一次被發現已是在臨時羈留區,本案不知道A3被捕前的作為。

A3案發時18歲。辯方希望法庭考慮本案原於2022年開審,但因為疫情而延遲至2023年開審,這段時間對被告的影響,特別是失去一些判刑選項。

A3過往一直幫助他人,朝飛機師的夢想努力進修。雖然案件令A3的夢想近乎破滅,但A3仍然努力完成學業。現時在還押期間也有學習日文和韓文增值自己,為將來的攝影工作裝備自己。

📌A5,6的求情:

若法庭不接納上述辯方關於「參考同級法院案件」的論點,辯方希望法庭考慮到「不一致」的議題。由於A5,6的角色輕微,不知道他在場的作為。辯方希望法庭予以監禁4年和4年6個月的量刑起點,這與同日同地背景的其他案件的判刑相近。

辯方希望法庭考慮到 A5,6仍年青,沒有同類罪行的定罪紀錄。他們在本案審訊時亦同意了不少案情,節省時間。

📌A8的求情:

辯方希望法庭考慮到A8的角色輕微,不知道他在場的作為,「裝備」也看來沒有使用過。

A8年青,有強大的親友支持,得他們和工作伙伴的美譽。他過往努力讀書和工作,在服刑期間也會裝備自己,回報親友的支持。
================
法官將案件押後至2024年6月22日10:00作判刑。所有被吿沒有保釋申請,他們在候判期間繼續還押。



tgoop.com/youarenotalonehk_live/25802
Create:
Last Update:

#西九龍法院大樓第一庭 (暫代區院)
#梁嘉琪區域法院暫委法官 #求情
#1118油麻地 #營救理大

A1區(25), A2陳(22), A3陳(18),
A4陳(18), A5陳(21), A6鄭(23),
A8何(20), A9何(25)
🛑A5, A6, A8已還押14日;其餘五名被告已還押逾6個月

控罪:暴動
上述被吿被控於2019年11月18日,在窩打老道與咸美頓街之間的彌敦道一帶,與其他人,參與暴動。
================
📌同級法院的判刑:

控方立場:

控方向法庭呈上一份文件,關於涉及同日同地背景的其他案件的判刑。控方明白同級法院的案件對本案沒有約束力,法庭亦有權利不考慮這些案件,不過由於可能涉及到「分歧性」的議題,控方希望法庭考慮這些案件的判刑。

辯方立場:

除A5,6外,辯方表明反對法庭參考同日同地背景的其他案件的判刑,簡單而言,在CAAR21/2021案、CACC243/2021案、CAAR1/2023案:

⁃ 未經上訴的原審判刑對同級法院沒有約束力,對上訴法庭也沒有任何參考價值,「因為這些判刑,從來就沒有經過上訴而被肯定,也沒有什麼量刑原則可言,對量刑既沒有約束力也沒有參考價值,根本起不了任何指導作用,根本不應稱之為『案例』」

⁃ 此外,「暴動」罪的案情,以及某被告人的背景、犯案動機、於該案所扮演的角色等事項,可謂千變萬化,任何單純對案件判刑作出比較的做法,都不能協助本庭處理原審判刑是否恰當這個議題。歸根究底,控罪要旨及適用的量刑因素才是重點所在,而非個別案件的判刑

因此,本案原則上可以參考涉及理大背景的暴動的案件只有CAAR1/2023案,上訴庭認為刑令不應少於監禁3年。

📌A1,4,9的求情:

辯方希望法庭考慮到3位被告的認罪時間,給予他們1/4至1/5的刑令折扣。辯方也希望法庭考慮本案原於2022年開審,但因為疫情而延遲至2023年開審,這段時間對被告們的影響。

辯方同意考慮本案刑令時要顧及整體案情。本案涉及一定程度的破壞,範圍亦不小,亦有受傷警員,但慶幸數目因當時警員有裝備保護而較CACC130/2017案少。

A1於案發當日在場的原因是希望幫助現場拒絕上救護車的傷者。A1同意自己是以暴動鼓勵者角色參與暴動。辯方希望法庭就人道救援的情況酌量減刑,因為他的意圖並非想壯大暴動聲勢,與一般「串謀」罪的情況有別。A1的求情信提及擔當救護員的原因,如今將會失去再擔任夢想工作的機會。A1亦有家庭的支持。

A4案發時18歲,相信受社會氣氛影響,未有深思熟慮而犯案,如今已經後悔。案發後家人身體不佳,A4擔任照顧者的角色。

A9有強大的親友支持,過往有正當職業,現時在還押期間也有修讀英文課程增值自己。

📌A2的求情:

辯方希望法庭考慮到被告的認罪時間,寛大處理被告 - 給予他1/4的刑令折扣。辯方也希望法庭考慮本案原於2022年開審,但因為疫情而延遲至2023年開審,這段時間對被告們的影響。

A2有正當職業,過往對社福界有所貢獻,希望日後也能對社福界有所貢獻。A2也是孝順父母的人,理解父母工作的辛酸。A2現時還押期間也沒有浪費時間,努力反省和裝備自己,彌補自己的過去。

辯方希望法庭考慮到被告的背景和上訴案例,寛大處理被吿。

📌A3的求情:

辯方希望法庭以最有利的推論處理A3的判刑,特別是A3第一次被發現已是在臨時羈留區,本案不知道A3被捕前的作為。

A3案發時18歲。辯方希望法庭考慮本案原於2022年開審,但因為疫情而延遲至2023年開審,這段時間對被告的影響,特別是失去一些判刑選項。

A3過往一直幫助他人,朝飛機師的夢想努力進修。雖然案件令A3的夢想近乎破滅,但A3仍然努力完成學業。現時在還押期間也有學習日文和韓文增值自己,為將來的攝影工作裝備自己。

📌A5,6的求情:

若法庭不接納上述辯方關於「參考同級法院案件」的論點,辯方希望法庭考慮到「不一致」的議題。由於A5,6的角色輕微,不知道他在場的作為。辯方希望法庭予以監禁4年和4年6個月的量刑起點,這與同日同地背景的其他案件的判刑相近。

辯方希望法庭考慮到 A5,6仍年青,沒有同類罪行的定罪紀錄。他們在本案審訊時亦同意了不少案情,節省時間。

📌A8的求情:

辯方希望法庭考慮到A8的角色輕微,不知道他在場的作為,「裝備」也看來沒有使用過。

A8年青,有強大的親友支持,得他們和工作伙伴的美譽。他過往努力讀書和工作,在服刑期間也會裝備自己,回報親友的支持。
================
法官將案件押後至2024年6月22日10:00作判刑。所有被吿沒有保釋申請,他們在候判期間繼續還押。

BY 法庭文字直播台


Share with your friend now:
tgoop.com/youarenotalonehk_live/25802

View MORE
Open in Telegram


Telegram News

Date: |

Matt Hussey, editorial director of NEAR Protocol (and former editor-in-chief of Decrypt) responded to the news of the Telegram group with “#meIRL.” The main design elements of your Telegram channel include a name, bio (brief description), and avatar. Your bio should be: Hashtags The court said the defendant had also incited people to commit public nuisance, with messages calling on them to take part in rallies and demonstrations including at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to block roads and to paralyse the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 Various forms of protest promoted on the messaging platform included general strikes, lunchtime protests and silent sit-ins. Select: Settings – Manage Channel – Administrators – Add administrator. From your list of subscribers, select the correct user. A new window will appear on the screen. Check the rights you’re willing to give to your administrator.
from us


Telegram 法庭文字直播台
FROM American